传承中华文化的特殊符号

2020-07-16 18:22顾海兰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承汉字

顾海兰

摘要:中华文化最灿烂的瑰宝汉字是其中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儿女要学好汉语,重视汉字。

关键词:中华文化;汉字;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288-01

中国因为汉字的原因,成为了第一个建立平民教育的国家。2500年前孔子就已经上学了,没有上课。富人和穷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您是否知道欧洲人已经阻止人们阅读和识字数千年。直到现代,欧洲人才让广大群众受教育。因为汉字,教师有书和教育。日本和韩国不仅使用汉字,而且在汉朝早期,越南和缅甸也学习汉字、四书和五经。由于汉字的原因,中国文化被他们接受了,一个中华民族的崛起也是因为汉字。

1.汉字影响着中华文化的传承

文化在不断的前进,也是由于因为汉字——软实力,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也离不开汉字。不仅如此,由于汉语没有改变,就在现如今的世界,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就能阅读2500年前的《诗经》,至如今还无国家具有这种潜能。中国人民应该为自己的伟大文明感到骄傲。随着语言和文化的积累,中国人的价值体系和民族观念始终是统一的。民族团结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基本理念。面对外来侵占,中国的精神在汉字的影响下成就了文化,以防止国家分裂。中国人在种族灭绝附近经历过几次灾难。就好比两千年之前的巴比伦和古埃及一样,他们几乎被消灭。例如,当澎湖处于混乱状态时,超过400万汉族人被杀害。最后结果依然是,中华民族不仅没有灭亡,侵略者也被同化为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成功的吸引了很多少数民族,像内蒙人、满族等等,成为了中国人。忽必烈提倡蒙古人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宗师是康熙皇帝。在这方面,汉字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华文化的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团结了全中国上下人民,也因为如此强壮的力量,团结了所有的国家。

2.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很数不清的英雄在东方战斗,从而帝国就出来了。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历史游客,在历史中都没有记载。只有中国人活着。原因是他们继承的中国文化似乎很弱,但实际上却很强。汉字团结中华,征服世界。权力只能征服一段时间,汉字可以征服一段时间。汉字的威力比钱马的威力大。比刀剑好。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同意了全国文化。这是因为汉字。尤其是两千两百年以前,汉字在秦始皇的带领下形成了统一。让中华民族成为永垂不朽的富强国家。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古代社会,山川不通,各地都讲方言,更不用说不懂南方人,甚至不懂得省与地区之间的语言的北方人了。然而,汉字出现后,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互相交流、阅读和学习。四书五经虽各有其读法,但人人都能理解。汉字突破方言间的隔阂,使汉语成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外国人使用的语音文字不能突破方言交流的障碍,形成统一的文化。各地都有当地语言,各地都有不同的拼音文字。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词汇不能形成统一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很难沟通和交流。民族间语言文字的隔离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民族认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象形文字的优点和功能。最初,最早的人类话语是象形文字,但古代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和古代印第安人的象形文字基本上在2000多年前被游牧民杀死。没有人会再读了。那将会丢失。

古希腊人用巴比伦象形文字创造文字。但是,它只使用象形文字并将它们用作拼音。虽然亚历山大大帝把东西亚很多国家都征服了,能够交流的也只有希腊国。其他国家仍然把自己的国语作为沟通语言。在公元500年,也就是说,在2000年中国写这本书之后,英国,法国和德国都没有这样的词。除了拉丁语的官方和高级使用之外,他们还使用拉丁语创建自己的单词,以便在人们中普及文本。欧洲话语不但比中国很多,还不同国家的文本也没有做到统一。对于每一个国家,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文字文化。普通人无法理解用拉丁语和希腊语书写的古代历史和文学。他们也不懂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字。直到1000年后,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英语的普及才开始,但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变成每个国家的统一语言。这些词代表着文明的秩序。中国在三千五百年之前就研究出甲骨文。四书五经也是孔老先生在两千五百年撰写出的。当时,该文书已经定稿,但各国之间尚未完全统一。秦始皇反对中国后,他把笔墨统一成李的小传。在汉初,寫作和理解都比较好。汉魏时期形成斜体,唐代把斜体列为正式字体。没有日本人。它借用了唐代的汉字,成为了自己的语言。公元约七百年,和中国比差了两千年。朝鲜文字创作于明朝。它还借用汉字,与中国进行对比,足足迟到了两千五百年。

3.结束语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可以传承的经典书籍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在语言方面,3000年之前中国就开始用汉字来进行教育,从而打开了中国人民智慧的大门。中国的宝库是在医学,军事等方面累计的知识而形成的。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特殊符号,汉字。

参考文献:

[1]郭倩,张东升.试论中国古代“制器尚象”思想——在汉字设计文化中的传承[J].神州,2018(20).

[2]罗晖.发掘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7(12):80-81.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传承汉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