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0-07-20 03:25郑佳美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

郑佳美

【摘   要】 农村居民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市场,一直未得到充分开发。了解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刺激消费,是我国目前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本文通过中部六省份2013-2017年间的数据,实证得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中部地区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2008年以来,投资、消费、净出口共同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截至2017年,消费支出对我国GDP 的贡献率达到58.8%,一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在此阶段,占我国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的压力迅速加大。但长期以来,相对于城镇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持续低迷,农村市场“启而不动”,消费市场并不景气。因此,本文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过程

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收集

参考以往文献的做法并結合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共选取七个变量: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收入因素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社会保障支出方面,选择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医疗卫生支出之和来表示社会保障水平,并将其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作为本文的代理变量;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选取产业水平、投资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分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本文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及中部地区的统计年鉴。

2.2  模型建立

笔者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多次实验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最终得出以下模型:

模型直接采用对数模型,确保结果的稳健性。利用Stata14.0回归得到模型: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农村居民收入效应

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将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上升2.06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实证结果符合预期,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3.2  社会保障支出效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引起广泛讨论,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的实证结果认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随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对其他文献的研究发现原因有二:一方面资产替代效应由于假设条件在现实中的变化,而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退休效应仍然存在并且显著,综合来看,社会保障水平不但没有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反而挤出部分消费。

3.3  产业水平效应

从实证结果看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的提高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农村居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还能为城镇化带来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提升了其消费能力。

3.4  投资水平效应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为负的效应,与预期结果相悖。进一步分析可知,投资虽然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与消费是相互制约又互为条件的关系。在地区资金总量稳定时,消费需求的增长会受到投资需求增长的制约,一味地依靠投资或消费来拉动经济,都不可能持续。投资和消费两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保持适度均衡。

4  相关建议

4.1  大力发展生产力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农村经济。只有生产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才会增加,社会消费品才能日益增多,更好的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限度内,防止物价上涨对农村消费的负作用。

4.2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最快捷高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农村群体的收入,中部六省可以结合各地区特色的农村资源,发展有关农副产业,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产业企业化,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努力形成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合力,开创农业发展的新局面。政策方面应当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践行精准扶贫政策,切实改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只有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才能真正想消费、敢消费。

4.3  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看来,大多数企业并不知道如何开发农村消费市场,较多企业生产产品主要以城市居民需求为主,而这些物品并不适用于农村群体,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引导、鼓励企业生产农村居民所需的物品,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 强,刘玉奇,刘婷娜.中国新生代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1):90-98. DOI:10.14089/j.cnki. cn11-3664/f.2019.01.010.

[2] 陈世辉,殷晓红.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9,(14):108-111. DOI:10.3969/j.  issn.1002-5863.2019.14.029.

[3] 孙赵勇,扈文秀.农村居民消费变化特征及收入影响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9,35(3):388-394. DOI:10.19322/j.cnki. issn.1006-4710.2019.03.019.

[4] 赵建凤.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2019,(10):61-63. DOI:10.3969/j. issn.1001-6139.2019.10.026.

(编辑:李丹)

猜你喜欢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
国内消费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新消费ABC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