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昂玛突”仪式活动的社会功能研究

2020-07-27 05:46张莹莹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哈尼族社会功能仪式

张莹莹

摘要:“昂玛突”仪式是哈尼族自始就存在的传统祭祀活动,其保留了原始宗教信仰的独特风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较远且自然环境较为复杂,村民间不仅有着特殊的乡怀与族情,更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目前,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正处于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文章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少数民族地区的“昂玛突”仪式活动进行深入的探析,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解读,分析如何将“昂玛突”仪式的社会功能优势发挥至最大。

关键词:“昂玛突”仪式;哈尼族;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K892.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5-0026-02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哈尼族以信仰万物有灵为基础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它通过一系列的传说及长辈的教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哈尼子孙。万物有灵,世物皆是大自然赋予的,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回馈自然是其生存之法则,这也与哈尼梯田种植的生态观相契合。正因如此,这也是非正式制度中的宗教信仰与仪式活动影响到人的日常行为的原因,并使其萌发出独特的内生性秩序,使个人-村庄-族群之间形成了非正式制度的治理模式。

1 “昂玛突”仪式活动的概况

红河州哈尼族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是围绕建寨和农业生产这两方面进行的,祭天神、山神、龙树林是祭祀的主要内容,其中,祭龙活动更为盛大,影响较为深远。祭龙也就是哈尼族所称的“昂玛突”节日祭礼活动,而“龙”则指的是龙树(当地寨神林),它是一个全民性的宗教节日。“昂玛突”又被称为“阿玛突”、“昂玛吐”、“昂玛奥”、“普玛突”等,相同的节日,如地区不同,对其的称谓也有所不同,但表达的思想却大同小异。“昂玛突”祭礼仪式是哈尼族的重要祭祀活动,它与哈尼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贯穿于当地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2 “昂玛突”宗教仪式活动社会功能的体现

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与文化习俗的意识形态,“昂玛突”深深的影响着村民,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1 “昂玛突”,一种能增加民族认同的仪式活动。

卢克曼在《无形的宗教》中曾提到:“在仪式中,生存世界与想象世界借助单独一组象征符号形式得到融合,变成同一个世界,从而使人们的现实感产生了独特的转变[1]。”他认为仪式能改变人们对于世物的感觉。日本筑波大学稻村务先生通过在元阳、红河的田野调查,提出不仅仅可以把“昂玛突”理解为村落间的仪式,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亲族间的仪式,并提出“昂玛突”是一种能够增进村落团结和强化村落意识的仪式。邹辉在《植物的祭礼与象征——哈尼族“昂玛突”意义的再解读》中谈到:“‘昂玛即龙树林所充当的不是祭祀的活动场所,其实质是仪式和村寨的中心[2]。”我们不乏将它看作灵魂之所在。杨文安认为:“祭龙仪式对传统社会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习俗传承的手段,是一种民族意识或村寨意识加强的手段[3]。”而这种手段,在潜移默化当中控制着每个族人的行动。“昂玛突”祭礼活动举办之前,红河州内各个地方所有在外打工的哈尼村民都要回各自的村庄参加。“祭龙”仪式活动将村民与村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对村民来说,回家过“昂玛突”是必须要做的事,这样就能得到神灵的庇佑,才能与除自己外的其他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和谐相处,并得到彼此的认同,有利于增强族群意识,便于族群间的行动。

2.2 “昂玛突”,一种能强化社会整合的仪式活动

王越平从仪式对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建构角度出发,曾提到:“无论是仪式还是仪式的参与者, 它们都在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互动作用[4]。”强调了仪式活动确实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能发挥其社会正功能。彭兆荣将涂尔干、纳特、马林诺夫斯基等外国学者对仪式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仪式具有贮存社会记忆、凝聚群体的功能。而整合功能,就是借助同一区域内的人们的共同的信仰来巩固所在团体的组织力及凝聚力,“昂玛突”这种宗教信仰与外在的仪式活动表达形式,是实现哈尼民族凝聚力的前提。

哈尼族都将龙树作为祭拜的对象。龙树与哈尼族之间以及其文化的关联就是通过仪式的象征行为和象征符号的意义来体现。“昂玛突”仪式是社会凝聚力量的有效方式,对村寨社会力量的整合具有强大的效果。村民对“昂玛突”仪式的参与度之所以高,其实也来自于所信仰的宗教,他们认为如果不参加祭礼活动,就得不到寨神的庇佑,自己也有可能遭殃。更比如村民需要对“昂玛突”仪式的祭品进行共同出资购买,由于“昂玛突”仪式中的祭品是村民共同兑钱买的,在祭礼结束后,普斯(仪式主持)会邀请村民来自己家将祭献后带回的肉进行分发,村里有多少户,就会平均分多少份。不愿意参与“昂玛突”仪式共同出资的村民,则被认为是脱离村寨的,在日后的生活中将会被村民所孤立和遗弃。通过仪式中的具体行为,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被整合,如果能充分考虑这种整合度并加以利用,将更有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2.3 “昂玛突”,一种能规范行为的仪式活动

