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碧村之魅

2020-07-23 06:50晓宇
含笑花 2020年4期
关键词:铜鼓壮族刺绣

晓宇

在云南省广南县者兔乡,有一个秀峰环绕、深在谷底的千年壮寨——马碧村。马碧村村民均为壮族,村落傍山而居,依水而建,碧波荡漾的马碧河从村落间穿流而过,仿佛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来到马碧村,就像是一场美妙的时光探奇。进入村子,马碧河上的吊桥也是一大景观。桥头门坊上,一块写着“千年壮寨”大字的横匾格外醒目。吊桥跨度65米左右,由钢筋和铁索组成,微型车可以从上面通过,走在桥上晃晃悠悠,透过桥面还能看见脚下滚滚的江水,十分惊险刺激,而桥上挂着的许愿牌,又增添了些许浪漫的气息。走过马碧河上的吊桥,村里身着盛装、头戴银饰的壮家妇女送来祝福的歌声和美酒。男人们则跳起了具有浓郁壮族风情的耍牛头舞、铜鼓舞和纸马舞。漫步马碧,庭院错落,古道深深,一幅壮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马碧村建筑之魅。马碧村的房屋临河而建,层层叠叠的吊脚楼顺着河边的小山往上“爬”。 为了保护民族风格的建筑,目前村子里只有10栋砖房。大部分房屋都还保持着干栏式建筑最传统的样式。全楼均是木结构,用青瓦或茅草覆盖,通风凉爽。一般的吊脚楼分为三层,底层用于堆放柴草、舂碓、推磨、喂养畜禽等;中层为人居,距离地面1.8米,铺设木板,干燥防潮,客厅、厨房、寝室均设于此。顶层存放粮食、挂腊肉和其他食物,一点也不会受潮。

房屋两端向外延建偏厦,以增加房屋使用面积,多作卧室或布置姑娘精致的闺房等。大门前屋檐建凉台或吊脚长廊,供夏天乘凉闲谈或者妇女做针线活。很多壮族美丽的刺绣就诞生在吊脚楼的凉台上。

马碧村手工艺品之魅。这里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什么刺绣、编织、陶艺、纸艺、绣缝、木作多不胜数,特别是壮族手工刺绣、编织更是延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承载着壮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多艺、自力更生的美好品质。

夏天稍热的时候,村里的妈妈和姑娘们便坐在长廊上家长里短闲聊着刺绣,时不时发出“咯咯咯”的笑聲,好不热闹。很多壮族美丽的刺绣也都是诞生在吊脚楼的凉台上。所以说马碧村户户都是刺绣高手,游走在村里会不时地发现有老人坐在自家屋前晒着太阳、绣着鞋垫或衣服。家里人身上的衣服,大多都是出自她们之手。

马碧村民俗之魅。壮乡三月赶花街,情系美景引客来。马碧村不仅保留着传统的房屋建筑,长期以来马碧村还延续了诸多的传统壮族民风民俗。马碧村的“三月三”别有一番趣味,除了传统的习俗之外,还有许多独具壮乡特色的项目。节日这一天,从马碧村的风雨桥行至村内广场沿路设下酸、甜、苦、辣四道拦门酒,热情好客的壮家人会献上原生态的壮族舞蹈、山歌、古乐器表演,再拿出上好的腊肉、花米饭、土酒、红鸡蛋等特色美味招待远方的客人。

节日前一天,村里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竜”活动(“竜”是壮族的神灵,包括寨神、山神、土地神、植物神、雨水神等)。节日当天一大早,男女老少就邀约亲朋好友背着盛满花糯米饭的精制竹箩、绣花挎包,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毛边布鞋、绣花鞋垫、自制土衣、头帕、花线、项链等礼物,向街场走去。田野山上,可以看见一把把花伞像春花般飘动,伞下是一张张青春美丽的脸,花伞延绵成一条飘动的彩带。中午时分,穿着五彩花衣的人们聚集街场,花街像是万花簇拥。勒少、勒冒们走走串串,左顾右盼,寻找唱歌对象,老人们则信步游走。晌午的时候,人们三五成群,选块平整干净的空地围坐一起,取出在家烹煮好的花糯米饭等食品,共进午餐,以此结识好友,畅叙乡情。

马碧村铜鼓舞之魅。广南壮族在2000多年前就与铜鼓结下了不解之缘,壮族人民视铜鼓为神圣的“重器”之物,其浓郁独特的铜鼓文化沿袭至今。刚一进村寨就已感受到村民们的能歌善舞,走到村子里面,村民们特意跳起了铜鼓舞。开始时,跳舞的都是男村民,他们穿着黑色的衣服,腰上有绿色布质的搭配银饰的宽腰带,把铜鼓用红色的缎带绑在肩上,铿锵有力地按着鼓点开始敲击铜鼓并配上了舞步。这是当地表示男子豪迈激情的跳鼓舞。过了一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手巾舞也来了。和其他地区的壮族铜鼓手巾舞不同的是,马碧村的村民们不完全是女子组成舞队,而是男女搭配,一起参与舞蹈。在舞蹈过程中,有两个村民扛着大铜鼓,另外两个人敲击铜鼓的鼓面和鼓壁来打节奏。其他村民则把他们围成一个圈甩动着白色的手巾来跳舞。舞蹈的动作都来源于他们平时耕地的样子。

马碧村蝶变之魅。今日的马碧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打开了山门,迈出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展现出了兴旺发达、自强不息的风采。马碧村人沐浴在党的光芒下,迎着追梦的春风,马碧村再次旧貌换新颜。危旧房改造,让众多农民告别漏风房,住进了新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用上洁净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则解决了百姓用电难的问题,不再点煤油灯照明,盏盏灯火点亮了农村的夜晚,也点亮了群众的心,让他们共同享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泥泞狭窄的乡村小路修建成宽阔的水泥路;穷苦村民钱包鼓了也能享受知识的熏陶,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前所未有改善。马碧村民生福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马碧村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地的游人。徜徉于千年壮寨,我似乎看到了马碧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柔美情怀;更听到了“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无语铿锵。踩着欢快的步子,闯入一座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访古探幽,宁静致远。古色古香里聆听马碧河流水欢快的乐章,动静相宜,怎一个妙字可与言说?

猜你喜欢
铜鼓壮族刺绣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壮族迎客歌
东兰铜鼓响八方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壮族山歌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