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通理论与流通经济学科发展的思索

2020-07-17 16:20沈重耳涂品
商场现代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发展探究

沈重耳?涂品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流通作用与日俱增。加强流通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创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理论忽视了流通理论,很难有效促进流通经济学科的发展,造成我国流通业建设发展水平滞后。笔者对流通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历程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不同经济学流派对流通理论研究产生的影响,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最终提出流通理论核心概念,为我国流通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构建提供重要思路。利用文献资料法对流通理论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收集与整理,总结当前流通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重新审视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流通理论的研究以及流通经济学科的建设。当前我国流通理论和流通经济学科发展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在新时代必须要积极以马克思流通主义理论作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流通理论体系加以构建,同时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为我国流通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在新时代下还应该积极通过制度经济学,对市场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区位理论建设水平得到提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市场研究组织的相关问题,运用区位理论与城市经济学理论、城市形成、商业聚集、商业规模和布局等理论进行分析,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流通领域业态竞争垄断机制进行分析,全面推动我国流通经济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流通理论;流通经济学科;发展探究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流通作为重要的基础,由于缺乏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造成流通经济学科没有获得有效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对流通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对流通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尽管制度经济学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流通思想进行设立,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却依然排斥对流通经济的研究,为此必须要重新审视流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为流通经济学科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新时代下,制度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能够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依然处于基础地位,产业价值创造和信息传递环节的流通不具有竞争优势,造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流通能力的提升关系著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促进产业升级,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不断攀升,直接影响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由经济大国转向经济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定要重新审视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进一步为流通经济学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一、流通理论研究

西方经济学发展时间较早,对流通的思想研究主要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使经济学的研究偏离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轨道,转变为研究供求资源分配关系的问题。随着新古典经济学占据主流地位,流通理论也已经被逐渐抽象和淡化,造成流通理论研究出现明显断层。

主流经济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缺点,而制度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与城市经济学以及空间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理论中的流通价值不断增多,使得流通理论研究逐渐进入正轨,对流通经济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

1.古典经济学对流通研究的起源

从本质上来看,流通是由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的,而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则认为流通是重要的财富,也是国家发展贸易的重要基础。重农学派阿布吉尔贝尔则认为,在国内商品流通必须要自由,有效促进商品和货币的流通效果。重农学派另一位代表魁奈认为,第一次从社会再生产中获得了流通的过程,也对资本流通进行了深入揭秘。

在古典经济学发展到后期,对流通的研究非常重视。例如,在古典经济学不断发展的同时,著名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是促进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分工的前提就是交换。分工、交换都能够展现出流通的本质。在《国富论》中,通过对城市和商业活动以及贸易学理论研究都非常重视,但却忽略了流通思想研究的规范。尽管亚当·斯密并没有直接在《国富论》中对流通的概念进行阐释,但其所谓的劳动、分工、交换以及市场都直接体现出流通的思想。在《国富论》中还涉及到关于流通的城市及商业活动的研究,如果经济学沿着分工和专业化的研究思路不断发展,那么流通理论会成为主流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亚当·斯密之后,另一位经济学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则提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这也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重要基础,使得后续的主流经济学对贸易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视,对于流通理论的思想研究则逐渐淡化。

2.新兴经济学忽略流通的抽象意义

在19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了一场边际革命,这样的革命使原有的经济学出现明显的方向偏离,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在经济学原理中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够成为经济学的重要逻辑框架,通过构建以完全竞争为前提,均衡价格为导向的经济学体系。这样的理论却使得流通的概念逐渐边缘化,对于流通理论的研究也逐渐消失,导致流通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随后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人的研究,进一步增强了供求分析的资源配置理论,而对于流通理论的研究则越来越少,这就使得流通理论在主流经济学中失去应有的学术地位。

