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化学核心概念 发展学生学科能力

2020-07-26 14:18张旭娟
关键词:学科能力

张旭娟

摘 要:理解化学概念是掌握化学规律的必然需要。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核心概念的构成要素,提升其概念分辨力,从多层面抓住核心概念的内涵,明晰认知思路,构建化学核心概念的认识模型,以提升学生探究素养。

关键词:化学核心概念;辨析力;认识思路;探究素养;学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52-1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在一定的逻辑关联下,形成以核心概念为统摄的、具有层次性的结构体系。因此,厘清其框架体系,抓住核心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应用,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

一、把握核心概念的构成要素,提高概念辨析力

在化学学科中,化学概念是分析化学现象、表征化学问题的基础。对于化学客观规律的认识,需要把握化学概念的构成要素。如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等所指代的具体事实或现象。不同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时,因认识的差异性,也会影响对化学概念的准确把握。分析化学概念以及由概念所承载的化学核心素养,要能够从概念的“认识域”、“认识角度”、“认识深度”、“认识思路”等方面进行全面掌握。结合“课标”要求,对化学核心概念的认识,需要历经感性认识、抽象概括本质、迁移应用等步骤,来掌握化学核心概念的本质特性。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该概念的表现特征是“化合价的升价”,而本质特征是“电子的转移”。同时,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还要认识物质的类别,如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认识了氧化剂和还原剂,还要理解谁是氧化产物,谁是还原产物,以及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哪个是氧化反应,哪个是还原反应。可见,对于核心概念的学习,了解概念的表征及概述只是基础,还要藉由概念来解释与之相关的化学现象,包括运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对于核心概念,不同的认识角度,所分析的重点不同。对于理论性核心概念,需要掌握其定义、本质以及理论条件、应用领域等。同样,面对核心概念,还要把握概念的理解深度。如从宏观上或微观上来认识;从定性或定量上来认识;从静态或动态层面来认识。综上,高中阶段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学情,优化教学情境,组织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辨析力。

二、分析核心概念的价值,明晰认识思路

在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其价值的挖掘与分析。如电离反应、化学键、元素周期表等概念,这些概念既包括理论性知识,又包括表征性知识,还涉及本质性特征及符号系统等。教师要深度解读化学核心概念,要突出学生从微观层面、符号层面来抓住化学核心概念的多重内涵。如原电池概念,需要学生能够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的构成,以及电子的转移变化,让学生能够理解原子是怎样结合成分子,以及离子怎样结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存在哪些物质变化或能量变化。此外,教师应立足符号层次,认识物质及其变化,需要从动态联系视角来分析化学核心概念。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让学生深刻透析电子的转移过程;离子方程式,可以表征离子的结合过程;电极反应式,可以表征电子与离子的相互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或电子式,可以清晰表征原子如何形成分子和离子等。通过对化学核心概念微观结构的探析,让学生把握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同样,对核心概念的认识,其思路主要有“现象到本质”、“理论到应用”两种。前者主要是通过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从这些化学现象中去搭建問题情境,分析这些化学事实或现象,引导学生去归纳、对比、剖析、推演化学概念,从而抽提出化学概念的本质特征,便于学生完成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原电池”概念为例,我们可以结合原电池反应装置,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让学生聚焦电流的产生缘由。通过分析、推理,得出“负极失去电子”进而被氧化,“正极得到电子”进而被还原的本质。对于后者,主要是结合核心概念及相关特征,联系生产、生活,展开实践应用,体现“理论向应用”的认识过程。

三、构建化学核心概念认识模型,培育学科探究素养

在化学中,核心概念具有反应化学事实或现象的本质,也具有认识化学事实或现象的功能。如“化学键”概念,对“化学键”的认识,从化学现象中可以分析物质的构成,包括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构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从化学功能上,“化学键”反应了化学变化,包括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认识“化学键”,需要从宏观到微观、现象到本质、符号到模型等角度来表征其物质及其变化。因此,化学核心概念,所揭示的化学知识,更是构成化学学科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对于核心概念,分析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抓住表征现象把握本质规律,将化学核心概念作为认识化学现象的模型或工具,使之来解释化学问题,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正确辨析。另一方面,化学核心概念所承载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素养,通过对化学核心概念的认识,要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视角来分析和把握化学变化,能够从微观本质的揭示、宏观语义的表达、以及对应符号的表征中,实现有机联系与转化。综上,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物质及运动变化规律,增进学生感悟科学、崇尚真理、敢于质疑的精神品质,从化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全面、准确地把握化学核心概念的构成要素及本质与内涵,明确核心概念的价值并构建其认识模型,引导学生从化学核心概念中去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化学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芦瑾,严文法,田婷娟.中学化学核心概念初步遴选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3).

[2]童文昭,邹国华,杨季冬.基于学习进阶视角的化学核心概念的界定——以“物质结构”为例[J].化学教学,2019(02).

(作者单位:启东市吕四中学,江苏 启东226200)

猜你喜欢
学科能力
浅谈如何课例改进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以语文、思品学科为例论魂商在小学生学科能力中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依托中学生物课程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
变式训练,助力学生能力培养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学科能力生根
讲出来,学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