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应该”,看见孩子

2020-07-18 16:16晓梅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7期
关键词:尿床恐慌心情

晓梅

6岁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影响,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情绪反复、急躁、悲观、孤独、焦虑、喜欢说“不”,或对自己不满意,就会对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等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孩子的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时,人们最关注的当然是身体健康,做好预防、避免被感染是很多人最关注的。然而,疫情影响的不只是生命安全,对于疾病的担忧、恐慌会令很多人的心理产生应激现象,继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都可能出现睡眠障碍、体重变化、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佳等状况,身心处在发育、发展中的孩子也会面临很多挑战。孩子在家隔离及复学的过程中,各种大小变动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令孩子常常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情绪反常。

大人很容易想当然:觉得孩子对于自己的心情是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都非常清楚。其实不然。

生活中,孩子常見的情绪有生气、高兴、愉快、伤心,然而生活的复杂性也会令孩子不时遇到陌生的情形。比如,疫情期间孩子要在家隔离、上网课、打卡交作业,好不容易开学见到同学、好友,却要天天戴口罩,课间还不能和同学过多交谈,更不能一起玩耍……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种种复杂的心情。

著名心理创伤专家范德考克认为,人们的种种感受不只被大脑记着,也会被如实记录在身体的免疫系统、骨骼和肌肉里。焦虑、抑郁的情绪,常常对应着头痛、腹胀、犯困、皮肤瘙痒等身体的不适。身体的感受复杂细微且会不断变化。孩子对于身体上的各种感觉和对应的心情,常常不能十分理解,更别说表达清楚了。孩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更不容易被自己和别人理解,也因此更容易直接呈现在行为或生理上,如不想上学、睡眠不佳、乱发脾气、精力不足、寡言少语等。

家长对于孩子普遍有很多美好的期待,比如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勤奋好学,但当爸妈的期待变成生硬的“应该”时,就会阻隔亲子之间的真实感受,亲子互动也容易变成家长对孩子的命令或指责。比如,有的孩子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本身就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疫情初期,孩子被隔离在家,可能从大人的言谈举止间感受到很多恐慌情绪,有的孩子会突然开始尿床。

不明就里的父母着急了,认为孩子已经是小学生了,怎么又变成小宝宝了呢?这时,爸妈会通过要求孩子来解决问题。“你是大孩子了”“你应该要控制好自己”。孩子原本对疫情是怎么回事、大人在恐慌什么都还没搞清楚,现在对于自己为什么会尿床也非常困惑,爸妈的“应该”更像是紧箍咒,令他感到受挫甚至羞耻。

此时,孩子真正的需求是听爸妈讲解关于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帮他了解他现在正在担心和害怕的是什么,以及安抚他“尿床不是你的错”。这样,孩子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才会缓解,尿床的现象也才会慢慢减轻。相反,如果孩子真正的需求没有被看到、被满足,孩子的尿床现象可能会在爸妈一而再,再而三的“应该”声中愈演愈烈。

遇到这类情况,爸妈不妨放下“应该”,把帮助孩子适应各种变动的过程变成协助孩子寻找、巩固个人心理资源的过程:当孩子在生活中需要适应各种变化时,父母给予孩子稳定的关心与照顾显得格外重要,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作息习惯也能给予孩子的心灵以结构性与稳定感;通过唱歌、绘画、运动、游戏等娱乐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抒发与释放积压的负面情绪;与大自然的接触,与同伴之间情感的联结与交流,能带给孩子很好的滋养与疗愈……

当孩子的身体健康有所保证,安全感和情感需求也得到满足时,他的情绪才会稳定,生活、学业也才能走向正轨。

猜你喜欢
尿床恐慌心情
弟弟尿床了
小心尿床
无电之夜
弟弟尿床记
天天有个好心情
恐慌星期六Miya
因为恐慌,所以占有
心情
稚趣心情
无奈的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