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见实效

2020-07-18 15:29朱建军
四川党的建设 2020年13期
关键词:理塘县木村师范大学

朱建军

高校是人才、智力、科技汇聚的地方,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四川省高校在脱贫攻坚战中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并与其他领域的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始终压实扶贫工作政治责任,大力加强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守初心,增强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自觉。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意义,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将脱贫攻坚纳入全局工作部署,积极寻求扶贫工作与高校党的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的融合,促进高校事业发展与帮扶地区脱贫致富协同并进。根据省委统一安排,四川师范大学对口帮扶甘孜州理塘县和凉山州普格县。学校党委与理塘县、普格县党政领导班子深入协商和研讨后,对理塘县卡娘村、江达村和普格县文倡村、阿木村的扶贫工作制定了科学的方案。

按照“双方联动、合力推进、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坚持“四个做到”。一是做到工作取向“精准定位”,结合各县实际,聚焦教育扶贫。二是做到工作方式“协同推进”,坚持学校和帮扶县的友好协作,坚持学校多部门的协同工作。三是做到工作保障的“资源统筹”,既利用学校优质教育、科技、文化资源,也挖掘各县优质特色资源;既利用传统资源,也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四是做到工作成效“持续稳定”,既输血、更造血。

勇担使命,筑牢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思想自觉。高校在脱贫攻坚中,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始终把服务贫困地区群众、造福当地百姓作为最大责任,常怀为民之心、常思惠民之策、常做利民之事。四川师范大学党委把选派好驻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顶岗支教学生作为落实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抓手,将熟悉农村工作、有思想、有专长、能吃苦的优秀年轻干部和师生志愿者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一是先后从全校范围内精心选拔7名年富力强、干劲十足的青年党员干部担任驻村干部和挂职干部,实实在在地参与扶贫工作。二是每年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和大学生顶岗实习活动,先后投入上千万元,派出师生数千人次前往贫困地区开展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和顶岗支教活动。

突出引领,夯实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组织自觉。在脱贫攻坚中,高校要坚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将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强大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从党支部建设和结对共建着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支部书记带头引领作用。学校党委精挑细选的驻村干部都有丰富的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他们着力帮助帮扶村党支部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等;着力发展农村基层党员,注重培养致富带头人。

二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其中校团委党支部协助普格县文倡村筹建村幼儿园,学校先后派出35名志愿者为当地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开展扶贫支教活动,并在文倡民族幼儿园挂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招就处党支部推动普格县阿木村人居环境大变样,与村民一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下一步还将利用“阿木村脱贫成效提升工程”项目资金帮助阿木村设立“四好创建”新风超市,开展美化靓化村庄行动,不断提升阿木村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计财处党支部多次前往理塘县卡娘村与村党支部共同召开支部生活会,并协助卡娘村建立村史馆。

强化实效,凸顯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行动自觉。高校要统筹好各类资源,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夯实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的主线,形成重点突出、优势集中、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精准扶贫格局。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强化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同频共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以教育扶贫为重要推手,着力促进稳定脱贫。近三年来,学校陆续选派528名师范生前往普格县、理塘县中小学校开展顶岗支教;派出20支队伍近300名学生参与两县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引入各类资金,用于理塘县干部培训、“一村一幼”培训、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等。

二是以文化扶贫为重要支撑,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学校投入近90万元,组织师生前往普格县等地,开展“助力精准扶贫、振兴乡村发展”送文化艺术下乡活动;投入40余万元,建成理塘县卡娘村村史馆、若西村村史馆和普格县阿木村村史馆,打造文化建设平台;向普格县、理塘县捐赠价值45.7万元的图书、电子琴、电脑、音响、打印机等设施设备,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三是以产业扶贫为重要抓手,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学校分别投入120万元、135.6万元为理塘县、普格县建设蔬菜大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投入15万元援建理塘县、普格县基础设施;采取“以购代捐”的方式购买当地农产品。

四是以平台建设为主要载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校先后在普格县、北川县等8个县、区挂牌成立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推进实施文学艺术教育、乡村治理综合能力教育、新型产业技能技术教育、教育家素质能力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五大教育;投资50余万元,组织专家团队编辑出版发行6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系列读本,并免费赠送给定点扶贫县。(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编/范吴瑕)

猜你喜欢
理塘县木村师范大学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台声》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