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涵育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

2020-07-21 08:14田兰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田兰

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學中,教师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先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就核心素养培养的措施详细探究,希冀能够从多方面培养研究,为实际教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9-0035-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重方法的创新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当中,就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只有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出发,才能真正为教学质量提高打下基础。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影响因素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课程内容,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教学的方向也要及时转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比较关键的,而在实际培养中会受到诸多层面因素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1 教师因素影响。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没有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培养活动,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动积极性,限制学生发展[1]。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没有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相契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兴趣没有得到有效激发,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实际学习的质量效果。教学当中教师没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使得课程教学较为僵化,没有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发生。

1.2 学生因素影响。

学生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中缺乏兴趣,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中觉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2]。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没有及时的总结方法,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没有真正的领会,学生也缺乏和教师积极互动,对不懂之处没有及时的询问,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习质量低的问题。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措施,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2.1 强化立德树人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其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的观念,以学生的品德素质培养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要注重立德树人的意识强化,采用多样化的举措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初中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黄金期,教师要只有强化立德树人的意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发展[3]。

例如:教学当中在讲述到“友谊的天空”的知识内容中,可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来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讨论,“何种友谊是真正的友谊?”“如何正确对待友谊?”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这对学生社交能力以及和学生之间的相处能力的提升就能起到积极作用,也能让学生的品德不断提升。

2.2 多样化教学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化运用,以多样化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教师在新的教育改革环境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愈来愈重要,要充分注重从多方面进行优化,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以多样化的方式融入,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形象化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3]。

如:在课程教学中讲述到“集体生活成就我”的内容中,对于学生缺乏集体生活的问题进行展开,为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运用,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影片视频,如将《战狼》电影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其中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的意识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对学生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能明确化,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2.3 注重学生体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方向紧密联系起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这样才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徐盛高效化学习[4]。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把传授知识转变成让学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内心体验感悟,所以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设置让学生学习体验的内容,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素质能力。

如:在课程教学中讲述到“情绪管理”的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结合学生学习需要创设主题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和情绪相符合的剧情再现情绪调节管理,表演前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方式收集和情境相联系的课堂资料,通过教师进行科学化指导把关,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直观化的呈现出来,这对学生体验学习就能起到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得以有效提升。

3.结语

总之,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方法科学化运用,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方向,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从这些方面得以优化实施相应的培养措施,这就能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丽伟.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教研论丛,2019(07):82.

[2]刘金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07):40-41.

[3]周佳青.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8(09):171-172.

[4]陆晓明.道德与法治课涵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探索——以“生命的思考”教学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6):18-2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