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文化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应用的有益探索

2020-07-27 05:46徐梦银陈建喜胡悦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现状大学生文化

徐梦银 陈建喜 胡悦

摘要: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多元化,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至关重要,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内容。“二次元”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传播,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工作方向,理性应用“二次元”文化可以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打开新局面,但如何理性开发和应用“二次元”文化于网络思政工作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文以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为研究切入点,紧紧围绕“二次元”文化展开深入探讨,厘清“二次元”文化的基本内涵,从政策支持层面阐述其在国内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其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应用呈现出的优势及不足,并尝试从优化话语、革新活动形式以及拓宽渠道三个层面,提出提升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成效的有效路径,以期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提供些许新的思考。

关键词:“二次元”文化;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应用现状;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5-0032-02

0引言

现阶段,各国文化和思潮相互交织,彼此相互交融,在多元文化的视域下,“二次元”文化在我国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机,“二次元”文化的受众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九五后和零零后群体产生的影响极大。“二次元”文化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二次元”文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应用,使其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深度融合,逐渐扩大网络思政工作的覆盖面及影响力,以此突破当下高校網络思政工作发展存在的瓶颈。

1“二次元”文化内涵及国内发展情况

随着新兴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众越来越重视“二次元”文化,“二次元”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开始在我国盛行,对青年一代影响极大。“二次元”文化来源于日本,从日语词义来看,原是指一种由两个维度构成的平面图像,由此形成的虚拟世界,一般在日本动漫中较为常见。

自改革开放以来,“二次元”文化开始在我国传播。从传播形式来看,起初以合法大众传播的形式,后来逐渐发展为非法盗版传播;从传播范围来看,起初在大众群体中传播,日益转变为流行于社交网络;从文化影响力来看,起初因受众群体有限,形成了一种小众文化态势,在日益发展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备受我国当代青年的喜爱。[1]“二次元”文化在与我国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各种移动终端和各大媒体逐渐成为其广泛传播的直接途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二次元”文化带来的影响力,尤为关注对“二次元”文化产业的推广,并为其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为其发展营造了积极的环境。2002年,我国政府开始出台政策支持国内原创动漫的发展;2012年,文化部将动漫产业纳入发展规划中;2016年,广电总局再次提出大力支持原创优秀动漫成果,与此同时,我国提出至2020年,国内动漫企业拥有动漫自主开发产权,并为企业提供了税收方面的优惠,除了开发原创动漫产品外,还可以生产与“二次元”文化相关的附属产品。

2“二次元”文化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2.1应用优势

在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下,“二次元”文化逐渐传入高校中,对大学生思政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网络思政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在共青团改革进程中,高校为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革新思想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工作形式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尤其是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交软件(微信、B站等) 阐述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采用“二次元”的话语形式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2]。此种方式突破了传统比较固化的思想传播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相契合。以微博为例,在高校运用“二次元”话语方式传播思想观念的过程中,微博的粉丝量快速增长,人数达到上百万,可见,“二次元”文化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改变了以往共青团较为刻板的精神面貌,增加了大学生与共青团之间的交流深度,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打开了新窗口。

2.2应用局限

在“二次元”文化的影响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方式不断发生改变,高校在塑造形象方面也在广泛使用“二次元”文化,这给人一种不正规的错觉。高校在宣传工作中,为了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二次元”话语方式,利用“二次元”风格展示个人、团队形象,甚至用此种风格绘制学校的代表性建筑[3]。虽然“二次元”画风独特,但在比较正规的思想宣传中仍然应选择比较合理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二次元”文化还有深入开发和应用的空间。各高校虽然将“二次元”文化引入宣传工作中,但对其认知仍限于概念表层,并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和应用。

3“二次元”文化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3.1优化话语体系,坚持生动性、趣味性导向

在“二次元”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过程中,思政工作的话语体系不断改变,更加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呈现出趣味性特征,这种表达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见,在新时代,在“二次元”文化影响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不应仅仅关注于政治规律,遵循育人规律,更应关注青年人沟通的话语特点,能够以此为重要依据着手开展网络思政工作[4]。以往功利化的表达方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政工作的接受程度,制约了思政工作成效。现阶段,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不断优化以往的话语体系,将呆板、固化的表达方式逐渐向通俗化、趣味化转变,这极大地拉近了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大学生更愿意与共青团组织交流。

为此,各个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运用“二次元”话语体系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如复旦大学借助“二次元”动漫形象积极宣传校风,并推出了一系列“二次元”产品,此种方式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好评,并得到广泛传扬,由此出现“复旦人自来水”现象。这种既体现着文化内涵又生动有趣的话语表达方式,又能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本校的校风,更有助于改善思政工作效果。

3.2创新活动形式,向日常化、多元化转变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不仅要转变工作理念,而且要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在优化话语体系的同时积极创新活动形式,理性发挥“二次元”文化的重要价值。“二次元”文化备受青年一代追崇和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的内涵,更多的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设计方式。“二次元”文化在设计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品性,不仅素材选取贴近青年生活,话语表达符合青年话语特点,而且活动形式较为多元。因此,高校思政工作应牢牢把握“二次元”文化具有的“三合一”的独特性,将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其中,再以一种鲜活的活动方式加以呈现[5]。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是信息时代的“土著民”,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对思想文化的需求是多样的。思政工作者应借助“二次元”文化的优势,结合本校发展理念,创新思政工作的活动形式,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思政工作内容,多多选取生動、鲜活、具有正能量的素材,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主流价值文化。如可以使用“二次元”视觉形式,创新思政教育的审美风格,带给大学生强烈且美好的视觉冲击感,只有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大学生,才能让其主动接受外来的思想文化,从而生成内在的价值观念,并在生活和学习中外化为具体行为。

3.3拓宽工作路径,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机制

传统思政工作路径较为局限,只关注到线下思政工作,在信息时代,亟需拓宽工作路径,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的原则,将主流思想和价值文化加以宣传,最大限度覆盖大学生日常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6]。

为了提升网络思政工作成效,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做好线下工作,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所需所想,充分利用大学生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通过与大学生深入交流熟知其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在工作方案中充分利用“二次元”文化[7]。对于线上工作而言,在前期线下工作的基础上,自主搭建“二次元+思政”的传播载体,如可以为大学生推荐具有“二次元”文化的国产动漫,借助动漫讲述我国的发展历程,宣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带给大学生亦学亦思的切身体验。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深入认知“二次元”文化,将其深度融合于网络思政工作中,实现思想内容的“萌化”,并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二次元+思政”的独特方式逐渐提升网络思政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子安,周学智.“二次元”文化应用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18(4):40-42.

[2]方适.二次元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33(1):48-52.

[3]张紫枫.二次元文化的用户特征、构成及影响[J].中国经贸导(中),2019(10):163-164.

[4]黄云如.基于二次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48-51+61.

[5]张紫枫.二次元文化用户的心理特征及其对消费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11):162-163.

[6]李书玉.二次元文化影响下当代青年在虚拟社群中的自我表达[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73-75.

[7]王萌.互联网时代二次元文化受众及其传播影响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9(18):1-2+13.

(责编:王锦)

猜你喜欢
应用现状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