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服饰植物图案的艺术特征

2020-07-25 07:02黄朝晖
国际纺织导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寓意服饰图案

黄朝晖 曾 慧

大连工业大学 服装学院(中国)

宋代服饰图案是宋代人追求艺术美的重要体现。植物图案作为服饰艺术的载体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宋代植物服饰图案不仅反映其客观“审美”的外形,也在人们主观的审美思想下被灌输了特有的情感思想,具有独特的寓意,既显示出丰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宋代人活跃的创造力,又体现了社会物质生活、世俗文化的演进。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对宋代服饰植物图案的种类及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整理,为宋代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1 宋代服饰图案概说

宋代服饰上的图案包含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几何图案和人物图案等,这几类图案常常组合搭配,传达吉祥美好的寓意。其中,植物图案是宋代服饰图案的典型代表,具有典雅精致的艺术特征(图1)。服饰的艺术特征主要表达个人内心的审美意趣。宋代的美学家非常讲究“韵”。要求审美意向有寓意,即“行于简易闲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那时人们注重平淡自然,寄情于自然界的风景山水、花鸟鱼虫,将带有隐逸的生活气息的题材转化为图案应用于服饰中。并且,宋代人常用象征、寓意和谐音等表现手法对这些题材赋予人的想象与情感,把美好的祝福寄托在服饰图案中。宋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市井阶层的兴起,使得宋代服饰图案的发展趋于世俗化。宋代服饰图案具有典雅、平易、严谨含蓄的风格和理性美,常常被应用到元、明、清时期甚至现代的服饰设计作品中,在整个中国服饰图案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及地位。

图1 宋代服饰植物图案

2 宋代服饰植物图案的种类

清新的植物图案最能表现宋代诗词的文化意境,在宋代服饰中应用较丰富。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是宋代文人墨客最喜爱的审美客体,人们常用审美观来欣赏自然界中的植物,采用谐音、象征和寓意的手法赋予其想象与情感,形成了具有寓意美的植物图案。这是宋代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并且,宋代印金工艺和刺绣工艺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写实图案的呈现,使得宋代服饰植物图案具有写实的特征。

2.1 花卉图案

宋代服饰上的花卉图案包含山茶、桃花、牡丹、兰花、荷花、蔷薇、菊花、莲花、月季、生色花和一年景等,具有丰富的寓意。牡丹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应用历史悠久、范围极广的一种图案。荷花图案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德。兰花和山茶花图案(图2)外形清秀,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是高雅的象征。桃花绽放时绚丽多彩,娇柔妩媚,其图案象征少女容华之美、爱情和谐美满。莲花又名芙蓉,莲花图案寓意净土、纯洁,也寓意连生贵子。月季图案象征四季长春,寓意四季平安。蔷薇图案象征喜庆。菊花在秋季开放,当时正值百花凋谢,更显出耐寒的风骨,象征文人坚忍、崇高的品格。生色花又称为折枝花,以自然写实的风格成为反映宋代审美意识的代表性图案,在宋代服饰中广泛使用。南宋服饰图案中的“生色花”艺术特征明显、典雅精致、文化意蕴深远,其写实性的手法开创了中国传统植物图案从装饰到写实的发展变化,见证了花卉图案日渐成熟的过程,形成了清新自然的装饰风格[1]。一年景是宋代服饰的代表性图案,于北宋末年出现,尤其流行于宋代女子服饰中,直到明、清时期仍被应用在服饰中。一年景是以一年四季的景物或花卉组成的图案,表现出完美的寓意。这样的组合形式在后代也被称为“四季花”,是花卉组合的主要形式[2]。

图2 山茶化图案

2.2 草叶图案

草叶图案包含松、竹及其他创新的图案,如叶中有叶、叶内填花等。松、竹因其不凋、耐寒的特征,用以比拟人庄严的情操及高风亮节的品格,其图案已经成为一种情感的符号,表达了宋人高雅的艺术格调(图3)。叶中有叶、叶内填花是宋代服饰的代表性图案。这种图案首先运用了简化的方式,提取叶的外轮廓造型,然后用添加的方式,添上写实的花、叶图案,这种形式能增添整体图案巧丽的艺术效果并赋予锦上添花的美感,使写实图案与装饰图案相结合(图4)。由此看出,宋代图案的造型艺术已经从装饰艺术中独立出来。

