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分析

2020-07-20 00:42孟庆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内科糖尿病护理

孟庆芳

【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内科6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与实验组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统一复诊时刻血糖控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随访6个月低血糖、局部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内科护理干预可直接影响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人性化护理干预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5..02

Clin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for diabetic patients

MENG Qing-fa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yang District,Shandong Qingdao 2661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dical nursing in diabetic patients.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for routine medical nursing and experimental group for humanized nursing.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hypoglycemia,local infection and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6 months follow-up.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blood sugar control can be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Value.

【Key words】Diabetes;Internal medicine;Nursing

糖尿病近些年正逐渐发展为我国常见代谢性疾病,本病的发展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近些年饮食结构的改变具有密切联系,本病病理该病基础为胰岛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根据病因以及症状不同分为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若糖尿病患者未及时行有效治疗可增减心脑血管发病风险[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n=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58~82岁、平均(73.12±1.12)岁,糖尿病病程3~7年,平均(4.72±0.22)年。对照组(n=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60岁~84岁,平均(73.16±1.15)岁,糖尿病病程3~7年,平均(4.82±0.24)年。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内科护理人员遵循医嘱给药,并向患者介绍降糖药给药方法以及给药剂量,嘱患者定期入门诊复诊。

1.2.2 实验组(人性化护理)

内科护理人员关注糖尿病患者个体需求,开展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以及运动指导等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内科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患者家属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根据患者态度、言语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长期用药治疗易出现躁动、抑郁等负面情緒,对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以安慰患者,并结合药物控制病情控制稳定案例,激发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2)饮食干预:饮食可直接影响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在日遵循低盐、低脂饮食方案的基础上应根据节气变化,科学搭配饮食保证机体能量以及微量元素、矿物元素基本需求。(3)运动干预: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可损伤血管内膜,增加心脑血管发病率,此外相关研究表明肥胖也是糖尿病诱发因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普及运动锻炼重要性认知,鼓励患者每日坚持20~30 min有氧运动,在提升机体血脂代谢能力的同时提升机体心肺功能。此外运动可消耗机体能量,糖尿病患者在锻炼过程中若感心慌、胸闷、头晕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饼干、水果糖以补充能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不同时间段复诊时血糖情况,若患者空腹血糖低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低于11.0 mmol/L则表示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局部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以(%)表示的百分数计量数据,均应用x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控制情况

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血糖控制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复诊时血糖有效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1例低血糖、1例局部感染、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共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低血糖、3例局部感染、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共有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实验组出院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x2检验5.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效果受患者个体行为的影响,部分糖尿病患者长期用药后由于糖尿病危害性认识不够深刻,私自减药、停药,还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长期用药后因担忧家庭经济负担,易出现躁动、抑郁等负面情绪,常规护理无法纠正糖尿病患者错误认识、疏导患者负面情绪[2]。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开展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在协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的同时有利于重塑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并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同一时间段血糖有效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此可见,优化糖尿病患者内科护理有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性化护理干预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比里克孜·麦麦吐逊,布艾则孜·米吉提.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研究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132.

[2]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6指南:糖尿病血糖控制诊疗标准[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3):1555.

猜你喜欢
内科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