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毒情监测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2020-07-28 11:56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毒品污水

刘 艳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毒品泛滥严重危害公民身体健康及社会安定。当前我国传统毒品违法犯罪趋于稳定并得到控制。但是,新型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不断流入市场,损害人民群众健康、妨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治理新型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迫在眉睫。快速科学地进行毒情监测能够为制定禁毒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我国从1999年开始,每年发布禁毒报告,毒情监测评估体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毒情评估是一个体系建设,包括采样方法、数据监测及结果评估几个环节,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健全和完善毒情监测体系,能够为禁毒工作的决策部署指明方向。

一、我国毒情监测体系处于发展阶段

(一)我国毒情监测指标处于构建阶段

毒情监测评估体系建构是在毒情不断复杂、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产生的,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毒品滥用调查和毒情综合监测一直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任惠华、金浩波. 我国毒品犯罪刑事治理之回顾与展望[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02).。全方位的毒情监测体系应当包含对禁毒教育宣传效果监测、毒品泛滥程度监测、吸毒人员管控效果监测、涉毒行为活跃度和缉毒执法能力与质量监测、制毒防控监测五个方面的工作(2)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24/7001160056002022.shtm.:

第一,监测禁毒宣传教育的成效。我国由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对于鸦片的认识非常深刻。然而,近年来以甲基苯丙胺(冰毒)为代表的新型合成毒品形势严峻,并且不断有新精神活性物质涌入市场,新精神活性物质大多是通过改造目前管制药物的结构得到,原料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得到。大众受到“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对于新型毒品的容忍度比较高,导致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越来越多。第二,监测毒品泛滥程度。禁毒基础工作包含对特殊行业场所人员吸毒情况检测,如娱乐场所、车站、戒毒所及社康社戒人员等。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尿液胶体金法,但是由于尿液检测方法涉及到人权保障问题、易被造假且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因此需要寻找更加准确的检测方法。第三,监测吸毒人员管控效果。我国当前对吸毒人员实施全网络管控模式,能够降低危害、保障社会安全。第四,涉毒违法犯罪行为活跃度和缉毒人员执法能力与质量的监测。随着我国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制毒、贩毒活动呈现组织化、科技化、隐蔽化的特点。其增加了禁毒工作难度,出现禁毒的成本很高,但成效不显著。第五,监测制毒活动。打击制毒违法犯罪活动是根本上的“减供”措施,从源头治理毒品问题。

(二)毒情监测方法处于探索研发阶段

毒品从其化学成分上来分析是由C、H、N等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经过排列组合后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功能的药物。对毒品的检测需要借助分析化学的知识,采用化学方法,如滴定法、显色法,或者大型仪器,如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对其成分、结构进行检测。然而,毒情监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毒品检测,毒情监测更加复杂,涉及到采样、毒品检测及数据评估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均影响毒情监测的结果。在毒情监测研究中会借助统计学的方法,应用禁毒执法数据及其他社会数据借助回归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分析毒情程度。具体的毒情监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已被应用于药物滥用的监测中,通过调查研究特定人群,如艾滋病、肝炎人群的健康状况,统计的方式分析人群特征及服用药物的种类等情况,分析药物滥用的基本情况,并预测未来趋势,进而进行药物管制政策的调整。但是不同于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于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性,调查对象通常拒绝回答或者回答不真实,导致结果准确性降低。有学者研究了对流行病学结合入户调查使用的方法,以修正该方法的准确性(3)苏中华、谌红献、周旭辉等. 入户调查结合线索调查在社区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2).。

第二,毒品来源推断技术。毒品来源包括毒品原料、合成路线、制备工艺等。毒品来源推断是依靠化学分析方法或者大型仪器设备对毒品进行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检验(4)陈宁. 利用现代物证分析技术推断毒品的来源[J]. 政法学刊,2004,(06).(5)王俭、于忠山、刘峻等. 毒品来源推断技术进展[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04).,包括对其色泽、气味检验、化学主要成分的分析(6)贾振军.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串并毒品案件和毒品来源推断中的应用[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痕量杂质的分析(7)张建新、陈存仪. 通过海洛因杂质分布图快速获取毒品情报信息[J]. 卫生研究,2012,(04).(8)王继芬、余静、郭欣等. 海洛因毒品中添加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07).、残留溶剂分析(9)张文竞、廖泫栋、徐曼曼等. 云南边境缉获甲基苯丙胺样本合成模式识别 [J]. 刑事技术,2018,(06).等,通过这些信息推测制度原料进而判断毒品的可能来源地、合成路线及制备方法等。毒品来源推断技术不仅需要很多精密的大型仪器设备,同时还需要专业的分析人员、良好的操作环境、科学的检测方法(10)朱尔一、林燕、庄赞勇. 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在毒品来源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化学,2007,(07).,因此该方法现实适用性不强。

