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便器、小便器强制性水效国家标准条文解析*

2020-07-20 06:28方华明
陶瓷 2020年6期
关键词:冲水国家标准用水

方华明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排灌及节水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合肥 230061)

1 蹲便器、小便器产品简介及其水效标准修订发布情况

蹲便器、小便器是我国生活用水器具中的重要用水产品,其主要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承纳并冲走人体排泄物的有釉瓷质卫生器具,是卫生陶瓷的主要种类之一。

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用于承纳并冲走人体排泄物的有釉瓷质便器, 是必须与冲洗水箱或冲洗阀等专用冲水装置配套安装后才能使用的陶瓷产品。按其类型分为挂箱式和冲洗阀式,按其用途分为成人型和幼儿型。其具有结构简单、节水性能好、款式美观多样、可以设计多种造型,安装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

小便器是专供小便使用的有釉瓷质便器, 是必须与冲洗阀等专用冲水装置配套安装后才能使用的产品。按其结构可分为冲落式和虹吸式,按其安装方式可分为落地式和壁挂式。其具有结构简单、节水性能好、款式美观多样、可以设计多种造型,安装使用、维修方便的特点。

2019年12月3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2019年第17号国家标准公告。《蹲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GB 30717-2019)和《小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GB 28377-2019)两项强制性水效国家标准列入其中,获得批准发布,并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面笔者就蹲便器、小便器水效标准本次修订的背景以及这两份标准修订主要内容等分述如下:

2 标准修订的背景

2.1 水资源现状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粗放利用、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 100 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m3。与此同时,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引发了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用水浪费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2.2 水资源政策概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因此,我国已把节约用水,提高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正)提出“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及“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

2)《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逐步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加大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力度,开展节水示范工作,逐步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及产品,大力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着力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3)《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文件提出“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

4)《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353号)提出“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体系,扩大标准覆盖范围,加快制修订产品生产过程的能耗、水耗、物耗以及终端产品的能效、水效等标准,动态调整并不断提高产品的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做好计量检测、应用评价、对标提升等工作。加快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环保“领跑者”制度,研究建立水效“领跑者”制度”。

为推广高效节水产品,提高用水效率,推动节水技术进步,促进我国节水产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7年9月13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以联合令形式颁布了《水效标识管理办法》[第6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所谓水效标识,其实和现在大家已经习惯的“能效等级”标识类似,水效标识是附在用水产品上的信息标签,是指采用企业自我声明和信息备案的方式,用来表示产品的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目的是引导用户和消费者选择高效节水产品。

2.3 行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蹲便器、小便器等用水产品已不再是城市居民的专用品,已经逐渐走向了农村市场,蹲便器和淋浴器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规模及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提升,一般生产蹲便器的企业大部分都有生产小便器,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蹲便器、小便器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全国蹲便器年产量超过2 500万件,小便器年产量近达4 000万件。目前我国蹲便器、小便器内销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佛山和潮州、河南许昌和河北唐山等地区,另有十几家较大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重庆、福建等省市,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

近年来,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对蹲便器、小便器及节水型器具等相关重要标准进行了制修订,如《卫生陶瓷》(GB/T 6952-2015)国家标准于2015年9月1日由质检总局和国标委共同发布,2016年10月01日实施、《卫生洁具 便器用重力式冲水装置及洁具机架》(GB/T 26730-2011)于2011年7月20日由质检总局和国标委共同发布,2012年5月1日实施、《卫生洁具 便器用压力冲水装置》(GB/T 26750-2011)于2011年07月20日由质检总局和国标委共同发布,2012年3月1日实施、《非接触式给水器具》(CJ/T 194-2014)于2014年8月1日由住建部发布实施、《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于2014 年4月9日由住建部发布,2014年8月1日实施、《节水型卫生洁具》(GB/T 31436-2015)国家标准于 2015年5 月15日由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2015年12 月1日实施。

随着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尤其是《卫生陶瓷》(GB/T 6952-2015)的修订发布实施,该标准中将蹲便器和小便器的便器用水量进行了修订。另外随着行业节水技术的发展进步,新制定的《节水型卫生洁具》(GB/T 31436-2015)国家标准中,部分产品的高效节水型蹲便器和小便器的便器用水量指标要优于现行有效的部分水效标准要求。

2.4 新版标准化法及相关法规的新要求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正式颁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标准化法第十条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经过复审,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的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

2020年1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25号令),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应当全部强制,并且可验证、可操作”。

由于蹲便器、小便器产品是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和公共场所中重要的用水产品,涉及我国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GB 30717-2014《蹲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和GB 28377-2012《小便器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两份水效标准分别于2014年6月和2012年4月发布,且其技术要求均为条文强制。

根据新版标准化法及相关法规的新要求,2018年11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蹲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计划编号:20183257-Q-469)和《小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计划编号:20183256-Q-469)两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计划。

3 蹲便器水效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本次发布的蹲便器水效标准是对《蹲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30717-2014)的第一次修订,主要对标准的范围、基本要求、蹲便器水效等级指标及其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另外增加了冲洗功能要求和蹲便器平均用水量的计算公式。

