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国际化进程中城市轨道交通语言景观研究

2020-07-27 05:46崔乐邹妮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

崔乐 邹妮

摘要:语言景观不仅仅是单一的现象,而是集该语言景观的设计者或发布者、语言景观的接受者和该语言景观所反映的社会语言状况为一体的话语过程。该过程既传递着文化,又展现着社会生产生活信息。本文以西安市轨道交通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场所符号学理论、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展现西安国际化进程中轨道交通的历史内涵与现代化含义。

关键词:语言景观;轨道交通;场所符号学;国际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5-0016-02

0 引言

语言景观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既表现着当地的人文地理,更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语言景观的好与坏,影响着一个城市文化信息的传播,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良好形象的重要条件。国际化大都市西安被称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文化底蕴不言而喻。宜居宜旅游的环境,使得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给西安的交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以准时省时,速度快为特点的轨道交通成为交通的关键,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以西安市内地铁为例,其所有的语言标牌随处可见,起着承载、传递信息的作用,对当地人民、游客乃至外国友人有着指引与帮助作用。

1 语言景观的概念及轨道交通中的语言景观

1.1语言景观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西安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语言标牌所呈现的内容日益多样,进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研究,该研究活动则称作语言景观的研究。语言景观研究自出现以来就备受关注,该学术界对其界定也是众说纷纭。最为经典、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是:“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1]”。语言景观研究的主要考察对象就是语言标牌,即在现实环境中用于承载文字的物质载体,如广告牌、招牌、路牌等,以及海报、标语、电子显示屏等也属于语言景观。语言标牌常常被安置于人们视线可及的位置,使得人们能够更好更便捷的留意参考。

1.2轨道交通中的语言景观

研究西安轨道交通中的语言景观,主要从西安地铁这一方面进行。通过实践及调查可以发现轨道交通中的语言景观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除了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进一步来说,该语言景观更是城市形象的象征,是当地历史内涵与现代化含义的象征。有不少相关研究者曾指出不能只限于文本,可以扩展到包含图像、音频等非语言符号,如电子显示屏、动态海报等。具体到轨道交通中,语音报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语言景观的一部分[5],是一种区别于视觉效应的听觉语言景观,其具有更为直观便捷的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安国际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这对于语言的使用产生了影响,亦使得轨道交通中的语言景观发生了变化,由所搜集的材料可见,其所承载的文字不仅仅是中文,还包括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英语,不仅表现于视觉的语言景观,西安地铁的语音报站也是中英共存的,这不但为外籍人士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对于西安来说,是其城市文化内涵以及国际形象的提升[2],其对英语的使用也象征着当地的现代化或国际化的程度。

2 语言景观功能及场所符号学研究——以西安轨道交通为例

2.1西安轨道交通中语言景观的场所符号学研究

场所符号学理论关注并分析现实环境中语言符号系统,即物质世界中的话语、标牌等。场所符号学是从语码取向,字刻和置放方面来建构语言景观的[4]。以下讨论均以西安轨道交通中的语言景观为例。

语码取向是指在双语或多语的标牌上,不同语言排列的优先关系,以此先后顺序所表现的空间位置来反映各种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一般来说,不同语言的位置由设计者或发布者来决定。在很多地方,政府也会对语言的位置做出相关的政策规定。通常来说,文字横向排版时,重要语码置于标牌上方,非重要语码则位于下方;文字纵向排版时,优先语码占据左侧。非优先语码则处于右侧;在包围式排版中,重要语码多在中心,而非重要语码则在边缘[3]。从搜集的语言景观材料中我们看到,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中,语言景观基本上是由中文和英文构成的,这体现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广泛分布和重要地位[6],也是西安国际化进程的重要表现,但是不管是如何排版,中文始终处于优先位置。

字刻是指标牌语言所呈现的方式。涉及到所用文字的字体、所制标牌的材料以及标牌的状态变化等。字体具体是指形体、繁简、颜色等,从所搜集的材料来看,在西安轨道交通语言景观中的字体多为简体,繁体字寥若晨星。颜色大多根据语言标牌的设计而定,比较常见的有红黑相配、黃黑相配、蓝白相配等。材料具体是指字刻的物质载体。其有优劣之分、持久短暂之分等,不同的材料对人们解读语言景观有着不同的影响。在西安轨道交通中字刻的材料大多为海报、贴纸、标立牌等,也有部分以电子屏幕的形式呈现。叠加是指一种字刻临时性或长久性的添加在另一字刻上面。如特殊时期所增加的“健康码”、“体温检测处”等语言景观。状态变化则指信息通过灯光或信号来传达。如我们经常在地铁中听到“灯闪铃响禁止上下”语音播报,告诫人们如有以上情况请勿继续乘车。

置放研究是指标牌设在某个地点所激活的意义。有去语境化放置、越界式放置和场景化放置三种形式。去语境化即无论标牌被放在什么位置其都会保持原有的形式不被影响,如地铁的标志无论在什么地点都是一样的;越界式即标牌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通常是未经批准的,涂鸦是较为典型的一种;场景化及标牌放在了合适的位置,并且发挥了有效的功能,如地铁中的乘车指示、周边道路街区图等。

2.2西安轨道交通中语言景观的功能研究

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是语言景观本身所具的两种基本功能。信息功能即语言景观所包含的信息,被称之为显性功能。如通过西安轨道交通语言标牌的观察可以判断,该地绝大多数是使用双语标牌,且汉语占主导地位。象征功能则被称为隐性功能,即语言标牌所折射出的语言政策、语言权势和社会地位等问题,也就是语言标牌上所选用的语言以及语言的先后顺序优先位置都有政策和规划且表示一定的语言权势和地位,而并非随意。可以从能见性和突显性两方面分析,能见性是指是否出现的问题,在西安轨道交通中中英文都是存在的。只有特殊情况下,如2020年疫情期间部分与疫情相关的语言景观只有中文。突显性是指是否重要的问题,调查可得西安轨道交通在中文往往被置于突显的位置,掌握语言权势[7]。

3 结语

至今为止,语言景观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并且逐渐发展成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崭新领域,该研究的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语言景观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语言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语言权势和社会地位;除此之外,语言景观研究的结果也可以为一个地区之后的语言景观设计与出现提供见解。我们对西安轨道交通中的语言景观进行研究,亦可以促进新的因素的产生,进而提升西安轨道交通中语言景观的质量,提高西安乃至国家的形象,即我们可以从社会语言景观中展开研究,而研究也可以促进新的语言景观的建构,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214-223.

[2]方佳.语言景观视域下道路名称公共标识英译调查与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1):21-25.

[3]金怡.地铁语言景观的场所符号学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3):80-83.

[4]邱莹.上饶市语言景观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3):40-49.

[5]黄斌兰,李亮,刘儒清.区域性国际城市多语景观事态文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8(4):120-125.

[6]徐茗,卢松.城市语言景观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15(1):21-22.

[7]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外国语,2014(6):81-89.

(责编:王锦)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基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仿真软件在《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维护》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氢燃料电池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客流预测方法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设置研究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