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油耗影响因素及节油策略分析

2020-07-23 07:02张贤彪
时代汽车 2020年9期
关键词:汽车驾驶节油油耗

张贤彪

摘 要:汽车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而当前大部分汽车都是以燃油提供动力的,必然会带来燃油的消耗。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在汽车驾驶中尽量节省燃油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驾驶油耗影响因素,然后对一些主要的节油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以为汽车驾驶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驾驶;油耗;节油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爆增,燃料需求量也随之急剧上涨,这给全球石油供应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加速石油资源的枯竭。为了节约能源和出行成本,对汽车驾驶油耗的影响因素及节油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汽车驾驶油耗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油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尽管每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都会产生油耗,但其耗油量却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燃油消耗会受到汽车设计、驾驶技术、汽車状态、道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1 汽车设计因素

汽车设计因素是指汽车在设计环节的技术、思路和方法,也包括样机的测试技术,以及汽车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图纸的偏差等方面。科学合理的汽车设计可以在根源上提高燃油的利用率,设计中所规定的汽车结构、材料、原理、技术等等,都是汽车驾驶油耗的重要因素。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高端的汽车品牌已经可以将理论油耗控制在较低水平,因为汽车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合理的结构、更加科学的原理以及更加轻量化的材料,使得汽车综合油耗水平有所下降。

1.2 汽车技术状态

汽车驾驶中产生的油耗与汽车本身的技术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可以明显降低燃油的消耗。如果汽车平时保养不当,不及时做全面的检查,导致汽车故障频发,这必然会使汽车长期处于不良技术状态,额外增加了汽车运转中的负荷水平,例如由于轮轴系统润滑不足、刹车片位置不当、轮胎出现偏心或变形等等,都会通过摩擦力等形式增加汽车前进的负担,只能通过增加燃油的消耗来抵消这些不良的影响。从实践经验中也不难知道,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和一车不重视日常保养的汽车,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者的耗油量会明显增加。

1.3 驾驶技术水平

尽管当前不同品牌和不同价位的汽车在油耗上确实有所区别,但在当前汽车工业相对成熟的今天,这种差距是很有限的,而导致汽车油耗出现明显区别的主要还是在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驾驶员能否根据车辆的运行条件采用相应的驾驶技术操作、人、车、路配合得当,保持车辆的最佳运行状态,平稳、均速、合理使用档位、刹车、驾驶技术,是行车安全节省燃油的关键,包括车辆的使用寿命长短和保持车辆技术状况的好坏,节能减排与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有直接关系,诸如:轻踏缓抬、中速平稳行驶,及时换档等等一系列正确合理的操作方法,并能够根据道路情况正确地选择行驶路线和车速,使车辆经常处于较有利的工作状态,从而使车辆技术性能良好,使用寿命延长,更为直观的是节省燃油和维修费用。

1.4 道路交通环境

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运行在道路路面上,而不同的的道路其路况不尽相同,一些新修的道路比较宽阔平坦,自然节油;一些破旧的道路坑坑洼洼,自然耗油。另外,即使是同一段道路,在不同时间段里其交通状况也是不一样的,高峰时段驾驶需要频繁启动和制动,堵车时间也较长,使得油耗明显增加;低谷时段车辆较少,道路通畅,汽车可以平稳正常行驶,节油效果良好。另外,在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行驶也会造成油耗量的截然不同,城市道路宽阔平坦且拐弯较少,汽车不需要反复刹车和加速,油耗控制较容易;但乡村公路则不同,尤其是盘山公路等比较复杂的道路条件,由于急弯、陡坡较多,并且路面破坏较严重,汽车行驶中需要频繁制动、加速以及变换档位,为了避开不良路面还需要反复打方向盘,汽车行驶工况相当复杂。

2 汽车驾驶节油策略分析

2.1 提高汽车驾驶技术

2.1.1 起动预热

在寒冷的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汽车发动机温度较低,在汽车发动机启动后最好不要立即前进,而要先持续预热几分钟,使发动机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行驶。这样不仅使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水都处于最佳流动状态,降低机件磨损,提高润滑程度,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2.1.2 平稳起步

