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滴灌技术在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的应用

2020-07-17 14:49方爱华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绿化带水头间距

方爱华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1 引言

滴灌技术最早被应用在农业建设中,目的让农作物生长有足够的水源供应,增强水量输送的均匀性。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滴灌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来,解决了传统养护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维护市政道路行车安全的同时,加强了整体的美观性,为市政道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图1 滴灌技术

2 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滴灌技术的优势

在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拉水灌溉方式,运储水车辆体量较大,势必会占用行车通道。而这会阻碍道路的正常运行,加重高峰期的交通堵塞。另外,运储水车辆行驶速度较慢,与同行速度较快市政道路上其他类型机动车辆的限定最低行驶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浇灌过程无法准确控制浇灌作用范围,易造成绿化用水流处绿化带,污染路面,造成路面湿滑,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增大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尤其是在洒水车出现故障或驾驶员出现驾驶失误的情况下,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社会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而滴灌技术可以完全取代运储水车辆与人工干预,只需敷设好灌溉设备即可,一方面降低了车辆运输成本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灌溉效率,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尤为关键的是,该方式可保障市政道路运输安全。相较而言,滴灌方式明显优于运储水车辆行进灌溉方式。另外,同时滴灌技术还可结合气候变化及植物需水量等信息对灌溉水量实行科学调整,达到不满管、不缺水的要求,适应植物各种季节气候的生长需求。另外,滴灌技术对于水资源节约,增大经济效益也有着显著作用。其可控制水分流失,增大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灌溉中的成本损耗。据相关数据统计,滴灌技术应用后节省了约一半的用水量。

3 滴灌技术要点

滴灌技术在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滴灌技术使用中要对用水压力、过滤装置、滴灌效果、滴灌后绿化带覆盖养护、滴灌装置及配套零部件等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和监督,确保各项参数、运行状态均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第一,应用滴灌技术中,用水压力要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内,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滴灌作业出现问题。压力过小,滴灌时会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无法覆盖所有绿化面积,绿化灌溉存在不均匀性,阻碍植物的健康生长。压力过大会对滴灌过程中使用的管道带来不良影响,出现管道破裂、设备用水损耗加大等问题,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水资源的浪费。在实际作业中,支管水压要控制在50kPa~300kPa左右,具体操作中,要先打开分流管及溢流管的阀门,不可直接将供水阀门打开,以免压力突然增大对管道带来冲击。

第二,做好滴灌管间距控制。滴灌管在设置中距离的控制需从灌溉绿化面积、土质、滴灌水头压力、滴头等多方面因素予以综合考量。根据实验研究了解到,灌溉区域与土质颗粒大小呈反比关系,土质颗粒越细,吸水率越高,灌溉的范围会越大。结合这一特征在砂性土质中可适当缩小滴灌管间的距离,而在粘性土质中可适当增加滴灌管间的距离。从出水水头方面考虑,水头越大,间距越小。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确定间距时需让湿润线重合一部分,以满足灌溉要求。

第三,管道长度。通常情况下,滴灌管的长度会控制在20m~50m 之间,但对于特殊区域来说,滴灌管的长度要结合坡度、灌水压力、流量、水管材质等实行科学调整,以加强灌溉的合理性,减少水压对滴灌管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滴灌管的长度要结合实际进行科学调整

第四,出流量与滴头间距。出流量要根据初始水头及水头损失、植物需水量及区域环境气候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以保证出流量的合理性。滴头间距一般是通过地形、地质、水头压力等的需求展开分析和确定的,不过在实际规划中,可在确保灌溉效果的基础上,对滴水间距予以适当调整,从而延长水头使用寿命。鉴于市政道路绿化带的特殊性,在滴头间距的设置上可使用多种融合方式,来增大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的产生。

第五,过滤装置的检查和养护。过滤装置作为滴灌技术中较为重要的设施设备,做好过滤装置的检查和保护是确保滴灌技术性能发挥的关键。相关单位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过滤装置实行必要的检查检验。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清理滤装置。

第六,滴灌效果的实时观察。滴灌效果观察中需要对滴孔水流的程度予以观察,检测水量、测量喷水半径、掌握灌溉覆盖区域。在观察中,如果发现存在支管滴孔被堵塞、出水量过大或过小、喷水半径不合理、灌溉区域存在盲区等问题,应及时解决,从而确保灌溉效果。

第七,绿化带覆盖。对于基础条件设施较好的区域,可采用草帘、麻袋、稻草等材料对绿化带实施覆盖养护作业,这样做一是为避免滴灌过程中水分流失对市政道路带来影响,降低路面摩擦度,二是为减缓灌溉水分的自然蒸发速度,使喷出的水缓慢释放并渗透到中央绿化带中。

第八,滴灌设备及配套设施和零部件。滴灌技术的落实对设备及配套设施有着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应做好设备设施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破损或磨损较为严重的零部件要及时予以更换和养护。

4 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滴灌技术应用中的运营管理

4.1 运营管理

滴灌技术在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的运营管理涵盖组织管理、用水管理、枢纽管理这三部分内容。在组织管理中,要按照项目实际情况构建和规划组织,合理安全组织管理人员,明确管理目标,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以增强绿化养护效果。同时在组织管理中,应制定定期检查计划,且严格落实到实处,明确了解滴灌技术在绿化养护中的效果。在用水管理中,除要制定明确的管理计划外,还需做好区域内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如降水资料、植被生长情况等,对灌溉用水情况展开科学调整,增大水资源使用率。重点是根据水源地可提供的水量和灌溉作物的种类,明确当年的灌溉计划,建立数据库,逐步实现精细化、智能化。为加强编制计划的准确性,可选择具体的地方作为测点,实行定点观测,提供准确依据,为整个系统资料分析做储备。在枢纽管理中,主要是对水泵运行情况予以实时监督和管控,并做好检查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解决,技术人员需在第一时间展开排查和处理。再者,做好过滤设备的管理工作,及时清洗过滤器,检查灌溉水质,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4.2 维护和保养

一是要做好水源工程的维修养护。定期对水源、水质展开检查,做好水源水质的清理工作。在非灌水季节,对管道及设备进行维修养护,保证其运行效率。二是过滤器维修养护。鉴于过滤器的重要性,做好定期检修的同时,还应在非灌溉时期,修复更换过滤器。三是测量仪器维修养护。一般一年进行一次,对其实行调试和保养。四是日常维护。按照区域灌溉要求及设备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日常维护方案,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5 结语

综上所述,滴灌技术在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特征,合理应用滴灌技术,做好滴灌系统及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且及时解决滴灌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全面改善市政道路景观效果。

猜你喜欢
绿化带水头间距
最美城市“绿化带”
几内亚苏阿皮蒂水电站机组额定水头选择
泵房排水工程中剩余水头的分析探讨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种子
水轮机调速器电气开限及水头协联机制研究
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额定水头比选研究
风景
打招呼
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