3.非主流经济学对流通内容的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并没有明确继承亚当·斯密的思想观念,也没有对经济组织进行探究,但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流通的原理。市场主体之间实现的康芒斯交易理论的分析,也体现出流通思想,而交易成本理论作为新经济的核心基础,能够有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资本配置水平全面提升。例如,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对主流经济学进行了严厉批判,将交易划分为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三个研究方向。他认为,广义上的交易包括买卖交易、管理交易和限额交易等,这其中分别应对市场、企业和政府,买卖交易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性买卖。由此可见,康芒斯对交易分析和理解关注了被主流经济学一直所忽视的问题。这也体现出制度经济学的流通思想。交易成本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从制度角度,对降低社会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所涉及到的含义非常广泛,但其本质上依然包括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为流通理论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在上世纪80年代,杨小凯等一批经济学家运用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法,将流通经济中的分工和专业化思想形式化,运用现代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全新阐释,促进流通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回归。

在新兴经济学中,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则主要基于分工专业化,而分工专业化也使古典经济学得到了全面提升,针对城市内部以及城市商品流通的问题,必须构建空间,确保区域交通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由于强调了分工和专业化,研究重点由资源配置转变为市场和经济组织交易的产生,贸易形成,这些研究重点都被划分为分工与专业的理论范畴。区位理论与城市经济学是流通思想的重要基础,根据冯·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以及韦伯提出的影响工业布局工业区位理论等,全面解释城市增长与流通之间的关系。例如,奥沙利文认为,一个零售商的销售额会随着其他零售商的靠近而上升,这也体现出集聚经济原理,这种集聚化经济效应使零售商的聚集行为得以增强。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流通理论的定位

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随着分工深化、产业专业化以及生产迂回程度不断增加,产业链信息传递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对产品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流通部门对传递市场信号、引导上游投资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边界柔性化以及产业模块化发展,都满足流通的需求。

从产业关联角度来看,制造业对现代流通的依赖程度不断提升,企业要想获得巨大的经济实力,必须要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这些都与流通能力息息相关。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是制造水平还比较低,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中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过度依赖海外供应链渠道,这样就导致我国制造行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没有制造业和流通的融合,导致低端和高端发展不均衡,使得我国的制造企业附加价值无法提高。在技术创新层面来看,由于现代流通无法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发挥应有的效果,这样也会限制各种流通技术。不得发展无法提高流通的整体水平。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积极重视现代流通理论,确保流通符合我国社会国情,要重视流通理论的核心概念,能够对整个理论学科的建设与研究提供重要的方向。在流通领域出现新问题时,如果仅仅代表交易的概念去分析,那么也很难确保流通经济快速发展。

隨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品流通中对商品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分类识别等一系列处理,信息流通就实现对商品物流、资金有效整合,确保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大数据、云计算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在供应链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商品信息及时共享,扩大商品流通的效率,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在物联网发展中提高整个产品生产的安全化和高效化。由此可见,在未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各种现代化的流通技术发展,彻底改变流通业的发展格局,而从经济开放角度来看,现代流通是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关键,也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随着高科技产品智能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现代流通业将国家和所有交易都纳入到国际化范畴,形成更加开放的流通环境,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再是单纯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生产制造总值上,而是体现在流通竞争力上,构建满足全球组织商品流,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结构来看,由于国内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和消费之间无法快速衔接,造成流通无法满足市场资源配置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中流通能力不强,也导致我国制造业始终居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缺乏自主品牌,导致我国的流通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在学术层次,必须要重新审视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流通经济转型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三、流通理论与学科体系构建的思考

根据上文的分析,发现流通理论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排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流通问题及研究不重要。西方经济主流经济学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条件基础之上,包括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市场自动出清等,但在实际商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假设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商品的流程无法实现零成本运行。流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新时代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重视现代流通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理论体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明确流通理论的核心概念,任何一个规范的经济学研究都要有其明确的核心概念和界定,核心概念即是对理论研究与学科定位的概述。根据康芒斯的分析框架交易作为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同样适用于流通理论框架。随着流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流通领域新出现的问题,如果仅用交易的概念,很难对流通领域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阐释。商品流通是指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从这个层面来看流通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反映出商品流通的本质,也体现出流通科学的特点。

