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木姜子容器苗繁育技术研究

2020-07-18 16:11胡光平王桂萍胡刚
种子科技 2020年11期

胡光平 王桂萍 胡刚

摘   要:通过开展清香木姜子容器苗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清香木姜子种子基本为圆形,横径为0.43 cm、纵径为0.45 cm,千粒重40.76 g;场圃发芽率为38.33%,0.01%赤霉素浸泡其种子24 h的种子发芽率为49.00%,提高了10.67%;清香木姜子1年生容器苗平均地径达0.35 cm,平均高达37.1 cm。

关键词:清香木姜子;容器苗;繁育技术

清香木姜子(Litsea euosma W.W.Smith)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可提炼精油,能合成高级香料,是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在医药上应用较广,也可用于园林及其他领域[1-4]。贵阳市清香木姜子为野生状态,且分布不多,无人工栽培。目前有关清香木姜子的研究主要是化学成分[5-6]、野生优良单株选择[7]、表型特征与产量关系[8],繁育技术研究主要见同属植物报道[9-10]。为此,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中八苗圃进行了清香木姜子容器苗繁育试验,为清香木姜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清香木姜子种子采自贵州省纳雍县雍熙镇。

1.2   方法

1.2.1   种子采集及储藏

9—10月待清香木姜子果子由青绿色转为紫黑色后采集,用清水浸泡4~6 d后除去果肉,用洗衣粉除去油脂,冲洗干净阴干。然后按照1∶3的比例将种子和湿沙充分混合沙藏,沙藏时间从10月下旬開始到第2年3月中旬结束,约150 d。

1.2.2   基质配制

按腐质土67%+黄心土33%+鸡粪1.5 kg/m2+油枯0.5 kg/m2+复合肥2 kg/m2的比例配制,然后进行发酵腐熟。

1.2.3   集中播种

苗木繁育的方法为集中播种后进行小苗上袋。第2年3月中旬,在塑料大棚内开宽为1.2 m的播种床,对床内营养土深翻20~25 cm。种子从沙中筛出后洗净,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 min。播种时把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覆盖1~2 cm厚的腐殖土,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浇透水后搭塑料棚保温。

1.2.4   苗木上袋

营养袋规格为9 cm×9 cm。营养袋装袋后置于荫棚内,按苗床宽120 cm、步道宽40 cm进行摆放。当清香木姜子幼苗长出3~4片真叶后,早晚分批进行小苗上袋。上袋前剪去小苗1/3的主根,然后用拌有生根粉的泥浆蘸根后进行上袋。

1.2.5   袋装苗苗期管理

苗木上袋后,根据容器内土壤干湿度进行浇水。上袋初期,每7 d浇施粪水1次,苗木速生期6—9月,每30 d浇1次,按照每袋施尿素3~5 g的比例进行施肥,10月后,不再施尿素,然后施0.5%磷酸二氢钾,并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揭开遮阳网进行炼苗。袋装苗除草,根据杂草生长情况,按照除早、除小原则进行。为防止苗期出现立枯病、猝倒病等病害,交叉使用代森锰锌溶液和多菌灵溶液喷雾。

1.3   数据调查及处理方法

种子收集后称重,出籽后再称重,计算出籽率。种子处理后用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净度、千粒重,种子纵径和横径用游标卡尺进行测定。种子发芽率为发芽数除以播种数的百分比。生长情况调查主要是每30 d测定苗高和地径。

2   结果分析

2.1   清香木姜子种子测定结果

通过观察清香木姜子种子形状,按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 2772—1999)测定种子净度和千粒重。随机选取30粒种子测定横径和纵径,然后进行解剖,查看种子虫害和种胚情况,计算种子虫害率和优良度,结果详见表1。

从表1可见,清香木姜子种子形状为圆形,出籽率22.03%,出籽率不高;净度97.90%,虫害率为0,虫害不严重;优良度96.67%,整体种子质量较好。种子千粒重40.76 g,为小粒种子,种子大小差异不大;种子数量有24 534粒/kg,因此,播种时可根据清香木姜子种子特性计划用种量。

2.2   清香木姜子种子发芽率结果

收集的清香木姜子种子处理后分成两份,一份用0.01%赤霉素浸泡24 h,另一份用清水浸泡24 h,然后进行沙藏,于第2年3月中旬同时进行播种试验。每种处理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播种100粒种子,统计发芽数量,计算发芽率,结果详见表2。

从表2可见,使用清水浸泡清香木姜子种子24 h后沙藏的种子发芽时间为26 d,发芽率为38.33%;使用0.01%赤霉素浸泡清香木姜子种子24 h后沙藏的种子发芽时间为23 d,发芽率为49%,后者比前者发芽时间提前3 d,发芽率提高了10.67%,明显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在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后播种。

2.3   清香木姜子1年生容器苗生长节律结果

清香木姜子上袋后,随机选取30袋作为调查样株,编号后挂上标签,每30 d固定时间测定苗高和地径,结果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清香木姜子1年生容器苗苗高在6—7月生长较慢,8月后快速生长,高峰期出现在8—9月,该时段生长量占全年苗高生长量的57.78%,10—11月仍在缓慢生长。清香木姜子地径从6—9月一直在快速生长,高峰期在7—9月,该时段生长量占全年地径生长量的60.00%,10—11月仍在缓慢生长。总体来看,清香木姜子的生长期较长,6—11月一直在生长,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有一定的差异,苗高生长期集中在8—9月,地径生长期集中在7—9月,因此,7—9月可以多施氮肥,加速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10月后停施氮肥,10—11月增施磷、钾肥,加速苗木木质化。

3   结论和讨论

(1)清香木姜子种子为小粒种子,出籽率22.03%,千粒重40.76 g,种子数量约有24 534粒/kg,因此,播种时可根据其种子特性计划用种量。

(2)使用0.01%赤霉素浸泡清香木姜子种子24 h后沙藏的种子发芽率为49%,比对照提高了10.67%,生产中可推广应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后进行播种。

(3)清香木姜子的生长期较长,从6月一直延续至11月,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集中在7—9月。因此,施肥时7—9月重点以氮肥为主,10月后停止施氮肥,10—11月增施磷、钾肥。

参考文献:

[ 1 ] 王守超,余波强,张华海,等.贵阳市种子植物种质资源[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0.

[ 2 ] 陈幼竹.木姜子属主要药用植物的品种品质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

[ 3 ] 傅水玉,黄爱今,刘虎威,等.山苍子根头香和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460-467.

[ 4 ] 苏孝良,于曙明,陈波涛,等.贵州木本生物质能资源[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 5 ] 肖勇,赵静峰,羊晓东,等.清香木姜子的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2005(6):695-697.

[ 6 ] 张丽,闵勇,王洪,等.清香木姜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9):14183,14193.

[ 7 ] 李安定,李苇洁,彭熙.清香木姜子优良单株选择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13(1):17-21.

[ 8 ] 车家骧,李苇洁,彭熙,等.野生清香木姜子的表型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贵州农业科学,2012(7):36-38.

[ 9 ] 赵爱琼,许建荣.木姜子育苗技术研究[J].科学种养,2014(3):299-300.

[ 10 ] 万军,邓浩,周永丽,等.毛叶木姜子扦插繁殖试验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14(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