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2020-07-28 10:55杜东菊邵海龙李秀英张青松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校企课程体系专业

杜东菊 邵海龙 李秀英 张青松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实践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提出适合各专业学科的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体系,形成“校企共赢”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顺应市场发展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2]。为使该教学合作模式顺利进行,保证该模式下实践教学的有效落实极为重要。

1 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1.1 实践教学本身的需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越来越先进,更新速度很快。但高校部分教学设备落后,实验室部分仪器过于老旧,已经被市场或企业淘汰。这造成了校内学习与企业岗位实际工作脱节,进而导致学生适应企业工作速度偏慢。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改变这一教学困境。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提升了高校师资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1.2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这就要求高校着重培养基础牢、能力高、勇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锻炼,以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能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适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2.1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人才的主体是高校,需求人才的主体是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需要与企业持续沟通,根据企业的经营需求和市场变化,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调整(见图1)。

图1 课程体系优化流程

2.1.1 依岗位需求调整课程。高校应依据各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岗位需求不断调整课程体系。这要求高校各教研室负责人积极与多家合作企业进行沟通,了解现有专业课程是否满足各企业岗位需求,及时对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调整。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能力需求调整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与传统课程体系相比,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培养“精”“尖”“专”人才。

2.1.2 据市场变化优化课程。市场发展迅速,行业发展变幻莫测。高校在依据行业或市场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外,还需要精准把握行业或市场的战略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不应只囿于现在,而应面向未来。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保持密切的沟通,积极调查企业经济结构、人力资源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等,进而科学预测行业或市场人才需求情况,依此制定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

2.2 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有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便于对学生实践做出针对性指导,提升教学质量[4]。

2.2.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引进高学历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更应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5],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职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密切了与企业一线人员联系与沟通,方便解决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使专业理论知识更贴合实际应用。

2.2.2 引进“兼职教师”。高校亦应将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或技术精英请进高校课堂,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指导实践课程教学或协助高校教师指导实践,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得到更贴合实际生产的专业实训指导。同时,企业“兼职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2.3 外聘“客座教授”。聘请知名专家来校做“客座教授”,以定期或不定期形式举办专题讲座,讲授关于前沿实践技术、先进企业文化、专业发展动态等内容,传递最新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路。“客座教授”协助或指导专业课题,指导青年教师或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深化学术交流,进一步传播先进科研知识与研究方法,提升教师学术思维和学术能力,带动学科建设。

2.3 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合理的评价方式,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能促进发现问题并及时纠偏;注重职业素养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2.3.1 制定动态考核标准。实践教学考核制定动态考核标准,即根据每个不同的科目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根据实践课程的重要与否来划分评定的比例,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理论考试、撰写论文、案例分析等形式对专业知识进行检测,采用模拟实践、现场操作、定期汇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对要求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适当调整实践操作技能评价权重,以引起学生对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视。

2.3.2 注重职业素养评价。评价指标不仅限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定,更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职业素养是指在学生实践工作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信念等[6]。评价指标包括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服务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控能力等。在评价方式上,采用现场操作、问卷调查及过程评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考核,以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2.4 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平台

2.4.1 校内实习基地与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校内实习基地是强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平台。校内实习基地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验证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但“验证性”实验不足以满足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实践教学平台应开展“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中部分学科需以实物或大型机械设备为基础做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且专业实践涉及用品种类多、成本高、消耗量大等情况。为更大程度的保证教学效果,应充分结合虚拟仿真实践平台的应用,取长补短。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构建,能够降低实验成本,减少实验中潜在的危险,提高实验教学效果[7]。

2.4.2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校和企业展开多方位合作,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校外实践教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在校外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毕业后独立处理问题提供可能,也保证学生能较快胜任日后工作。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选择应多层面考虑,包括学生生源地、企业经营与专业匹配程度、企业综合实力、企业社会责任感等。

2.4.3 校企研发实验室。高校和企业共同创建实验室,以围绕企业技术需求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与管理技术升级等。校企研发实验室把企业最先进的科研技术引进高校,融合高校专业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由企业研发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研究生具体实施,同时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校企研发实验室将“科研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保证了企业持续创新发展,促进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2.4.4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引导学生创业实践[9]。创新实践平台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各类创新创业比赛。高校将为实践条件、实践经费、专业技术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对于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成果,积极促进项目孵化,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现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深度融合。

3 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在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战略意义。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要时刻坚持共赢共荣原则,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资源优势,多种举措并举,切实有效建立、完善和保障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

猜你喜欢
校企课程体系专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