在明确核心概念滞后,需要对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构建进行探究。从理论来看,商品就是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组织过程,而这一过程被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排斥在外,明确了流通理论研究的对象,就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包括流通活动主体、流通活动客体以及流通要素和功能。流通活动主体包括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而流通活动客体包括商品或商品群,基于商品分类的不同商品流程,流通要素和功能主要包括流通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还需要对流通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在经济学研究中所有的方法都必须建立在严谨规范的分析论证基础之上,否则很难实现一定的逻辑体系,而传统的理论大多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定性非常多,定量却比较少,在流通理论研究时,必须充分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中规范化的分析方法,这样才可以保证流通经济学科发展更加规范。

流通经济学必须要通过流通发生论、流通形态和流通政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而通过流通能够产生演化机理、流通过程,其主要框架为理性经济人通过谋利获取相关内容,并快速解决流通经济学中各种问题,流通发生理论是指在流通时所形成的各种假设,流通价值形成也必须保证局部均衡,流通理论则主要包括商业结构理论、商业流通组织理论等。为了能够确保商业流通质量,必须要以电子商务作为第四次商业革命,确保传统的交易理念得以创新,为此必须要积极构建能够预测电子商务的全新流通经济理论体系,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个人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区域市场结构和国际市场竞争结构进行全面分析。

四、结论

在新时代下必须要随着理论的快速发展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注重对研究方法的创新。我国在流通经济学科发展建设时,必须要积极运用马克思流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这样确保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流通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还应该积极运用各种理论研究,对流通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流通经济学科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Meng Xia,Miaohua Mao,Qianru Niu.Implement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recent three-dimensional radiation stress theory and vortex-force formalism in an unstructured-grid coastal circulation model[J].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20,240.

[2]Yongjie Wan,Jinquan Wan,Joe R.Zhao,Yan Wang,Ting Luo,Shou Yang,Yaxin Liu.Facile preparation of iron oxide doped Fe-MOFs-MW as robust peroxydisulfate catalyst for emerging pollutants degradation[J].Chemosphere,2020,254.

[3]楊建军.粤港澳大湾区流通体系核心功能构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商业经济研究,2020(08):154-157.

[4]王春娟,赖阳.农产品流通渠道变迁:理论与模型[J].商业经济研究,2020(07):123-127.

[5]魏江林.基于马克思流通理论的新零售职能分析与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20(05):23-25.

[6]李欣航.马克思流通理论视角下邢台县苹果流通发展的研究[J].理论观察,2020(02):80-82.

[7]王凯仁,王永刚.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视域下区块链技术优势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机遇[J].改革与战略,2020,36(01):62-70.

[8]蔡旺.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对中国蔬菜流通的启示[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18(01):1-12.

[9]Clara I Ruvituso.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The circulation of Latin American dependency theorie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J].Current Sociology,2020,68(1).

[10]纪青松.从企业发展对比看融资啄序理论在汽车流通企业的应用——福日集团与中升集团的跨案例比较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01):85-86.

[11]高富平.数据流通理论数据资源权利配置的基础[J].中外法学,2019,31(06):1405-1424.

[12]Andrey Mitrofanov,Vadim Mizonov,Arnold Camelo,Katia Tannous.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Markov chains to theoretical study of processes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J].Partic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37(8).

[13]李艳霞.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以流通部女性官员为例[J].科技视界,2019(31):184-186.

[14]梁鑫鹏.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动态效应:理论与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19(20):50-53.

[15]Energy-Nuclear Power;Investigators at Istanbul Technical University Report Findings in Nuclear Power(Comparison of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the multigroup diffusion theory analysis of circulating fuel reactors)[J].Energy Weekly News,2019.

作者简介:沈重耳(1963.01- ),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硕士,武汉华工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汉启航创新实验室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讲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探究
大学音乐教学现状及发展探究
为幼儿提供适宜性指导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研究
现代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探讨
浅析大数据时代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探究
论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发展探究
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自媒体环境下纸媒传播发展探究
二三线城市早期教育行业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