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长蛇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临床观察

2020-07-21 09:21苏临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任脉原发性疗程

苏临荣 邹 婷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015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国内对年轻女性痛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痛经的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痛经占53.2%[1]。痛经发作之时,患者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痛及腰骶,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等情况,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2]。中医将原发性痛经分为6大类,其中寒凝血瘀型是最常见的一类[3]。中医学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上形成了众多方法,包括内服中药、推拿、穴位敷贴、针刺等,其中针刺因疗效明确且无副作用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认可[4]。任脉长蛇灸是借鉴传统长蛇灸疗法而来,但其材料选用姜泥,取其温中散寒、通络的作用;同时施灸部位位于腹部曲骨至鸠尾任脉段施灸,借助任脉“总任诸阴”、“任主胞胎”的功能,应用于寒证的胃肠消化、妇科系统疾病。笔者选取60例患者,旨在观察任脉长蛇灸的治疗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治疗,纳入研究对象的起始与截止时间分别是2017年1月、2019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年龄19~48岁,平均(32.16±1.28)岁;月经周期为26~30d,平均(28.45±0.16)d。观察组中:年龄19~40岁,平均(32.12±1.15)岁;月经周期为26~29d,平均(28.31±0.14)d。经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5]①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②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6]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次症:①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②经色黯而有血块;③畏寒;④手足欠温⑤面色青白⑥恶心欲呕。舌暗苔白,脉弦紧。以上主症必备,次症②、③具备一项,其余次症具备2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4 纳入标准 ① 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②18~45岁;③月经周期规律(28±7 d);④CMSS总分>14分;⑤纳入时VAS>3分;⑥接受本治疗前1个月经周期未接受其他治疗,且无服用镇痛、镇静药以及激素类药物。⑦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 哺乳期妇女;② 患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研究的;③ 目前正其他治疗(药物或非药物),可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测定者;④ 不配合治疗方案安排。

1.6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穴: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水道、四关,水道加灸法进行针刺治疗。取患者俯卧位,采用直径0.25mm的环球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时常规操作,深度依穴位部位、体型胖瘦定为10~20mm,采用华谊牌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G6805-1A型,选用频率50HZ的密波,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下腹部上方放置艾灸盒,艾条位置对准水道穴。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

观察组采用任脉长蛇灸。取穴:任脉中曲骨至鸠尾的连线。任脉取穴连线上先铺上两层折叠的宣纸,然后再铺上5cm宽、2.5cm高的生姜泥1条,再在生姜泥条上铺3cm宽、2.5cm高下宽上尖,形成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长蛇形艾炷。然后点燃艾炷头、身、尾3点,让其自然烧灼。待艾炷燃尽后,再铺上艾绒复灸,每次灸2壮。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穴区皮肤。

两组均在痛经发作的第1、2天时进行治疗两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

1.7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评价标准:①使用COX痛经症状量表[7]评估两组痛经症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痛经越明显。②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8]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

观察指标:①观察同组每次治疗前后、组间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比较。②观察同组第1次治疗前后、组间治疗后以及疗程结束后的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比较。③准确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治疗后观察组的量表积分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第2次、第3次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量表积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直至疗程结束后,观察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比较 (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均伴有相似程度的疼痛症状,疼痛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疗程结束后两组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疗程结束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治疗期间对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准确统计,发现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均有1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灼热症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3%,且两组的发生率对比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通常采用非甾体类药物镇痛,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缓释胶囊等,但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有胃肠道损伤等不良反应[9]。传统针灸疗法虽然简便廉验,但患者常因恐惧针灸的疼痛而未能坚持治疗,影响疗效。因此,需寻求一种相对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的方法予以治疗。而在临床中发现任脉长蛇灸治疗舒适无痛,且确切疗效,广受患者认可,但文献研究发现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明确其疗效。

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经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古人认为经行腹痛多归类“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中。其中“不通则痛”包括了寒湿凝滞、瘀血阻滞等因素导致冲任、胞宫气血阻滞,则出现不通则痛,如《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曰:“妇人经正来而腹痛者,血滞也。”也有《傅青主女科·调经》:“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做疼痛。”这正证实了寒凝血瘀作为原发性痛经的致病因素。在治疗上,任脉长蛇灸恰好兼备了任脉的生理作用及长蛇灸的治疗作用。《针灸大成》治疗妇科疾病多取任脉穴位[10],同时任主胞胎,任脉为阴脉之海,古代医家认识到任脉在女性生理生殖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广泛应用[11]。长蛇灸中生姜具有温经散寒、温肾壮阳作用,艾条具有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功能紊乱的功能,联合应用则增强治疗效果,具有壮阳散寒、温肾通督、疏通经络、除湿解表作用,增强机体抗病力,进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12-13]。

本研究显示,在两组同组间治疗前后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比较中,治疗后的评分更低,说明了两组均在治疗后的即刻止痛效果较为显著,均达到中医“急则治其标”的治疗目的。同时在两组组间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对比发现,相比于常规针刺治疗的患者,运用任脉长蛇灸进行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患者治疗后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更低。且治疗期间仅有极少数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的比例均为3.33%,说明此种治疗方案同时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采用任脉长蛇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任脉原发性疗程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