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郑树森院士伉俪是对“医学狂人”

2020-07-28 12:49晓蕊编辑珊瑚
好日子 2020年7期
关键词:李兰娟院士医学

文:晓蕊 编辑:珊瑚

李兰娟院士如今成了“网红”,但很多人还不知道,73岁的她是国内唯一一个传染病学科院士,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事件防控中,有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而她“背后的男人”郑树森,同样是一位院士,这对被称作“医学狂人”的恩爱夫妻,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对“医学狂人”

与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不同,李兰娟出身贫寒,她194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县夏履桥村,和鲁迅先生是同乡。高中毕业后,由于高考被取消,李兰娟回老家当了赤脚医生。她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疗教育,却凭借刻苦自学练了一手好医术,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对她交口称赞。因为“赤脚医生”干得好,1970年,23岁的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深造,毕业后进入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了一名医生。

期间,李兰娟与同医院工作的郑树森相识,并渐渐擦出爱情的火花。有趣的是,与绝大多数年轻人的花前月下不同,因都忙于业务,平时两人的约会地点都是在医院。1975年5月1日,李兰娟和郑树森正式结为夫妻。婚后,夫妻俩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一天中唯一的交流时间,就是起床后,到抵达医院前的这点短暂时光。“早餐是我们俩一天中,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顿饭。”李兰娟说。即便这样,他们也很少讨论家庭琐事,谈得最多的也是患者的病情等工作上的事。比如,先生对她说:“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李兰娟说:“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乘飞机去北京!”这些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枯燥无聊的沟通,对他们却是一种乐趣,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三观相同吧。

郑树森李兰娟夫妻俩都曾被学生称作“医学狂人”。到底有多“狂”呢?用李兰娟自己的话说:“吃完早餐,我俩一起去医院。经常是他在台上做手术,我在实验室讨论问题,然后忙完回到家,已是深夜一两点钟。”温馨的是,无论多晚,郑树森都会等妻子一起回家。

当时,肝炎困扰着很多国人,而重型肝炎的致死率竟然达到了80%!李兰娟痛心不已。工作之余,她废寝忘食地对肝炎进行研究。工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人工肝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项目救活了无数肝炎病人。李兰娟却十分慷慨,她把自己苦心钻研的技术无条件传授给其他单位,好让更多的病人能够受益。医者仁心,李兰娟在业内的声誉越来越高。

丈夫是她的粉丝

李兰娟与郑树森不仅有温暖的爱,还有相互鼓励的默契与柔情。夫妻俩原是同一个专业,后来,李兰娟专注研究人工肝和传染病,而郑树森则一心攻克肝移植难题,两人在研究专业上有一定关联,除了互相讨论,还会一起帮助病人。比如遇到人工肝技术仍然无法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她会把病人转给丈夫,请他考虑肝移植,因为郑树森是这方面的专家;而郑树森在收治一些重症肝病患者时,也会根据病情推荐他们先去尝试人工肝治疗。他说:“肝移植毕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夫妻间的转诊,因为有更加合理对症的治疗方案,也使得不少患者得以奇迹般的康复。而对医学临床和科研的全身心投入,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其他普通家庭的生活模式,家里的琐事全部由李兰娟高龄的母亲一手操持。

他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很独立,大儿子更是扮演起家长的角色。“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弟弟,每天接送上学,风雨无阻。这在当时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线。”李兰娟既为孩子骄傲,又为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而惭愧。

李兰娟堪称郑树森先生的“贤内助”,郑树森对妻子一直心存感激。鲜为人知的是,郑树森40岁时,去华西医科大学读博毕业后,李兰娟又支持他去香港进行博士后工作。

那段时间,她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四口人。有一次,公公得了重病,李兰娟怕丈夫分心没敢告诉,她带着大儿子抱着小儿子,悄悄跑回老家守候在公公身边,为老人家诊治病情挂水打针,一口一口地喂公公吃自己精心熬制的稀饭,整整一周陪侍在其身边,直到老人身体康复,她才放心离开。无独有偶,李兰娟9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两次骨折,也是郑树森忙前忙后,并亲自为岳母做的手术。

