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玩耍中成长

2020-07-16 03:46苏彦捷
父母必读 2020年7期
关键词:年龄段发育大脑

苏彦捷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玩耍都是未成年个体的天性,或者说是本质特点。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个体,需要有一个练习和准备的过程,而玩耍,就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玩物真的会丧志吗?玩耍和学习是不是对立的?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在儿童最有特点的玩耍—运动中,又有哪些能力悄悄地萌生了?

玩耍让大脑变得更聪明

丰富的刺激会使大脑变得更聪明。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说法,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因为大脑的发育需要的是内外刺激,比如孩子在运动的过程中,肌肉的变化、内分泌的变化等情况属于内部刺激;同时也会接收到来自外在的一些刺激,与环境形成一些互动。所以,对孩子来说,无论是在家里玩,还是去大自然中玩或者去一些场馆里玩,甚至是玩电子游戏,身体都在动,同时也在接受着外界信息的刺激,只要方式恰当,都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但是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涉及大脑发育的重点不同,换句话说,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给孩子提供不同的刺激和信息。比如,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他布置一个丰富的空间环境,有不同的颜色,有不同形状和样式的玩具等;等孩子能够自主活动时,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多给孩子提供跑跳的机会,从而促进孩子肢体协调能力的发展。另外,一个很关键提醒就是:要让孩子有机会进入不同的空间,接触不同的人。

玩物不会丧志,玩耍与学习的能力是共通的

对于越小的孩子来说,玩和学就越是一体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所以教育中经常会提及玩中学或者做中学这个词,即指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东西。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玩耍都是未成年个体的天性,或者说是本质特点。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个体,需要有一个练习和准备的过程,玩耍就是孩子的准备过程。就像是成人在正式演出之前的演练,孩子需要在各种玩耍和游戏情景中进行学习。

玩耍和学习应该是互相促进的。孩子玩耍时,需要有好奇心,需要有专注力,甚至是要有钻研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与品质其实与学习是共通的,也是可以迁移的。如果一个孩子能玩到极致,那么,他在玩耍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也一定可以迁移到学习或工作中。

用玩耍的方式引导孩子爱上学习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说孩子只爱玩不爱学习,可能是因为学习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如果孩子能体会、挖掘到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乐趣,可能就会更有动力。家长首先不要把学习和玩耍对立起来,之后再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把一些学习的任务游戏化,让孩子像玩一样地学习,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可以在家里舉办讲故事比赛,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既引导和提升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和孩子一起玩耍,满足了孩子的玩耍需要。

鼓励孩子动起来,一举多得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孩子的运动发展是从基本反射开始的,之后在这些基本反射的基础上,机体的能力、灵活性和协调性都会逐渐发展,越来越完善。

关于认知的发展,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在孩子生命的前两年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又分为6个亚阶段,其中第一个亚阶段就是简单反射,也就是运动的发展,这就意味着简单反射是认知发展的起点。所以,最近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格外重视儿童的早期运动。

□运动本身带来的刺激能促进脑部发育

在运动的过程中,孩子的身体变化形成了内部刺激,同时也会接收到外部的信息,比如踢球时脚与球的接触、骑车时对车的控制等,这些来自身体内部和外界的刺激,有助于大脑突触之间的连接,促进了孩子的大脑发展。

□运动是调解情绪的重要手段

一定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促进多巴胺等积极的神经递质的分泌,帮助我们调整情绪、舒缓压力,比如有些孩子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如着急或脾气暴躁,家长不妨先带着孩子出去跑一跑,调整孩子的情绪,这会比讲道理、冷处理等方式要好。这不仅适用于孩子,也同样适用于成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动起来。

□运动更有利于儿童自控力的发展

不同类型的玩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静坐就可以完成的游戏(电子游戏)和动起来的游戏(打篮球)相比,后者对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更好的效果,而且对甜食的控制力也更好。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小年龄段的孩子,一定要鼓励他玩起来、动起来。

猜你喜欢
年龄段发育大脑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珍惜现在的年龄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
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