汽车起步是指汽车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正常行驶速度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最耗油的过程,因为发动机要驱动沉重的汽车产生高速运动,需要克服很大的摩擦力和惯性。因此,在汽车起步过程中,一般要求1档起步,当速度达到1档的最佳速度时迅速切换2档加速,然后依次向上换档,通过多次换档将发动机的负载水平进行分解缓冲,实现平稳起步。这种科学的起步技术是汽车驾驶节油的关键。

2.1.3 车速控制

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一般采用中速行驶是比较节油的,速度过快和过慢都不利于节油。但速度的控制要根据路况而定,如果驾驶员对路况比较熟悉,可以根据前方路况提前做好变速准备,采用最佳档位行驶;如果不熟悉路况,则最好采用中速行驶,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频繁启动。

2.1.4 安全滑行

对于下长坡路段,可选择相适应档位滑行,利用发动机的制动装置控制车速,同时降低车辆的燃油损耗,但在滑行过程中要随时做好刹车准备,避免追尾发生,当车辆即将到达坡底时,油门要及时跟进,保持车辆足够动力平稳行驶。在过红绿灯路中时,距路口一定距离内可提前放开油门,通过滑行的方式行驶,减少燃油消耗。

2.2 加强车辆日常保养

2.2.1 发动机保养

发动机是燃油的直接消耗者,因此保持发动机良好的工作状态是节油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平时要做好发动机的保养,坚持每天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查发动机状态,经常清洁空气滤芯和进气管道,防止三漏(漏油、漏电、漏水)现象,保持发动机零件的清洁,发现异响或性能下降要及时维修。

2.2.2 輪胎保养

要经常关注轮胎的胎压是否恰当,应保持轮胎的充气压力符合推荐的压力,充气不正确,太多太少都会导致不必要的轮胎磨损,合适的胎压有利于减小摩擦阻力,缓和地面的冲击,使转向轻便稳定安全行驶,降低油耗。其次还需要定期进行四轮定位检查,保持四轮平衡,最大程度地控制由于轮胎系统带来的前进阻力。

2.2.3 保持充分润滑

汽车润滑油要经常进行补充,在一定的使用周期后要进行整体更换,保持润滑油的清洁性和流动性。在选择机油时要充分考虑机油的级别和粘稠度,使用与汽车型号最佳的机油搭配,保证汽车运动机构的充分润滑,减少摩擦阻力,这是控制油耗的重要策略。

2.3 其它方面

2.3.1 空调的使用

汽车空调系统与发动机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合理使用汽车空调可以有效节省燃料。一般来说,在普通道路行驶时,如果车速不是很高,可以打开窗户进行自然通风,无需启动空调;对于高速行驶的工况,则需关闭车窗,开启空调系统以减小空气阻力。但空调的温度也不宜过低,只要舒适即可,避免占用发动机过多的功率。

2.3.2 注意温度的控制

汽车发动机本身配备了完整的冷却系统,这是因为高温环境会使发动机工作效率下降,增加油耗,因此对汽车发动机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温度的控制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温度不过高,同时也要保证温度不能过低,只有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减少油耗,一般来说,发动机温度控制在90℃左右为宜。因此,保证足够的冷却水和机油是必要的。

3 结语

随着机械设计和电子控制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行业也发展到一个新时期,汽车在设计中一般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提高了汽车结构的合理性。各种轻量化的先进材料应用到汽车中,减小了汽车自重。更加科学的汽车控制系统和检测技术也广泛应用,使得汽车客观层面上的油耗水平大大降低。但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仍然比较显著,因此汽车驾驶节油的控制仍需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白彩盛.新形势下汽车运行油耗的影响因素与汽车节能技术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12):228-229.

[2]罗长亮,郭晓鑫,马毅,等.不同工况循环下的轻型汽车排放和油耗特性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9,48(06):1-5.

[3]李娟萍.汽车保养维修中油耗问题的具体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04):114.

[4]段景辉.汽车发动机油耗问题与节能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9):30-31.

猜你喜欢
汽车驾驶节油油耗
如何提高汽车驾驶的技能及节油措施
微永磁铁磁化汽车节油器的设计
等离子点火技术在国电费县发电厂的应用
哪款汽车更省油?——百款汽车真是油耗数据对比
汽车冬季油耗为何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