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北部地区老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学分析

2020-07-17 14:13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获得性革兰氏中段

吕 钢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老年人因增龄带来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结石、梗阻及糖尿病),尿路感染患病率急剧上升,65岁以上老年人群尿路感染患病率可高达10%[1]。我们选择了一组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他们的中段尿标本进行了病原菌检测,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沈阳北部地区四个社区卫生中心确诊为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居民。入选条件:①符合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条件:①上尿路感染患者;②留置导尿患者;③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本文共入选219例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男性89例,女性130例,年龄60~83岁,平均(68.12±10.37)岁。

1.2 方法

1.2.1 尿液标本留取方法:用无菌方法取患者清洁、新鲜中段尿,注入试管,送实验室定量培养:①在开始治疗之前留取标本;②留取晨起首次中段尿。

1.2.2 培养病原菌方法及尿路感染诊断标准:采将标本接种在血琼脂平皿上,放入(36±1)℃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形态,进行革兰氏染色和菌落计数。当菌落计数为≥105/ml革兰阴性杆菌和≥104/ml革兰阳性球菌即可确定尿路感染,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种类。

2.结果

2.1 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类别分布 共检出219株病原菌。表1为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类别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多(68.95%),革兰氏阳性菌次之(27.40%)。

2.2 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菌种分布 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菌种分布见表2。 219株病原菌菌种分布前三位为大肠埃希菌(51.14%)、粪肠球菌(10.04%)和肺炎克雷伯菌(6.85%)。

表1 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类别分布

表2 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菌种分布

3.讨论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类疾病,年龄越大其患病率越高,原因可能为[1,2]:①增龄导致泌尿道上皮细胞对细菌黏附性上升;②老年带来的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膀胱颈梗阻系列病变引发尿路梗阻,容易繁殖细菌;③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④老龄肾脏及膀胱黏膜常常缺血,还有骨盆肌松弛及习惯性便秘致使局部抵抗力下降;⑤肾脏退行性病变、远曲小管及集合管憩室或囊肿形成引起尿路黏膜防御减弱;⑥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易导致尿路感染。本研究选择了一组老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中段尿标本进行了病原菌检测,结果发现病原菌类别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多(68.95%),革兰氏阳性菌次之(27.40%)。病原菌菌种分布前三位为大肠埃希菌(51.14%)、粪肠球菌(10.04%)和肺炎克雷伯菌(6.85%)。国内另一些涉及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类似调查[3~5]结论与我们一致。

猜你喜欢
获得性革兰氏中段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获得性低磷骨软化症两例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分析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