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

2020-07-21 08:14孙晓辉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渗透研究实践探索数形结合

孙晓辉

摘要:教育事业随着科技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数学的教学自然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古板的教学思路已经不能很好的跟上时代的潮流。现在不仅是教学方法在提升与进步,而且教材在改编和排版上也越来越现代化,为了更好的讲解新教材,在教法上也要与时俱进,在遵循教学标准的准则上进行创新和改变,本文就以数形结合思想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实践探索;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9-0157-01

1.应用数形结合进行教学的原因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聪明的头脑、灵活的思维能力、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等,所以在教法上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这就需要有新教法,这也是体现老师教学能力的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学习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这种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节约课堂宝贵的时间,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钻研自己有兴趣的知识,从而能取得更好地成绩。这种课程创新就可以很好的提高课程兴趣和效率,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好方法。

2.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小学的教学上,学生的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差,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很难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小学的数学可以说是以后学习上的奠基石,掌握的好坏是很重要的,所以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都有一定的难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

3.数形结合在教学上的应用方式

3.1 小组合作讨论,积极鼓励。

俗话说:快乐的情绪可以带动大脑细胞的活跃程度,从而使人更好的接受新鲜的数学知识,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课堂上,老师要耐心地讲解知识,并且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不要忽视学生小小的进步。

3.2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欢迎,教师不仅可以更加亲近学生,而且学生有了主动性,就会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动力,在学习“简便运算”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进行情境的创设,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数学问题中,便于理解。

3.3 师生“互换”模式的应用。

教育工作者应该进行创新和改变,让课堂属于大家的,“师生互换”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师生互换”不是说学生站在讲台上讲给老师听,而是由老师布置教学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到不同部分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课下搜索与教学任务相关的资料进行备课,在下一节课堂上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和大家进行交流,老师在一旁进行辅导,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将这一堂课的重难点罗列出来,方便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例如:在学习“圆”时,数形思想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接受,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里存在“圆”,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后可以让学生讲一讲时,看看每位学生的想法有何不同,谁的想法正确呢,有不一样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进行探讨和学习,共同将问题解决,师生都会有新的认识,共同进步。这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对于新教材、新教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3.4 執行奖罚分明的制度。

当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考一个好的成绩,其侧重点已经转化成培养学生们用多样化思想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班级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后,学生们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来制定这份奖罚制度,不仅公平公正,而且自己亲自制定的会增加印象,更能提醒自己,会潜移默化的激励自己。与此同时,班级内的同学之间进行两项竞争,促使学生们在竞争中学习,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奖罚分明的制度下,能够更好的通过调动学生的胜负欲,这样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来努力,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比如:学习“竖式计算”时,可以要求学生每日做十道练习题,让家长给出题,然后进行检查,打出分数,教师将全部算对的要进行奖励,能够大大地激励学生前进。

3.5 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教师可以将两个学生组成一组,在数学课堂上,两个人可以互相监督,是否都在认真的听讲,积极的发言,课堂是否是高效的。当然除了互相监督,两个人也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相互交流学习,一起讨论课堂上不懂的数学问题,还可以让同学甲考察同学乙背诵数学性质的情况,使同学乙记忆更加深刻,两个人可以互相沟通,将数学性质牢牢记住。与此同时,班级内的不同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促使学生们在竞争中学习。有些学生课前自己不主动预习数学课本,这样对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吸收。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们要自觉,有自制力,自己主动地在课前预习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不懂的问题要在课下询问同学们或者老师,争取了解,掌握,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基础。

4.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学习的基础,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才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不管是“师生互换”模式,还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模式,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符合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关键作用的,决定了学生的听课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值得重视的。

参考文献:

[1]刘英健,向玉琴.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育目的比较研究[J].湖南教育,2016(07):43-45.

[2]徐腾达.分层教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J].华夏教师,2017(06):43-45.

猜你喜欢
渗透研究实践探索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