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排水管道体系探究

2020-07-26 14:26陈晓婷卢莹吴瑶施伟妹
居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城镇化

陈晓婷 卢莹 吴瑶 施伟妹

摘 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内涝问题愈发严重,城市排水防涝综合治理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宿州市为例,针对宿州城市排水管网现状、结构性隐患进行分析,阐述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小城市排水防涝治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镇化;排水防涝;排水管网;对策建议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6-0020-02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病显现,如,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内涝也成为继多种城市病之后的又一大病症。自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问题的威胁,随着内涝的发生,城市积水时间较长、波及范围广、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威胁,同时也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基于此,以宿州市为例,针对中小型城市内涝问题,对城市地下排水体系进行探究。同时把海绵城市的建设与互联网数据相结合,使得在既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从“排污水、不内涝”的低端要求向“山清水秀、循环利用”的高端要求转变。

1 内涝成因研究

影响城市内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从自然因素看,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多,包括城市“雨岛效应”、天气影响、城市地势等。从人为因素看,主要包括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不完善及维护不力,城市建设挤占湿地及绿地等导致城市地表绿化率过高等原因。

1.1 排水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许多城市在不断开发建设过程中比较注重光鲜亮丽的城市景观、城市轮廓和天际线的打造,却疏于对地下城市网、地下空间结构的关注。宿州市也不例外。

宿州市老城区旧管道普遍“超期服役”。首先,在宿州市区,部分地方的排水方式为雨污合流,雨水管和污水管为同一系统。污水也是可以利用的水资源,但是由于雨水和污水混合后再进行污水处理,即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又增加了成本。其次,不同建设时期和建设标准的排水管网不同,改造难度大。

1.2 雨量设计流量计算与实际不相符

在设计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之前,有必要对城市雨水流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在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中,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通常采用推理公式,常用方法为暴雨强度公式。该公式的成立简化和概括了大量的条件,故而,计算结果与实际降雨及汇流情况相差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雨均匀化的假设,即降雨不随时间变化。但实际降雨量变化是随機的,不符合暴雨强度公式均质化假设。二是暴雨强度公式不仅使用了计算时段的均匀降雨类型,而且该时段的暴雨强度为最大暴雨强度。暴雨强度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降雨持续时间越长,暴雨强度越小。这样,在较短的降雨持续时间内,设计流更安全,但在较长的持续时间内,则不安全。

2 对策研究

中国大型城市目前已有较好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有很多值得中小型城市借鉴的地方,宿州市地形为地处淮北平原东北部。西北黄河故道地势略高,中部有相山丘陵,其余大部分为平原洼地。市区范围都是平原地带。结合宿州市地形地貌,探究出适合宿州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

2.1 合理构建排水管网系统

发达国家一般有两种城市排水系统,即,小型排水系统和大型排水系统。两种系统针对情况不同。其中,小型排水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城市中常见的雨水情况,通过常规雨水管道系统收集和排放,设计的暴雨重现期一般为2年至10年一遇;而大型排水系统,主要是针对超长雨水情况,暴雨的设计重现期通常是50年至100年,通过路面排水通道或地下排水收集,无法通过传送径流风暴排水系统。该系统也可称为城市内涝控制系统,是在高重现期输送暴雨径流的排水渠道。

而目前就宿州市而言,在现有的规划体系内,并没有大排水系统的理念,也就是没有明确的城市内涝防治系统。虽也有一套城市管网排水系统及相应的规范标准,但对于应对超过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暴雨径流没有说法。因此,针对宿州市,由于其处于缺水地区,应采取蓄排结合的方式。

2.2 改进设计方法

我国一直采用传统的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流量。该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恒定而均匀的分配流。也就是说,暴雨强度在整个流域内均匀分布,且流域面积随着流域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大。国外也有计算标准,总结国外的计算标准,不难发现,推导公式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汇流面较小的区域,而对于汇流面较大的区域,目前国际通用的方法是采用水文水力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相对成熟的独立开发模型,因此,在计算较大区域的雨水流量,可以引入国外模型计算。

2.3 建立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制度

对于雨水和洪水管理,其基础是雨水影响评价和内涝风险评价制度。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洪涝风险管理,需要对洪涝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如影响范围和程度、产生原因、发生概率、持续时间等。同时还需要对灾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进行预判分析,以便在长远的眼光、完善的分析基础上,更加高效合理地制定措施,更好的应对洪涝灾害。就宿州市而言,在洪涝灾害的管理上,主要采用了对洪涝灾害进行分区、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等应对方式。

2.4 加强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管理

对于整个排水系统而言,排水系统竣工后的维护和管理,是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是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故而,加强排水系统的管理、实时监控和定期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排水系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 语

城市内涝给城市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便,在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基础上,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排水工程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水系的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地制宜,结合城市所处环境,城市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排水系统的建设、分项监管与定期维护,让综合治理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旭峰,付峥嵘,陈志刚.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规划和管理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02).

[2]赵阳阳,李博强.浅谈阳泉矿区河流排污系统雨污分流设计思路[J].能源环境保护,2019,(01).

[3]钱伟兰.城市雨污分流排水管道改造技术情况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32).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