3.1 标准范围

标准范围修订情况见表1。

表1 标准范围修订前后比较

3.2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修订情况见表2。

表2 基本要求修订前后比较

3.3 冲洗功能要求

冲洗功能要求修订情况见表3。

表3 冲洗功能要求修订前后比较

3.4 水效等级指标

水效等级指标修订情况见表4。

表4 水效等级修订前后比较

续表4

3.5 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后的试验方法主要变化见表5。

表5 试验方法修订前后比较

4 小便器水效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本次发布的小便器水效标准是对《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7-2012)的第一次修订,主要对标准的范围、基本要求、小便器水效等级指标及其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另外增加了冲洗功能要求和小便器平均用水量的计算公式。

4.1 标准范围

标准范围修订情况见表6。

表6 标准范围修订前后比较

4.2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修订情况见表7。

表7 基本要求修订前后比较

4.3 冲洗功能要求

冲洗功能要求修订情况见表8。

表8 冲洗功能要求修订前后比较

4.4 水效等级指标

水效等级指标修订情况见表9。

表9 水效等级修订前后比较

4.5 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后的试验方法主要变化见表10。

5 关于小便器净功能试验中洗净面墨线延伸操作的说明

本标准中对小便器净功能试验时洗净面墨线延伸要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设计为有出水圈从布水眼出水的小便器:将洗净面擦洗干净,在小便器出水圈最低布水眼至水封面垂直距离的三分之一处沿洗净面画一条连续水平细墨线,墨线应延伸至小便器内侧壁宽度的50%处,墨线延伸如图1 (a)、1(b)所示;

设计为无出水圈从中间冲水器出水的小便器:将洗净面擦洗干净,从冲水器最低出水点至水封面垂直距离的二分之一处沿洗净面画一条连续水平细墨线,墨线延伸至以冲水器最低出水点为起点,与两侧呈25°夹角的两条参考线处,如图1 (c)所示;

启动冲水装置。观察、测量残留在洗净面上墨线的各段长度并记录各段长度和各段长度之和。连续进行3次试验,报告3次试验残留墨线的总长度平均值和单段长度最大值,精确至1 mm。

图1中线条说明如下:

实线a界定左、右两侧倒扣边线条;

虚线b界定左、右两侧边界的辅助线条。其中:图1 (b)中b为自出水圈最左和最右侧布水眼至小便器水池内边沿与侧壁交点之间的连线,图1 (c)中b以冲水器轴线为中心线,与两侧呈25°夹角的线条;

虚线c界定出水点至水封面的辅助线条。其中:图1 (a)和图1 (b)中c为出水圈与侧壁交界的左、右两侧布水眼至水封面的垂线,图1 (c)中c为冲水器最低出水点至水封面的垂线。

表10 试验方法修订前后比较

(a)h/3处墨线应延伸至线条a、c间距离的50%处 (b)h/3处墨线应延伸至线条b、c间距离的50%处 (c)h/2处墨线应延伸至两侧边界b线条处

本试验方法中,重点对小便器洗净功能试验时小便器洗净面墨线延伸进行了规范与明确,小便器洗净面墨线延伸示意图,如图1所示。是对现行小便器产品国家标准为GB/T 6952-2015《卫生陶瓷》中小便器洗净面墨线延伸画法的补充、完善。

我国现行的小便器产品国家标准为GB/T 6952-2015《卫生陶瓷》,该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ASME A 112系列标准。该标准中对小便器洗净功能试验时墨线画法的描述为“将洗净面擦洗干净,在小便器出水圈最低出水点至水封面垂直距离的三分之一处沿洗净面画一条连续水平细墨线,启动冲水装置”。

ASME 112.19.2-2018/CSA B 45.1-18《陶瓷卫生洁具》标准中对墨线画法的描述为:

1)用温和的液体洗洁剂将小便器洗净面擦洗干净;

2)洗净并擦干洗净面;

3)在小便器后壁上从水圈最低部位至水面的顶部距离的三分之一处画一条水平的连续的墨线,墨线应延伸至小便器内侧壁的50%处,当小便器内侧壁因注浆等原因无法界定时,墨线应自前方延伸至与小便器护罩结合的边缘部位;

4)打开冲洗装置。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国家标准中对小便器洗净功能墨线画法的可以得出:我国国家标准对洗净功能墨线画法,仅参考采纳了美国标准中c)步骤的前半部分,即“在小便器后壁上从水圈最低部位至水面的顶部距离的三分之一处画一条水平的连续的墨线”,未采纳“墨线应延伸至小便器内侧壁的50%处,当小便器内侧壁因注浆等原因无法界定时,墨线应自前方延伸至与小便器护罩结合的边缘部位”的内容。

考虑到各生产企业出厂产品的外观造型多样化,为更好地规范和明确小便器洗净功能墨线延伸的画法,有效指导生产企业和检验机构在进行小便器的洗净功能测试时统一操作方法,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消除模糊理解存在的偏差,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因此,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在进行了充分调研、讨论论证及检测数据验证数据的基础上,并征询国内外技术专家对该问题的一致认同,提出了本标准中洗净功能墨线画法的描述,归纳了目前市面上95%以上造型的小便器。

猜你喜欢
冲水国家标准用水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约洗碗用水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一键下水
公共卫生间内的激光冲水器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