第三,基于污水流行病学的毒情研判技术(11)郑晓雨、袁明俊、王德高等.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的毒情研判技术研究进展[J/OL]. 生态毒理学报,2020.。污水流行病学(Wastewater analysis, WWA,Sewage epidemiology)的概念由美国环境学家Daughton在2001年首次提出。污水流行病学的原理是基于某种药物被机体服用后,未吸收的一部分及有效成分的代谢物会随着尿液及粪便通过污水系统最终进入水体中,最后集中到污水处理厂。通过检测污水处理厂水中某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含量能够推测人群中对于某种药物的使用情况(12)Daughton C G. Illicit drugs in municipal sewage: Proposed new non-intrusive tool to heighten public awareness of societal use of illicit/abused drugs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M]// Daughton C G, Jones-Lepp T L.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in the Environment: Scientific and Regulatory Issu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1.。污水流行病学于2005年首次在意大利被应用于可卡因滥用的评估(13)Castiglioni S, Bagnati R, Calamari D, et al. A multiresidue analytical method using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to measure pharmaceuticals of different therapeutic classes in urban wastewaters [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5,1092(2).。随后,欧洲及美国也逐步将污水流行病学分析法运用于药物滥用的监测中,包括可卡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及大麻等毒品的滥用监测。近年来被用于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监测(14)Van Nuijs,A L N,Castiglioni S,Tarcomnicu, I,et al. Illicit drug consumption estimations derived from wastewater analysis: a critical review[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1,409 (19).,以及监狱及娱乐场所的毒品使用情况监测,拓宽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我国也开展了污水流行病学方法监测毒情的研究,Du P等人依据污水检测技术分析了中国几个城市海洛因的滥用情况(15)Du P,Zhou Z,Bai Y,et al. Estimating heroin abuse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through wastewater-based epidemiology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7,605.。 Wang D G等人研究了36条河中的毒品及其代谢物(16)Wang D G,Zheng Q D,Wang X P,et al. Illicit drug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36 rivers that drain into the Bohai Sea and North Yellow Sea, North China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6,23(16).(17)Wang D G,Dong Q Q,Du J,et al.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o assess variability and uncertainty of tobacco consumption in a city by sewage epidemiology [J]. BMJ Open,2016,6(2).,Liu C与Wang Z团队分别对辽宁、大连的甲基苯丙胺的滥用情况进行了研究(18)Liu C,Wang Z,Feng J,et al. Methamphetamine consumption and prevalence in Liaoning and Jilin Provinces investigated by sewage epidemiology [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2018,37(8).(19)Wang Z,Shao X T,Tan D Q,et al. Reduction in methamphetamine consumption trends from 2015 to 2018 detected by wastewater-based epidemiology in Dalian, China [J].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2019,194.,冯佳铭等人对辽宁省咖啡因的消费量进行了研究(20)冯佳铭,王思玉,刘春叶等. 应用污水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辽宁省主要城市咖啡因消费量[J]. 环境化学,2019,(05).,张小寒研究了精神活性物质消耗量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转化(21)张小寒.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的精神活性物质消耗量计算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转化[D]. 华南理工大学,2019.。

目前,有学者发现污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污水流行病学提出开始,分析化学、环境科学、流行病学、法庭科学、社会学及统计学方面的众多学者投入到对污水检测的各方面研究中,进行对样品的采取、稳定并敏感的分析方法、对不同城市甚至是不同国家更准确地评估方法的研究。如Lai F Y 等人在2011年考察了污水中药物检测的不确定因素,包括生物酶、环境温度、水质pH等(22)Lai F Y,Ort C,Gartner C,et al. Refining the estimation of illicit drug consumptions from wastewater analysis: Co-analysis of prescription pharmaceuticals and uncertainty assessment[J]. Water Research,2011,(15).。 Li J等人对毒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23)Li J,Gao J,Thai P K,et al. Stability of illicit drugs as biomarkers in sewers: From lab to reality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 52.,郑晓雨等人对污水样品的采集、研究对象的稳定性、前处理及分析、校正因子、人口数量不确定度等作为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对毒品区域流行趋势、滥用量、合成路线研判及新精神活性物质查缉管控等方面进行毒情研判(24)郑晓雨,袁明俊,王德高等.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的毒情研判技术研究进展[J/OL]. 生态毒理学报,2020.。

