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关键因素与控制策略

2020-07-26 14:26王勇
居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关键因素控制策略建筑工程

王勇

摘 要:为了解决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使得国内建筑业在国际化竞争“赛场”中占据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包含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进一步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策略,包含优化管理机制、完善人员管理、落实安全管理以及强化成本管理。希望通过研究不断完善国内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使得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并将国内建筑施工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关键因素;控制策略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6-0149-02

1 引言

截至到目前,国内建筑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然而在工程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如施工速度慢、关键技术把握不到位、施工造价超出限额等。因此,必须妥善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形式包括全过程管理以及分阶段管理,管理的内容包含安全、质量、进度、人员管理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如下。其一,可以确保工程进度,确保按时完工;其二,可以控制施工成本,减少不合理的耗费;其三,可以确保安全施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其四,可以保证工程质量,避免返工返修。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关键因素

2.1 主观因素

国内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仍旧存在较多问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从主观因素层面来看,这种现象与管理人员坚持传统管理方式密切相关。在一些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难以接受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且未在工程中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也未将管理任务具体分工。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都离不开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水平又与其专业技术、职业素养等息息相关。因此,在后续的工程管理中,务必要充分重视“人”这一主观因素,强化“人”的创新意识,在工程中积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进而使得工程管理这一项工作能够响应时代的变迁。

2.2 客观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一方面是指建筑工程涉及的相关管理机构与部门,另一方面是指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与机具。就管理机构与部门来谈,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在监管力度上有待改进,其监管的权利与义务均未得到全面落实;其二,国内的监理机制亟待改进,监理作为工程管理中的“第三方”,应该具备独立审核及管理项目的权力。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监理的管理机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监理单位的管理权力也屡屡受阻,直接导致工程现场的监管力度不足。就材料与机具来谈,材料与机具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无论是材料的选型、配比、拌合工艺、运输方式,还是机具的型号、数量、操作方式,都与施工息息相关。

3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策略

3.1 优化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优化管理体系是改善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与必经之路。优化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细化施工企业的发展规划,将市场机遇及痛点、资金情況、盈利目标及成本耗费、竞争优势等年度目标清晰落实;其二,将企业的运转模式界定清晰,并将资源合理化调配;其三,加强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将各项财务风险有力把控,同时关注建材市场波动情况,尽可能在价格低谷时期购入材料,有效缩减建筑工程支出;其四,建立并严格履行质量管控制度,明确质量控制关键点;其五,建立并严格履行施工机械以及人员管控制度,做到定期保养施工机械、定期开展员工培训。

3.2 完善人员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人员管理涉及到对于管理人员以及施工队伍的管理。就管理人员来谈,必须从根部上纠正他们的管理理念,促使他们养成定期学习的习惯,使他们及时把握新型管理方法与专业技术,并鼓励他们将新型管理方式引入到工程管理中,避免在管理工作中产生惰性。就施工队伍来谈,其一,应着眼于“责任”以及“安全”,开展相关主题培训,从而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其二,应结合有关施工案例以及现场的操作重难点,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会,不断优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施工人员的现场应对能力,使得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其三,在施工过程中践行“奖罚分明”,以此不断调动施工队伍的积极性。

3.3 落实安全管理

应该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其一,应选派专业能力过硬的监理工程师管理现场,确保现场监督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物的不安全因素”;其二,应加强现场的物料管理,对于进场的材料严格依规检测,禁止不合格品流入施工;其三,应该将“安全第一、质量到位”的管理理念落实到施工全过程,构建完备的安全管理办法,强化人员的安全操作理念。

3.4 强化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决定建筑工程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其一,应强化造价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不断优化造价管控工作;其二,应提升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水平,缩短各道工序的用时,并将工序合理化衔接,确保工程中各工种密切配合与协调,应最大化避免施工现场的人员及机具闲置;其三,应做好签证管理,将施工现场的变更及零星工程详细记录,作为后续申请付款的依据;其四,应加强对于现场物料的管控,构建“限额领料”的制度,禁止浪费施工材料;另外,应优化材料的储存管理,详细统计材料的品种、数目、规格等,同时落实“下垫上盖”的存放策略,避免材料因暴晒或雨淋而受损。

4 结 语

结合上述分析,施工企业应该将管理工作渗透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保证工程顺利的开展。应从制度、安全、人员、成本等多方面着手开展管理工作,并不断引入新型管理理念,使得工程管理工作响应国际化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魏文萍.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财经问题研究,2015,(S1):67-70.

[2]罗晋. 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高风伟.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控制措施[J]. 居舍,2019,(15):132,156.

猜你喜欢
关键因素控制策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前馈控制策略指导下的母乳口腔护理在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防的效果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PWM整流型变频调速系统降电容控制策略
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
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若干思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