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如何稳步推进

2020-07-23 06:50罗辉
丝路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罗辉

摘 要:在国家治理中市域社会治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治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石,并且市域层面的社会治理体系比较完善,能够有效地调动相关方面的资源使社会治理中重大的矛盾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从树立目标导向、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提高谋划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三个方面就新时期如何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市域 社会治理 现代化

当前市域社会化治理的概念在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中已经广泛应用,市域社会化治理的范围通常情况下为一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域,并在这个区域内同时依靠多个主体对社会治理机制进行改进和创新,主要包括党委政府、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等等,从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辖区内的各种事物和活动。现阶段,市域社会化治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整个的治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今年党和政府号召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地方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市域社会化治理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这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树立目标导向

一是明确具体的前进方向及重点任务,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作为指引。在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具体的治理思路进行谋划,对治理任务加以明确。而在开展市域社会系统化治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地方党委的领导,将各种力量统筹协调起来,比如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等,从而对社会治理各项任务的整体关联性进行统筹把握,进而使市域社会治理的协同性、整体性等得到有效的增强;在开展市域社会科学化治理进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和充分把握市域社会的运行规律,将各种社会内生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比如协商、习俗以及道德等等,与此同时,在解决复杂社会矛盾的过程中要重视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有效运用,要能够灵活地运用法治方式对社会行为加以规范,并将是非标准有效地树立起来,同时在治理实践中要注重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遵守法律和学习法律,正确有效地使用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域社会治理中使循法而行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二是要开展智能化的市域社会治理。地方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联通市域信息基础设施、贯通各个平台、融通数据信息以及确保网络的畅通,还要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使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部署,更加便捷地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更加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以及更加准确地进行相关方面的风险防控工作,这对市域社会治理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

一是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具体来说就是对社会各方的力量和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治理进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区委统筹协调、总揽全局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融入社会治理,并且在市域规划、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能够贯彻落实风险防控机制,从而将工作联动、问题联治的格局有效的构建起来。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区委、区政法委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于区委来说,必须要按照中央、市委的具体部署统筹整合政法委、信访、司法、维稳办等部门的职责,与此同时还要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将各个机构防风险、保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二是在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注重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是多元参与、开放共治的社会治理,对于政府来说,必须对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等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使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市委政府还要从宏观角度出发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区县两级的政府机构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整合归并部门机构的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大,使政府治理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和高效。三是对于区县两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简政放权等政策措施也要进一步深化,要让市场和社会管理政府不该管理的各种事项,而对于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事项,政府不仅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管理,并且还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把事管好。除此之外,为了使区县镇(街)政府的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必要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办事机构进行更加精简的设置,对于繁琐的中间层次要进行简化,将扁平化管理模式推广到各个部门中,从而将精简贯通的组织体系有效的构建起来。四是对市域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使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具备多样化的提供方式,最终使市域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便捷、普惠。

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谋划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一是提高谋划能力。战略层面的谋划和基于全局的设计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市域社会治理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繁琐,并且对整个地区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对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同时对于市域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有深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进行正确的理解,之后要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协调,并对新形势下当地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方法路径以及最终目标加以研究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市域社会治理。二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市域社会化治理正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载体,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党的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地方党委政府就必须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对群众工作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服务群众和动员群众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在开展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立足于解民忧和济民困,对于民生工程应该进一步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特别是教育、医疗、就业以及住房等人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和改善的领域,从而让城乡居民能够得到真切的实惠。除此之外,地方党委政府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要对民情民意进行充分的了解,要将收集民情民意的渠道进一步拓展并保障其畅通,同时,还要对党代表、人大代表等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访接待群众等制度也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听得见、听得清人民群众的呼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要想稳定、有效地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先要明确方向和途径,树立目标导向,重视统筹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次,要明确党委和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宏观层面的统筹协调,确保社会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要始终牢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服务群众,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践行群众路线,广泛了解基层民众的想法和意见,并在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予以充分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8—117.

[2]刘志彪.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兜底部门的运作逻辑/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增强国家能力视角下的区域对外开放[J].领导科学,2018(22):20.

[3]李程伟,敖曼.基于社会建构的方式看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李程伟教授[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6(5):2—11.

猜你喜欢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以地方立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