二、我国毒情监测存在的问题

(一)毒情监测的预防作用认识不足

我国2008年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毒品治理方针。但在实际缉毒工作中,打击工作仍然占很大比重。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我国鸦片战争的历史造成大众对于毒品深恶痛绝,需要严厉打击的历史观念,认为重刑之下必有威慑效果。其二,严峻的毒品犯罪形势导致缉毒人员疲于打击,鲜有精力进行预防工作。我国毒品形势严峻,国外的毒品渗透依旧严重,而我国化学品的生产量及需求量非常大,国内由于有大量的化工企业,化学品的监管不力导致流入制毒渠道,造成我国从毒品的过境国转变为毒品的生产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及国际关系。缉毒人员面对毒品违法犯罪的严峻形势,难有精力深入开展预防工作,同时人员不足也是一个因素。其三,我国侦查体制的改革促使侦查人员专业化程度提高,具体分工细化,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侦查主体之间协作不足,难以形成合力,并且受到绩效考核机制的影响,也导致侦查协作的效率比较低。其四,毒品治理需要借助刑事司法及行政执法的力量,我国行政监管部门存在“重发证,轻监管”的问题,监管功能难以完全发挥。近年来互联网、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化学品的管理难度加大,网络贩卖化学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现象非常多,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

(二)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尚需提升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毒品滥用形势、社会治理能力均存在差异。东部较发达、社会治理能力也比较高,边境城市毒品形势严峻、内地相对较轻,但近年来由于合成毒品隐蔽性高,内地甚至是三四线城市也遭到侵袭。化工产业多的地区制毒犯罪的风险高于化工产业少的地区。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是影响社会转型时期犯罪问题的重要因素(25)章友德. 犯罪社会学理论与转型期的犯罪问题研究[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毒品犯罪也需要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去认识。对于毒品问题的治理,需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发展成果、教育资源、贫富差距等问题。现代社会中大众的压力大,经济的快速增长、精神的空虚以及“毒品亚文化”的影响导致大众对于新型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等“解压物”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减少压力,降低对毒品的依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禁毒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毒情监测方法还需深入研究

毒情监测的方法需要因地制宜,而毒情监测在国内外开展时间均不久,方法的准确性科学性适用性还需要提高。污水流行病学方法与传统方法如调查问卷、社会流行病学研究,包括犯罪统计、医疗记录(病历分析)、药物生产与使用比例等方法相对比,具有更加客观准确的优点,可以提供准确实时的药物滥用情况评估(26)Van Nuijs A L N,Mougel J F,Tarcomnicu I,et al. Sewage epidemiology-a real-time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consumption of illicit drugs in Brussels[J]. Belgium. Environ. Int,2011,(03).。污水流行病法被应用于具体某个国家的毒情监测时,需要考虑到本国的基本情况。在我国的毒情监测实践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目前城市污水主要是市区的污水,污水处理厂也是将几个区域的污水集中起来,无法反映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其次,由于农村乡镇等区域的污水并没有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无法监测农村的毒情。取样的代表性问题会导致毒情监测的结果无法为精准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提供数据的支撑。漆寿元等人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基于“水系检测”和“管道回溯”的毒情研判技术,评估了辽宁省东港市的甲基苯丙胺的滥用情况,对污水流行病学方法在我国适用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水系检测”包含地下水、地表水及市政污水中的药物残留,分析城市、乡镇及农村的毒品滥用状况。“管道回溯”技术指的是采取城市各个区域的污水提升泵站及对应服务小区的污水,以分析城市中各辖区内的毒品滥用状况,做到精准分析(27)漆寿元,袁媛,邵雪婷等. 基于“水系检测”和“管道回溯”的毒情研判技术——以辽宁省东港市为例[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0,(01).。

(四)毒情监测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

毒情监测包含采样、检测及分析等环节,涉及到社会学中的调查学、统计学、分析化学的各种技术、药学及医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而毒情评估的结果需要通过法学知识进行政策的制定。学科之间的壁垒导致在毒品问题的研究时,每个学科难免陷入单一的思维之内,难以发挥合力。因此,多学科的共同研究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一问题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难度均较大。

三、毒情监测机制构建建议

(一)构建全方位毒情监测体系

基于我国的地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能力等特点,建议从禁毒教育宣传效果监测、毒品泛滥程度监测、吸毒人员管控效果监测、涉毒行为活跃度和缉毒执法能力与质量监测、制毒防控监测五个方面构建全方位毒情监测体系。

