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家庭图书馆路径研究

2020-07-20 00:34吴凤鸣
新阅读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图书馆家庭

吴凤鸣

作为社会生活细胞的家庭承担着经济生产、文化教育、生育赡养等重要的社会功能,家庭图书馆是精神财富再生产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对家庭环境、家庭功能、家庭模式等提供了革新的动能。目前,对家庭图书馆的认知误区、筹建禁区、发展盲区等错误的路径缺乏清醒的认识,笔者通过对家庭图书馆的定义、目标、功能的解析阐述新时代家庭图书馆的新内涵、新功能、新使命、新发展。

家庭图书馆的定义

家庭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互相借鉴中演化发展。文献的出现构成了图书馆起源的重要文化背景,四大文明古国均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图书馆。早期圖书馆面对的读者对象多数为家庭成员,如王室图书馆,贵族图书馆,图书馆逐步趋向开放的公共性质。近代公共图书馆的雏形——会员制图书馆始于家庭藏书的聚集,家庭文献收藏的捐赠促进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服务意识也逐步渗透到家庭,构成了近现代理念的家庭图书馆。

中国的藏书楼可视为早期家庭图书馆。20世纪20年代,中国家庭图书馆从理论到实践在全面而具体中展开。1924年5月18日,《申报》刊发了枫江的《组织家庭图书馆的我见》署名文章,是史料记载中较早地提出了家庭图书馆概念。1944年,杨剑花在《家庭年刊》发表《家庭图书馆的重要性及其设置:它的使命在于给儿童以学校之外的精神食粮》。有代表性的家庭图书馆为:沈仲俊1926年创办的沈氏图书馆;梅必贤1930年创办的梅氏图书馆;韩古农1931年创办的韩氏家庭图书馆等。虽然对于家庭图书馆的定义尚且没有达成一致,本文归纳总结了家庭图书馆基本特征、组织结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共识,定义如下。

本文所称的家庭图书馆,是指向特定成员免费或收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家庭收藏文献信息,可拓展博物收藏使命,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小众文化设施。

家庭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读者定位不同。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第一章第四条指出,“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对公众服务强调标准化、均等化、公益性、普惠性等基本原则,而靠家庭成员维系的图书馆势单力薄仅能实现对特定成员的小众服务,并产生适当的收费项目才能可持续发展。二是资源建设不同。公共图书馆所需经费要求政府预算及时、足额拨付,注重数字化、网络化、科技化的阅读产品开发利用兼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等多种资源的服务。家庭图书馆是自筹经费,资源配置存在主观性、特色性、局部性、准入性等特征,导致服务能力有限。

目前,对家庭图书馆的认知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误区一:将家庭阅读等同于亲子阅读。家庭图书馆首先要满足家庭成员的阅读权益,不仅包涵儿童阅读,也要满足老年人、中年人的阅读诉求,倡导对家庭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倾斜,保障其基本阅读权益。误区二:片面强调纸质书刊资源建设标准。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数字终端设备推广普及数字阅读,不应固化在家庭图书馆就是海量藏书,还应有精品意识、特色意识、分享意识。误区三:割裂家庭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内部关联。博物馆与图书馆在历史上互相联系,家庭图书馆主题性发展策略对读者更有吸引力,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作品、设计作品等可读性、观赏性都很高,势必要求拓展家庭博物收藏的使命,形成对广义阅读的认知,读社会,读历史,读当下。

家庭图书馆的目标类型

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细胞,不能千篇一律。家庭图书馆锁定的目标除了有探索精神,更需要找到自适的状态。一要多样化,诺贝尔四五岁时就沉浸在实验设备和化学类图书,贾平凹“说起商洛,我都是两眼放光”。二要多层次,研究型图书馆、主题型图书馆、大众型图书馆要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三要多输出,不能要求每个家庭图书馆像公共图书馆那样提供服务,通过各种形式的输出培育开放发展的轨迹。根据家庭图书馆面向的群体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目标类型,这决定了家庭图书馆在筹建过程中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正确看待边界和禁区。

