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书架

2020-07-23 07:08陈柯烨李林蔚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莉迪亚子路悟空

陈柯烨 李林蔚

《山月记》

作 者: [日]中岛敦

译 者: 杨晓钟等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在《山月记》中,作者赋予那些书本中的人物新的生命。

书中收录了中岛敦的九篇代表作,它们多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或是那些广为流传的中国民间传说,讲述了包括归降匈奴的汉人李陵、孔子的弟子子路、射箭高手纪昌、《西游记》中的悟净、《人虎传》中的李徵在内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故事。作者将自身的合理想象融入其中,给予这些人物细腻生动的描绘,他们因而变得立体、充盈起来,枯燥的历史故事也变得更为动人。

书中有一则故事改编自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讲述了恃才傲物的文人李徵想要流芳千古,却在不得志的生活中渐渐绝望,最后变身为虎的奇异故事。故事的原文仅用“跃而吁天,俯而泣地”等寥寥几句来表达李徵的悲伤与懊悔,然而在变身为虎的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呢?他是否有过疑惑、恐惧、不平或是无奈的情绪呢?

在中岛敦的笔下,化身为虎的他痛苦地向好友吐诉深藏内心的自大与自卑:

“我不明白自己为何会遭到这样的命运,可转念想来,也并非全无头绪。在做人的时候,我尽量避免与人交往。别人说我倨傲不逊、妄自尊大,可是没有人知道,那其实是一种几乎近于羞耻心的心理……”

我从书中看到的李徵,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文人形象,他的自白中有每个人都曾有的不安、恐惧与迷茫。正是作者添加的生动的心理描写,使他更接近于真实的我们,而不再只是存在于纸上的主角,也使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与他产生情感共鸣。

作者对历史人物所倾注的情感,感染了我,也給予我面对困难的勇气。

《论语》中的子路,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便是刚直的义士、有些政绩,而在其他方面,我对他的了解则是一片空白。在中岛敦的描写中,子路从小便存下关于“为何邪道猖獗而正道被践踏”的疑惑。他不满坏人当道的社会,便努力斗争,想用道义来战胜邪恶,带着对自我的剖析和对邪恶的反抗走过了一生。虽然他最后发现,自己无法像老师孔子那样达到圣人的境界,但也始终保持自己的风骨,决不向恶低头。

“在敌人的刀刃之下,浑身浴血的子路,用尽最后的力量大声叫道:‘看吧!君子,要正冠而死!全身被剁得零零碎碎,子路死了。”

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也多少带上了中岛敦对世界的思考,他借着故事里的人物之口,来传达自己热烈的情感。子路对邪恶当道的愤愤不平,又何尝不是中岛敦对于命运的愤懑呢?中岛敦从小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又患有哮喘病,后来被迫前往南洋,他感叹道:“为什么我们无法按照自己所期望的去做?为什么必须要离开本乡町的家?为什么不能在那个家中继续过着和平的生活?”

于是,从中岛敦笔下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灵世界中,我们能感受到古老的历史人物身上所焕发出的新鲜、蓬勃的气息,体悟到他们所拥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起读风味更佳

日本文学之美——

《枕草子》

作 者: 清少纳言

译 者: 林文月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古都》

作 者: 川端康成

译 者: 叶渭渠、唐月梅

出版社: 南海出版社

读个片段解解馋

看到悟空那无拘无束、纵横捭阖的行动方式,我总会想:“所谓自由自在的行为,就是其内在已经成熟透了,不这么做不行了,于是自然而然地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然而,我只是这么想想罢了,还根本追随不了悟空。虽说一直想学,但由于悟空的气场太过强大,性情太过暴躁,令人恐惧难当,无法靠近。说实话,不论怎么考虑,悟空都不是个不可多得的朋友。他从不顾忌他人的心情,只会劈头盖脑地一通怒骂。他以自己的能力为标准来要求别人,别人达不到他的标准就会火冒三丈,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当然也可以说,他自己没觉得自己的才能是非凡的。他心眼不坏,并非有意为难别人。这一点我们也十分清楚。他只是搞不懂弱者的能力何至于如此低下,故而对于弱者的狐疑、犹豫、不安等毫无同情之心,最后便因焦躁难耐而大光其火。只要不因我们的无能而惹他生气,他其实是个十分善良、十分孩子气的家伙。八戒由于老会睡过头,老是偷懒,叫他变什么东西老是变不像,所以老被悟空痛骂。我之所以不怎么惹他生气,只是因为我有意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不在他跟前出错罢了。但也正因为这样,不论再过多久,我也是无法从他身上学到什么东西的。看来,今后即便难以忍受他的火暴脾气,我也必须更加接近悟空。即便被他骂、被他打,甚至急得与之对骂,我也要将他所有的本事都学到手。要不然,老这么离得远远地看着,感叹不已,肯定一事无成。

