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于泵站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2020-07-17 14:49张海东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泵站精细化管理人员

张海东

盐城市大套第一抽水站管理所

1 前言

由于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使得泵站在很多范围都有所分布。泵站工程在当地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即使遇到洪涝也可以充分运用泵站工程的功能解决洪涝问题。如果想要保证泵站工程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而精细化管理理念,对泵站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够合理进行应用,可以有效保障泵站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

2 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其对于管理细节更加关注和重视,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从根本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与企业发展相适应[1]。精细化管理需要以精细化作为管理的主要原则,严格控制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多方面的内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同时,管理人员必须对相关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了解,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开展管理,以保证管理的规范性,使泵站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开展工程,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和价值[2]。从整体方面而言,精细化管理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以每层进行分别的管理,使层层互相影响,确保管理的规范化和经济化。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不同内容、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并建立完善的体系,依据管理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全面强化管理效果。只有如此,才能使泵站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工程安全。

3 泵站管理主要内容

在对泵站工程进行管理时,以管理方法为基础,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管理内容。如果从工程管理内容进行划分,不仅需要管理泵站工程的设备和人员,同时还需要对泵站环境和运行资料等进行管理。如果从时间方面进行划分,可以将泵站工程管理分为汛前、汛期和汛后管理[3]。

在对泵站工程进行管理时,不仅需要对泵站设备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和维修,同时还要保证设备的及时更新,使其可以满足使用方面的需要,除了需要对泵站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以外,还需要对与泵站工程相关的水工建筑进行全面的检查[4]。

在泵站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方面,汛前需要做好全各项检查工作,保证泵站工程各项设备的使用安全。在进行汛前检查时,不仅需要检查电气设备,同时还要对土建工程进行检查,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必须要马上解决。只有做好汛前检查工作,才能保证泵站的稳定运行[5]。

在进行汛前检查的同时,还需要在汛期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现有工作制度开展工作,并做好值班。作为抢修人员必须做好提前的准备,保证泵站工程设备抢修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作为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在汛期必须明确自身需要履行的责任,保证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解决。在汛期结束后,做好各项记录,从而保证泵站工程的安全进行。

4 泵站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运用该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内容普遍缺乏针对性,管理手段不够多元,导致泵站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对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

4.1 缺乏专业管理体系

泵站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复杂性较强,需要严格按照泵站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统一进行管理,才能使隐蔽分风险可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6]。水利泵站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缺乏了解,不能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也不能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导致管理效果始终无法提升。另外,由于没有明确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导致无法追究工作责任,对水利泵站管理效果提升产生严重的制约。

4.2 现场施工组织混乱

由于泵站施工组织存在问题,导致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落实不够完善,进行紧密的融合使泵站管理工作只是在形式方面有所体现,并没有真正落实。例如,在安装电气设备时,管理人员没有对安装环境进行考察,也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规范性的安装,导致安装后的电气设备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安装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对泵站安全运行产生极大的风险,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加强关注。

4.3 缺乏科学管理考核

人员考核是泵站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果不能对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考核,将导致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无法发挥自身优势,缺乏工作热情,对泵站管理效果提升产生一定的阻碍。特别是在设定考核指标时,只是按照工作要求建立泵站管理体系,其整体管理效果始终有待提升,对我国泵站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限制。

5 精细化管理在泵站工程中的应用

我国泵站工程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理念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全方位管理架构。

图1 泵站工程精细化管理架构图

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需要对泵站运行方式有明确的了解,分层开展精细化管理,根据饮水方式,制定具体的操作要求,加强检修和维护,避免饮水故障问题的产生。

另外,在精细化管理开展时还需要从整体方面把握不同的环节,依照系统运营需求设置相应的泵站管理架构,以保证所有环节都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从而使我国水利泵站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在施工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科学进行设计,并对泵站运营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确保泵站设计的科学性,经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可以开展正式的施工。在施工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使施工质量提升和施工效益获得可以同步进行。在施工结束后,需要以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加强工程检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使泵站可以顺利运营。

以精细化作为泵站工程开展的主要原则,对不同阶段的管理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对日常检查、定期检修等进行明确,使泵站工程中的隐蔽风险可以被及时发现,彻底消除。以相关标准为依据对工程进行评级,在评级基础上有效整合资源,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以保证管理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对泵站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进行管理时,需要合理划分资源,按照不同资源进行相应的分配,更加注重细节问题,使管理范围逐渐延伸。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维护检修工作,给予不同的系统针对性的检查和维护。精细化管理中对于泵站设备准确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只有保证设备参数的准确性,才能为维修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保证维修工作符合相关需要,并通过维护台账的方式,对设备维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并制定设备维护规范,确保人员可以严格按照该要求进行设备维护,使泵站管理有明确的依据,这对于我国泵站管理效果提升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此之外,人才培养也非常关键,只有维修人员具备专业的能力,才能确保维护维修可以按照维修计划准确落实。

为了进一步强化泵站工程管理效果,必须更加重视考核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使管理人员可以充分认识到泵站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使其可以主动参与泵站经济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同时,还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和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在实践中使管理人员可以真正参与泵站管理工作,对泵站精细化管理技能有全面的了解,更好的完成泵站精细化管理工作。此外,需要做好绩效考核,结合工作内容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并由专门的人员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整体方面的评价。一般而言绩效考核指标需要与精细化管理需求相结合,对泵站运行效果运行参数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考虑,从多层次出发进行科学考评,以保证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另外,考核体系还需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态度、管理知识等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使管理人员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不断加强学习,并对泵站工程精细化管理成效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针对性的奖励,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使管理人员可以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避免出现管理不科学的问题。

6 结论

泵站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其更加重视,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受到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影响,其无法灵活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妥善的管理,导致管理工作始终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对施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以精细化管理作为泵站管理的主要方式,全面提高管理效果,以满足人民对于水利方面的需求。

猜你喜欢
泵站精细化管理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泵站检修维护与可靠性分析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