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7-23 16:35宋安玲
商情 2020年32期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大学生村官

宋安玲

【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国家完善基层干部队伍,推动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本文通在解读陕西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基础上,从薪酬待遇、培训体系以及晋升通道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保健措施和激励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双因素理论 激励问题

一、引言

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是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加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有着重大的意义。迄今为止,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稳定实施十几年,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逐渐凸显,大学生村官能够优化基层干部队伍、传播和推广新技术和新知识、改善农村基层的治理结构、促进干群之间理性沟通。然而,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大学生村官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其中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的现象尤为严重。怎么样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工作积极性,这是不断探索和发现的问题。

二、陕西大学生村官政策

首先,大学生村官选聘政策。选聘到村(社区)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非公务员身份,聘期一般为2-3年,根据毕业身党员、预备党员和共青团员身份的不同分别安排至不同级别的村(社区)助理工作。

其次,大学生村官薪酬待遇政策。陕西大学生村官到职可一次性领取安置费2000元,每人每年可享受工作生活补贴3.3万元,对于较为偏远艰苦的县市,每人每年增发1000元津贴;同时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办法,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统筹保险、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和女性生育保险。

第三,大学生村官晋升及分流政策。注重大学生村官出路,任期结束可有多条发展路径,根据任期不同表现,任期满一年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可公开选拔并担任乡科级领导干部、乡科级正职领导干部、按程序推荐为换届提名人选;任期满两年并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可享受定向招录选调生、公务员考试优惠政策;任期满2年并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可优先录用各级事业和各类企业;鼓励大学生村官继续留任担任村干部;同时扶持大学生立足农村进行创业。

三、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存在的问题

首先,职位角色模糊导致工作受限。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属于非公务人员,身份一般为村支书或者村主任助理,并没有实质的管理权限,职责范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样导致大学生村官地位尴尬,对自身工作不明晰也影响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其次,薪酬待遇较低且存在平均化。根据大学生村官政策,陕西大学生村官收入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每人每年补贴金额为3.3万,这一收入水平相对于同地区企事业单位薪酬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农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也缺乏通过增加工作提高收入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已完成工作为基本目标。此外,大学生村官薪酬待遇普遍均等化,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薪酬无法体现横向差异性与公平性。

第三,培训体系尚未成系统。作为大学生,对于农村基层工作普遍存在经验不足、工作无头绪、与村干部和村民理性沟通障碍等问题,需要对农村事务、工作方式、工作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虽然政府要求各级部分利用各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涉农政策、法律法规、村情民意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集中培训,但是实际落实上还存在培训计划不完善、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方式不灵活,甚至不重视大學生村官岗前培训的现象。

最后,职业通道发展限制。陕西省大学生村官政策明确了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多渠道发展,包括留任、继续深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以及自主创业,但是在现实实施中仍存在各种障碍,比如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内容了解不明晰、程序繁琐等。大学生村官退出和流转保障制度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四、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改善对策

(一)保健措施

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大学生村官工作范围。设定大学生村官专门岗位,对大学生村官定岗定责;结合大学生村官专业能力,科学合理安排岗位。

进一步落实提高待遇,实施多元化薪酬体制。加强各项政策落实,直接提高货币薪酬水平,满足大学生村官基本生活所需,减少生活压力;增加社会保障、住房补贴等间接薪酬;同时优化考核机制,确保薪酬待遇公平性。

构建多渠道沟通机制,营造大学生村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民多向和谐融洽工作氛围;注重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通过政策解读与宣传,村干部与村名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解,建立定期访谈交流制度,通过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增进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与能力的了解,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支持度与参与度。

(二)激励措施

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培训系统,加快大学生村官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包含岗前知识政策文化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群众沟通能力培训等;作为知识型人才,大学生村官本身具有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需求,可拓宽培训范围,以开阔视野、更新知识等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模式,提升大学生村官未来职业发展潜力。

落实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大学生村官“出路”保障机制。提早启动大学生村官流动计划,加强对各类退出机制与选拔政策全面宣传,明确定向指标;加大大学生村官创业支持力度,利用陕西高校科研机构大省的优势,从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戚伊琳.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253-254.

[2]彭莉莉.基于双因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困境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96-97.

[3]黎昌珍,蒋媚.ERG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优化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33(06):78-82.

基金项目:项目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校内科研项目:《撤县设区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以鄠邑区为例 》,项目编号:2018KR07。

猜你喜欢
双因素理论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河南省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管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探究
双因素理论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的创新举措调查与研究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新生代员工忠诚度的研究—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