一是面向家庭成员及亲朋专享型。这应该是最狭义的家庭图书馆,很多人都不认可这种类型,主要原因是私人财产,无法提供公共服务。中国有4亿多家庭,部分家庭藏书很少甚至没有,笔者认为只有家家户户都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图书馆,全民阅读的基石才坚固。专享型家庭图书馆具有倾向性和排他性,不能用公共图书馆的水准评判家庭图书馆。家庭图书馆建设反映出公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追求,是公民文化自觉性的表现。实施家庭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家庭成员不仅会思考家庭场域的书香环境设计,而且能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此外,很多家庭藏书转化为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案例不胜枚举,如国家图书馆梁启超饮冰室藏、山东省图书馆海源阁专藏、香港公共图书馆罗旭和爵士特藏等。

二是面向社区文化及公益服务型。兴办主体上政府主导与家庭自愿相结合的家庭图书馆类型居多。2014年10月26日,在深圳罗湖区图书馆的指导下,采取“宏观管理、特色运行、家庭自治”的方式运作,首批分布在罗湖各社区的30个家庭图书馆正式面向全区开放。它是聚合社会力量建设图书馆、延伸图书馆服务的新形式,是社区图书馆网络的重要补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服务方式上采取阅读推广为主兼顾社区居民意愿。2002年,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居民查迎通过社区网结识书友,利用自有藏书组织读书会,压力首先来自家庭,查迎的妻子对读书会一直颇有微词,主要原因是读书会既不能产生收益又不能陪伴家庭。由于出不起场地费,读书会只能以寄居为生,车里、草地、石凳甚至是乡村小学,都曾是读书会的会场。2017年,由于活动得到众多居民认可,回龙观创业图书馆将场地免费提供给查迎使用,后来又增加了首开星空大讲堂,结束了读书会长期流离失所的窘境。家庭图书馆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才能持续发展。

三是面向信息服务及分享传播型。作为面向特定成员,满足小众群体的信息需求,收集、整理、存储、分享、传播信息资源是其最基本的职能之一,要实现家庭图书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通过出版物编创或信息传播技术来实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项目较多,书刊借阅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讲座展览服务、读者培训服务等,对于数量有限的家庭成员及志愿者要实现传播型的目标难度很高。藏书家谢其章说:“收藏图书一定要有类,而自己的藏书主要有四大类,包括20世纪30年代漫画杂志,电影杂志,20世纪30年画报以及沦陷区的文艺刊物和所有张爱玲作品的出刊本。”1997年谢其章被评为北京市藏书状元,编著出版了《春明谈往》《我的老虎尾巴书房》《搜书劄记》《绕室旅行记》《出书记》《电影杂志(上、下)》《创刊号风景》《漫话老杂志》《封面秀》十余种图书,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展现志趣的同时又做了阅读推广,扩大了家庭图书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家庭图书馆面对特定成员形成了以上三种目标类型,“有所为”固然好,“有所不为”恰恰认清了家庭图书馆的禁区,可以发挥家庭图书馆的功能。

家庭图书馆的功能

三种目标类型确立家庭图书馆对应的功能,都会促进信息传播和知识学习。

一是建设书香家庭,树立终身学习信仰。《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大力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发挥父母和未成年人监护人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创造、维护少年儿童良好阅读环境。”“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儿童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全民阅读“七进”活动推出以后,很多省份以保障家庭成员基本阅读权益为目标推选了书香家庭,对家长树立科学的阅读观,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弥补公共服务,满足小众文化生活。我国积极探索总分馆建设模式来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均等供给,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协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缺失,需要家庭图书馆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适度做公益。2020年1月15日,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发布了《参与、培育、提供和评估:面向儿童和家庭的延伸服务模式》(Engage, Cultivate, Provide, and Assess: An Outreach Model for Serving All Children and Families)白皮书。该白皮书介绍了一种专为图书馆开发的延伸服务模式,该模式研究主要探究图书馆如何走出馆舍,走进社区,接触并服务身处服务匮乏社区导致目前未能使用图书馆的儿童和家庭。发达国家也认识到已有公共服务的不足,必须探索弥补的新手段。国内外同行都意识到提高家庭图书馆参与度的重要性。