对于丈夫郑树森,李兰娟不吝赞美之词,说他的手很巧,技术精湛,是外科的一把刀;思路清晰,管理上也很有魄力,自己有时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还要请教他;他还很有爱心,因为自己出身清寒,遇到家境贫困的重病患者,他常常自掏腰包,还想尽办法为患者减免医药费……

当然,在李兰娟看来,先生也有缺点:常常找不到家中的东西,炒青菜不放油只放水、下锅的时候也不等水开……虽然有时也拿这些开玩笑,但她从不真的介意。作为“反击”,郑树森也对妻子打趣说:“你什么家务都不做,整天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一年也只是在大年三十才做一顿饭。如果在大清朝,估计早就被夫家休了!”李兰娟听了,常常是被逗得哈哈大笑。

其实,除了狂热地工作,这对医学伉俪依然有着不为人知的温情和浪漫。工作之余,李兰娟的最大爱好是看电影,看越剧。可结婚40多年,她却从未去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由于丈夫喜欢婺剧,婺剧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她最大的爱好。“只要有时间,我就尽可能陪他去看,虽然几乎每次都会迟到。”李兰娟笑着说。

2005年,李兰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赤脚医生到名震天下的院士,郑树森颇为妻子在医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最好的婚姻模样

其实郑树森也是医学界大咖,他的研究方向为肝胆胰外科肿瘤诊治和器官移植。早在2001年,他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是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郑树森先生是我国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这就注定了两人肩上的责任,不容他们有半分怠慢。更让人敬佩的是,夫妻俩还致力于培养杰出医学人才,2012年,他们一起捐资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两年后,又设立了“树兰医学奖”,重点培育一流医学科学家。

今年73岁的李兰娟院士,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事件防控中,有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郑树森没想到,今年武汉发生新冠疫情后,妻子再次临危受命。

在疫情发生时,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李兰娟,第一时间赶往北京参加有关会议。今年除夕当晚9点多,才从北京返回杭州的家。郑树森得知妻子即将“奔赴战场”,没有阻拦,而是当起了大厨,烧好年夜饭等候她归来,也是为老伴壮行。那天,李兰娟还发了条朋友圈:“今天我轻松了,可以不烧年夜饭了,由郑院士替代,手术刀改厨刀。”可惜夫妻团聚的日子并不久,刚过完除夕,李兰娟院士就带领团队出征武汉,而丈夫郑树森则默默地跟在身后拎包送行……

今年1月26日,武汉封城的第四天,人心浮动。在这一天,央视记者董倩对李兰娟院士进行了专访。董倩很犀利地问她,为什么要提出武汉封城的建议?李院士耐心地作了“疫情控制”的解释。董倩却不依不饶地问:“武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要隔离多久?”李院士温和而坚定地说:“新发病人明显减少,甚至新发病人没有了的时候,就可以解除了。”很快,“李兰娟”这个名字被大家所熟悉。此访问后,大家不但佩服她提出“封城”的建议,也非常理解“封城”的意义,同时也对李兰娟院士的魄力得以窥见。

其实妻子离开的这些日子,郑树森每时每刻都在为她担心,可电话问候也不敢多,怕耽误妻子的研究。他更多的是和广大网友一样,从媒体获知妻子的动向。

今年2月4日,是郑树森先生最开心的日子。当时,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武汉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消息一出,举国沸腾。这无疑为连日来的抗疫战争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晚上,夫妻俩在百忙中特意视频了几分钟,郑树森向妻子表示了祝贺,并叮嘱她注意身体。李兰娟笑着说:“别忘了,我回来时,你要烧一桌菜好好慰劳一下!”知妻莫如夫,这举重若轻的一句话,让郑院士顿感浑身轻松。

李兰娟和郑树森是我国科学界为数不多的院士夫妇。在长达45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之间除了爱,还有不离不弃的默契,肝胆相照的义气,铭心刻骨的恩情,都是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共同承受命运。

郑树森先生曾经说过:“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这句话正是这对院士夫妻的最佳写照。两人从结婚开始就专注科研,忙着工作,没有浪漫与华丽,但他们却把婚姻过出了最好的模样。也许正因为无数次的同舟共济,才有今天的伉俪情深。

猜你喜欢
李兰娟院士医学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小学生收到李兰娟院士回信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院士李兰娟:73岁上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