——《悟净叹异》

《无声告白》

作 者: [美]伍绮诗

译 者: 孙 璐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读个片段解解馋

深切的疼痛将她包围,仿佛连骨骼上都有淤青。但是,这种感觉不错,因为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让她想到莉迪亚。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版画和居里夫人手里拿着试管的海报仍旧骄傲地挂在墙上,这些都是玛丽琳在莉迪亚小时候买给她的。莉迪亚从小就想当医生,和她妈妈一样。去年夏天,她甚至去大学旁听了生物学的课,这样就能跳级选修物理课了。记事板上挂着她参加科学展览获得的蓝色绶带、一张图文并茂的元素周期表、一副真正的听诊器——玛丽琳特地为莉迪亚的十三岁生日订购的生日礼物。书架塞满了书,有些书横着挤在排好的书顶上。《医学简史》,这本书莉迪亚是倒着读的,还有《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与DNA》。多年来,玛丽琳给女儿买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启发她,让她知道自己可以取得怎样的成就,而女儿也在各个方面证明了她的天赋和野心。这个房间里的东西上面已经积了一层灰尘。每次她拿着吸尘器进来打扫,莉迪亚都会赶她出去。“我很忙,妈妈。”她边说边拿笔尖敲敲课本,玛丽琳会点点头,亲亲女儿的前额,走出去关好门。现在,没有人赶她了。她看着斜躺在地上的一只莉迪亚的靴子,想起女儿随意把它从脚上踢下来,让它歪在地上的情景。

她相信,这个房间里的某个地方,存放着一切问题的答案。在书架底部,她看到一排根据年份顺序摆放的日记本。莉迪亚五岁那年圣诞节,玛丽琳送给她平生第一本日记本,封面饰有花朵,镀着金边,还挂着一把比回形针还要轻的小钥匙。她女儿打开本子一页一页地翻动,又摸摸那个小钥匙孔,似乎不明白这个本子有什么用处。“是用来写下你的秘密的。”玛丽琳微笑着说。莉迪亚也给母亲一个微笑,说:“可是,妈妈,我什么秘密都没有。”

“莉迪亚死了,而他们还不知道。”

这是《无声告白》的第一句话,就像一颗深水炸弹,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夺人眼球的开头,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去阅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想去了解莉迪亚——这个年轻的女孩、故事的主人公,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背后到底藏着一个怎样的真相?

这是一个追求“平凡”而又不凡的故事。

莉迪亞的父亲詹姆斯是一个偷渡到美国的华裔,这个身份让他无法融入当地社会,他渴望变得“平凡”。而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则决心在“男人的世界”中争得一片天地,尽管总被男人们嘲笑,她仍为了成就自己职业的“不凡”而努力。他们追求的“平凡”与“不凡”,实际上是对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社会歧视现象的一种抗争。在当今社会中,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我们仍须保持警惕。

这是一场触及心灵的无声告白。

作者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塑造出一个个灵动的人物,叙述了一段段离奇曲折的故事。身为家中的老二,莉迪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深信,优秀的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无情又残酷的真相浮出了水面:莉迪亚被父母远大而沉重的期盼压垮了。

“还不算太晚。莉迪亚在码头上许下新的承诺,这一次,是对她自己许的。她将重新开始。她会告诉她的母亲,够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成医生,那也没关系。她还会告诉母亲,还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项链和书还给父亲,她再也不会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一个人了。”

莉迪亚用最极端的方式,以生命的代价,让她的家人和读者听到了这场无声的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对现实中的我们来说,这样的告白无疑充满了警醒的力量——很多人活在他人的期盼中,为了“讨好”他人而活着,最终迷失了自我。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找回自我,活出真正的自己。

这还是一本“教科书般”的小说创作指南。

我从这部作品中,学到了很多小说创作的技巧,比如开头设置悬念,可以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效果,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叙述过程中则可以采用倒叙、正叙、插叙等手法,使情节一波三折、丰富有趣;还可以用多条线索穿插叙事,展现出人物命运的起伏……它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让我在小说创作方面受益匪浅。

一起读风味更佳

“你呼吸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小小小小的火》

作 者: [美]伍绮诗

译 者: 孙 璐

出版社: 江苏凤凰

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莉迪亚子路悟空
种子向阳微笑成长
——《园丁》阅读推荐
清代悟空戏考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悟空”之道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悟空已被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