图3 松、竹图案

图4 叶中有叶、叶内填花图案

3 宋代植物图案的艺术特征

宋代服饰的图案符合形式美法则,表现了节奏、韵律、均衡和对称等形式规律,是从日常劳动生活中总结出的形式规律。人们在这些形式规律中产生相互对应的知觉感受,从而产生愉快的感觉。同时,出于宋人的审美需求,植物图案的构成变得沉稳而理性。宋代植物图案集写实与抽象、绘画与装饰于一体。植物的生命是有限的,其形态通过图案写实的艺术手法予以记录与流传,是植物形态艺术的象征[3]。宋代图案的构图具有规范性的特征,是受宋代士大夫阶级正统思想的程朱理学影响,理学中理性伦常与感性自然的纹样彼此渗透,形成了宋代独特的艺术特征。

3.1 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以一条直线为中轴,形成左右、上下在量上的均等。均衡是对称的延伸,事物的两部分在形体与布局上不相等,在量上却大体相当,是一种不等形但等量的对称形式。对称与均衡都具有形式美,常应用于图案设计中。以折枝花图案为例,从整体看,折枝花纹分布呈对称形式分布,从个体看,它经过旋转呈现的造型不同,用均衡的手法造成生动自然的效果(图5),图案排列方式十分巧妙。这种几何型花卉图案有的是以花卉为主花,几何小花纹经过巧妙安排,具有理性美,体现出宋代理学的高度发展;有的以几何图案为排列骨架,其中填满各种小花图案。八达晕填花隶属此类图案,这种图案是宋代织锦所特有的,其结构特点是以垂直、水平和对角线组成的米字格为基本骨架[4]。

图5 折枝花图案

3.2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图案美的创造基础,具有类似于人体的“呼吸”功能,符合形式美法则。宋代缠枝图案的造型与构成都延续了唐代卷草图案的创作手法,主要采用曲线的造型手法。例如,缠枝花图案的花枝呈卷曲状态,彼此穿插缠绕,为生动优美的“S”造型,将整个画面分成阴阳交互的两极循环。这两极围绕一个中心回旋不息,有连绵不断、常青的吉祥寓意。南宋金坛周瑀墓出土的服饰图案中大牡丹花为缠枝花图案的主体结构,占据画面的大面积部分,表现较饱满,石竹、茶花作为次要结构,在表现上较藻丽、细致,主次结构搭配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具有节奏性(图6)。

图6 缠枝花图案

3.3 变化与统一

宋代植物图案注重形式的变化性,将不同的物象经过分解、组合,再重新构成一种新的图案。其审美性在于活泼、自然、生动,有疏有密、虚实结合、主次分明,符合统一中有变化的美学法则。这是因为中国古人受“变则通,通则久”思想的影响,强调美和艺术的生命在于发展变化,认为统一中富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最能表现美的规律性。如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服饰中,芙蓉与人物组合图案中的叶子内填充了叶子和圆润的果实,体现了写实图案的变化性。花枝使叶子与叶子间形成距离,花枝可看作“线”的因素,把叶和人物纳进美的形象,在变化中统一了整体画面。叶子与人物结合的构思妙处在于创作者将想象活动和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毫无联系的题材纳入了同一组图案却不失统一性(图7)。

图7 芙蓉、人物组合图案

宋代服饰图案在继承前代图案的基础上,在相对平淡的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唐代雍容华贵的清新自然、典雅秀丽的风格[5]。宋代统治者“重文”的政策使文化高度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必定会发明无数图案,装饰他们的服饰,美化他们的物质背景。植物图案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为宋代服饰增添了文化意蕴及艺术价值。

4 结语

宋代服饰植物图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宋代服饰文化中的瑰宝,在中国服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总结归纳了宋代服饰植物图案的种类,分析了宋代服饰植物图案的艺术特征,以及影响宋代服饰植物图案发展的多种因素,为服饰设计者提供创新的灵感。服装设计师可根据宋代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及文化意蕴,采取创新的表现形式,将宋代服饰图案与现代服饰融合,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融于现代,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寓意服饰图案
美好寓意品芝麻
动物“闯”入服饰界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