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洗手宝宝养成记

2020-07-16 03:46王悦
父母必读 2020年7期
关键词:勤洗手洗手液卡通

王悦

手是孩子最熟悉的身体部位之一,教会孩子如何洗手,不仅能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提供重要保障,更对孩子早期健康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

童今年3岁了,是个小小的探索家。这不,晚饭前,童童正蹲在花盆旁,一手揪着几片叶子,一手伸进泥土里,研究花盆里长出的一丛绿苔藓。“童童,要吃饭了,快去洗手!不然细菌、病毒吃进肚子,会生病的!”妈妈这样喊着。童童头也不抬地说:“又洗手!我的手上只有土,才没有病毒呢!”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细菌和病毒,而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总是喜欢摸摸这儿、碰碰那儿。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当他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嘴巴,或者拿东西吃的时候,就会导致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进入消化道,从而引发疾病。而且,让孩子爱上洗手,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不仅是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能提升他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素养。

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孩子和童童一样,不爱洗手,甚至排斥洗手,经常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才勉强去洗手,如果没有父母在旁边监管,洗的过程可能也是糊弄了事。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的时候,不少孩子初步有了洗手的习惯,但是随着疫情消退,人们的生活逐渐正常化,想让这个习惯保持下去却并不容易。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做呢?

孩子为什么不爱洗手

没有形成对洗手重要性的内在认知

洗手习惯的养成源自孩子的内驱力。要想激发孩子勤洗手、讲卫生的愿望,需要先让孩子了解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理解洗手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很多父母只是简单、直接地“命令”孩子去洗手,而不是采用友好的态度或者互动的方式,更让孩子对洗手产生了一些反感,让习惯的养成度变得更难。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應该首先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洗手,什么情况下要洗手,以及不洗手的危害是什么,以此来激发孩子自愿洗手的动机,而不应该是勉强或者强迫他去做这件事。

没有良好的洗手条件

孩子不喜欢洗手,也可能是我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生理特点,没有为他创造出良好的洗手条件。比如,孩子够不到洗手液或者洗手池,只能由父母夹抱着洗手,非常不舒服。当孩子处于不利的洗手环境中,他主动洗手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因此,我们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主动改善洗手环境,比如,在洗手池旁边放一个高度合适的脚凳,将肥皂或洗手液放在孩子能轻松够到的地方等。

父母的不当引导

当孩子不知道洗手的原因,而家长又过度强调时,往往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和排斥。我们不妨避免命令、否定的行为和态度,减少一些要求,多一些友好和互动。比如告诉孩子:手是接触人和物最多的部位,上面会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细菌、病毒等。它们会伺机跑到我们的身体里,危害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勤洗手,尤其是吃东西之前要洗手。当父母以有趣、友好的方式督促、指导、鼓励孩子,孩子会更容易接受而不是排斥。

爱洗手的宝宝这样养成

通过观察让孩子想要洗手

内因是导致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可以想办法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洗手这件事。比如,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孩子认识细菌,了解洗手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可以将抽象的细菌、病毒画出来,让孩子看到直观、具体的有害微生物。接着,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手上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小生物,只是用眼睛看不到。虽然我们可以和一定数量的这类小生物共同生活,但是如果有太多小生物通过手进入肚子,我们就会生病。最后,告诉孩子通过洗手,我们就有可能和这些小生物和平相处,从而让他知道为什么要洗手。

互动游戏让孩子学会洗手

想让孩子学会洗手,有趣的儿歌、绘本、绘画、亲子互动游戏、情景表演等方式都是很好的选择。比如,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洗手儿歌—自来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不会跟着走,手心相对搓一搓,手背相靠蹭一蹭,手指中缝相交叉,指尖指尖转一转,握成拳搓一搓,手指手指别忘掉,手腕手腕转一转,做个整洁好宝宝。在每次洗手的时候,不妨和孩子一起唱起这首歌,以增加洗手活动的趣味性。

此外,要把洗手与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在孩子外出回来、饭前便后等情景下,及时提醒孩子去洗手。比如,在孩子涂画后,指甲里有颜料,就要及时提醒孩子要好好洗指甲缝,因为细菌容易躲到里面。长此以往,孩子不仅学会了正确洗手的步骤,还知道在哪些情景中更要好好洗手。

妙用帮手让孩子愿意洗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孩子愿意洗手,不妨妙用一些小帮手。比如,准备一套“高颜值”的洗手工具—有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印在上面的洗手液瓶子,一块苹果味或者橘子味的香皂,甚至可以在水龙头上套上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当看到水从卡通形象的嘴里喷出时,孩子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跑去洗手。

每天打卡让孩子乐于洗手

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对于孩子而言,一次的洗手教育活动往往起不到明显的效果,我们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勤洗手,并逐渐让孩子乐于洗手。比如,制作21天洗手打卡表,让孩子每天打卡。完成打卡后,孩子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奖励是激发孩子行为的重要工具,但值得注意的是,奖励最好是和孩子提前商定的,并以精神奖励或家庭集体活动为主。

猜你喜欢
勤洗手洗手液卡通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从勤洗手做起
你会选洗手液吗
剪纸作品赏析
逆行的你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免洗洗手液能被点燃,是真的吗?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