墨菲认为,乡土社会之所以存在等级序列,就是人们在正式权威和公正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试图创造一种神灵秩序与权威象征来实现对村落社会结构与秩序的维系。祭龙仪式既能体现出它的世俗秩序,又能体现它的神灵秩序,即通过世俗秩序与神灵秩序来实现村庄秩序的建构[5]。陈燕认为“普玛突”仪式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维系哈尼族村寨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作用,它也是规范和调节哈尼族村寨社会秩序不可小觑的手段。[1]刘小春先生在《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中提到:“祭龙(“普玛突”)仪式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个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这样的时空坐落中,村民实现了对自身的认同,这也是一个个具体的村落得以被外界区别和认识[7]。”可见“昂玛突”仪式在村民心中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更会影响到村民的认知与行为,影响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昂玛突”仪式的祭献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村民可以参加,只要是已经有了月事的女性,都要规避,这被认为是不洁净的,会冲撞到寨神灵。这也是女性不许出现在“龙树林”的重要原因。“昂玛突”节日中所表达的思想并不停留在仪式中短短的几天,更多的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与处事风格中。如“龙树林”那里平时是不允许人畜进入、不允许在里边砍伐树木和捡柴的;在“昂玛突”节日期间,所有村民都要遵守村中所谓的制度化(不成文但默认)的规则:哪天不准干农活和外出、离开寨子都要向龙树告别,即到龙树面前磕头,告诉寨神自己将要离开,请求寨神的庇佑,方才安心离去。“昂玛突”作为一项有规律的、全民性的神圣的宗教活動,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祭礼仪式,还会制定一些禁忌去规范和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伦理道德思想,这些便成为哈尼各村寨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标准。制度性的管理模式是由外在来强制人的行为,而非制度性的管理模式则是从内在来影响人的思维,进而起到约束言行的作用。

2.4 “昂玛突”,一种能进行教化与教育的仪式活动

李彩霞、魏娜在《解读“昂玛突”节》中提到:“在‘昂玛突节的祭祀中,祖先与护寨神是合二为一的,祭祀护寨神其实是在祭祀祖先”。在“昂玛突”祭祀活动过后,普斯(仪式主持)会将祭祀用过的祭品带回家,平均分给村民,村民再将带回来的祭品先贡献给祖先。而整个“昂玛突”仪式就是通过对祖先神和寨神的祭拜来表达村民的祈福,内容不外乎希望村中的人、庄稼和牲畜能平安、正常的生长。哈尼人从祖先那里沿袭到的思想是:有天才有寨神林,有寨神林才有村寨与家。寨神林就是村寨的守护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哈尼人就把寨子的风调雨顺与人的平安、健康、好运、多子嗣等寄托在寨神上,这作为哈尼族人的一大精神支柱。村中新生孩子接受到此种思想后会产生崇拜与敬畏,结合老一辈人讲述的经历,自然更容易被感染并深陷其中,日常生活中,更会流露出对龙树、对祖先的尊敬与崇尚。哈尼族人有自己教育子孙的独特模式,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行为,以身示范。在民族地区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教育与传承文化方面,哈尼人也有独特的火塘文化,口口相传,生生不息,身教言传使得哈尼族内部非制度化的教育模式影响范围极为广大与深远。

民族地区的管理状况,关乎到国家是否会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是否会繁荣昌盛[8]。“昂玛突”仪式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形态流传下来,虽对民族地区的管理起到了正功能,但也涉及到宗教负功能的一些方面,比如会对改革有一定的延缓,容易让村民投入到自我世界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为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中国的建设不断的取得重大进展。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及习俗、更加重视宗教仪式与信仰等),挖掘出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实质。哈尼族一直是个较为注重生态平衡、向往光明、自律与勤劳的民族,如果能充分利用宗教信仰与仪式活动,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并发扬,扩充社会管理范围与内容,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固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克曼.无形的宗教[M].覃方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邹辉.植物的祭礼与象征——哈尼族“昂玛突”意义的再解读[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5):79-82.

[3]杨文安.祭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9-233.

[4]王越平.仪式重构与社会整合:滇越边境Y村的个案[J].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9):72-78.

[5][美]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导[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陈燕.哈尼族“昂玛突”仪式及其变迁研究——以云南省元阳县松树寨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7.

[7]刘小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利与记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顿祖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區治理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科学版),2019(2):26-35.

(责编:王锦)

猜你喜欢
哈尼族社会功能仪式
仪式感
仪式感
学校您好
流绚夏日
本土与异域: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研究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