三是创造精神财富,激发家庭组织创新。唐代刘知几《史通·辨职》中记载:“班固之成书也,出自家庭;陈寿之草志也,创于私室。”家庭图书馆阅读可以成就一番精神财富再生产,并唤起家庭组织创新。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性质、专为婴幼儿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计划,旨在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从早期阅读中受益,享受阅读的乐趣并将阅读作为终身爱好。多数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同时家长没时间成为家庭教育的痛点,家庭图书馆建设需要家长在不断反思与学习中寻找答案。

家庭图书馆的发展路径

随着信息环境变化和家庭结构变迁,家庭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内容与方式也不断发展,家庭图书馆发展原则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家庭图书馆在发展中应该遵循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一是实用性原则。根据目标类型确定服务任务,规划、选择、整理、组织文献信息,最大限度满足实际需求。根据特定成员知识结构特征和發展需求,明确文献信息的内容深度、载体类型。避免追求资料广泛、学科内容全面系统盲区,要与公共图书馆走差异化路线。

二是特色化原则。家庭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通常没有体量方面的优势,要形成本身独特风格和细分主题。可发挥文献信息结构特点,可适当突破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类型结构。避免制造规划设计抽象盲区,要追求简单高效的服务效能。

三是共建共享原则。家庭图书馆文献信息采访标准和方式不可能与公共图书馆相比,要有针对性地多方收集,建立联系网络,规范收集方式。敏锐捕捉文献信息需求,形成接地气的共享体制机制。避免利用效能低下盲区,要尽力活化家庭馆藏资源,形成独特组织体系。

要让家庭图书馆朝着良性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家庭成员的专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讲究建设的策略性和技术性。前者是家庭成员的知识积累和悟性,后者是多看、多听、多学的摸索。以黑胶碟收藏、磁带收藏、胶片收藏为例,这类构成家庭图书馆主体文献资源时,往往是两方面兼而有之。以凡·高的家庭为例,画商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是很多家庭无法相比的,他个人的专注和创造也是难以复制的。笔者这里只是谈一谈常规的策略性和技术性。

一是遵循权威指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家庭图书馆建设从一个真正意义的书房开始,让阅读更便捷。目前,很多家庭客厅布局以电视为中心,沙发茶几占据了家庭黄金地段,书桌书柜边缘化,家长不要埋怨孩子看电视和打游戏,要引导家庭成员亲近书,爱上阅读。摆脱过去娱乐型的家庭观念,树立学习型的家庭观念。建设好书房硬件,就要仔细斟酌文献信息配置,绝不是简单地填充。2014年初,深圳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策划启动了“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项目,旨在向广大读者推荐适合当今中国家庭阅读与收藏的经典著作。2016年,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了100本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号召家长“秒藏”,闲暇之余带着孩子一起“亲子共读”。这套“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由公益研究机构“新阅读研究所”研制推出,精选适合0—7岁幼儿阅读的经典图书100本,包括40本基础阅读图书、60本推荐阅读图书。中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目、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等都是专业而权威的推荐。借鉴已有成果少走弯路。

二是掌握阅读规律。从研究阅读开始,《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阅读的力量》等书籍提供了阅读方法。根据家庭成员不同的年龄特征,运用分级、分类等基本理论选择合适的文献。如果精力有限可以参加阅读培训,学习他人家庭图书馆运营经验,从局部细节学起,逐步改善微习惯。中国古代“头悬梁,锥刺股”故事会让人对阅读心生畏惧,应该科学运用阅读方法和技术享受阅读乐趣。

三是突出特色服务。近几年,服饰美妆、宠物饲养、跑步骑行、摄影摄像、美食制作、养生保健等主题类强的家庭图书馆崛起,由于家庭成员源自内心的真实爱好,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凝聚着稳定的读者群,线上线下读书活动如期举办,权益保障规范化、标准化,把小众阅读经营得有声有色。

此外,家庭图书馆还要与社会各界展开依法合规的合作,加强自身职业技能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通过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公益投入等方面在中国还有很多路要走。新时代家庭图书馆应不断丰富内涵,实现新功能,履行新使命,促进新发展。

作者系新阅读杂志社编辑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图书馆家庭
身体传送带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家庭“煮”夫
图书馆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去图书馆
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