第一,禁毒宣传教育是解决毒品问题的“治本之策”(28)袁亚杰,王玥. 中国禁毒宣传教育历史发展研究综述[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9,(04).。减少大众对毒品的消费需求,毒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就会萎缩。我国2008年《禁毒法》中专门规定了禁毒宣传教育,但禁毒宣传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缉毒成果、吸毒人员悔恨自白的宣传,而是应当将毒品的特点及本质属性、毒品对身体及社会的具体危害、吸毒成瘾的机制、戒除毒瘾的艰难性等科学知识全面传播给大众,让大众在知晓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远离毒品。在此基础上,科学监测禁毒宣传教育的成效,能够为指导宣传教育改革提供指引(29)高叙法. 对禁毒教育的反思[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3,(04).。

第二,毒品泛滥程度的监测,需要对娱乐场所、车站以及毒情严重的地区重点关注。新型毒品也称“俱乐部毒品”,往往是从娱乐场所开始传播,这些场所为了刺激人群消费、谋取利益,对毒品交易视而不见、不主动举报,甚至专门为一些客户提供场所进行贩毒、吸毒活动。车站是堵截毒品流通的一道重要屏障,应用快速高效的新型毒品检测设备加强车站的毒品查缉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树平等人研发了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能够快速进行人体尿液中毒品检测,检出限为几毫克甚至是微克量级,具有很高的灵敏度(30)李树平,解启文,张莉等保. 基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疑似吸毒人员尿液中毒品的SERS快速检测[J]. 光散射学报,2018,(02).。

第三,吸毒人员管控效果监测是评价禁毒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人类虽然很难灭绝毒品,但是尽可能减少毒品危害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近年来毛发中毒品检测技术为吸毒人员康复情况的监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31)杨崇俊,张红丽,李强等. 高动能研磨-液质法快速检测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J]. 分析试验室,2019,(05).。血液、毛发、尿液、唾液等不同生物检材在毒品检测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可在禁毒不同阶段适用不同的方法,并且对于不同的人群可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32)刘艳. 不同生物检材在毒品检测中的适用[J]. 科学技术创新,2019,(17).。

第四,监测涉毒行为活跃度和缉毒执法能力与质量过程中,要提高对禁毒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毒品犯罪侦查严重依赖于线人及特情的情报,并且往往侦查最后只抓住一些毒品犯罪链条中作用不大的人员,严重影响了禁毒成效。在新时代应当深入挖掘禁毒数据信息,以情报指导侦查工作的开展,实现对毒品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包括上游——易制毒化学品的非法活动、制造毒品,中游——贩卖毒品,下游——消费毒品环节(33)曹威. 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侦查措施研究[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01).。设计从易制毒化学品——合成路线——合成毒品的信息流,以及吸食毒品——购买毒品渠道——毒品来源的信息流,从而发现潜藏的毒品违法犯罪信息,达到全链条的打击效果。

第五,监测制毒活动。要达到毒品的“减供”,就需要对毒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传统的鸦片、大麻类毒品由于大多从原作物中提取,需要种植,因此可利用无人机技术监测毒品原作物的种植情况,及时铲除。然而,难度更大的是化学合成毒品,合成阿片类毒品,如芬太尼类物质即完全由化学方法合成的阿片类物质,近年来苯乙胺类、吲哚类、卡西酮类、哌嗪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不断流入市场,不管是对禁毒法制建设还是禁毒实务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治理合成毒品需要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陆垚基于数据分析手段,从全程监测预警、研发数据分析模型及强化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等方面对制毒物品犯罪行为提出了侦防对策(34)陆垚. 基于数据分析的制毒物品犯罪侦防对策[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06).,值得借鉴。

(二)加强社会对毒情监测的参与度

毒情监测是一项工作量、专业程度都极高的工程。数据监测环节需要运用社会调查、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技术,具体需要如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可视化工具、统计学及模型建构等数据分析方法。指标分析环节需要科学的毒品检测专业人才及专业仪器设备。评估环节则需要法学专家及禁毒实务人员来判断毒情,从而推进禁毒政策的制定。全方位毒情监测体系还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结合新时代我国毒情状况,明确国家、政府、部门责任,提高社会参与度,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禁毒工作格局,建立国家单位与社会、高校科研机构的共同研究,有效监控毒情。

(三)促进禁毒大数据建设

从2015年开始,我国开始大力促进大数据的发展。公、检、法、司部门也开始全方位重视大数据在司法中的运用。在禁毒工作中,大数据建设能够为毒品案件查处、毒品预防和戒毒康复等工作提供新的视角与助力(35)王锐园. 大数据在禁毒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05).。在毒品案件查处中,应当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如吸毒人员构成、毒品种类、合成路线等信息进行汇总,进一步挖掘线索,做到以情报指导侦查。毒品预防方面要借助毒情研判的结果及时制定预防对策。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及社康社戒工作中不应当是简单的执行法律规定完成任务,可借助人工智能对戒毒人员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实行精准管理、制定个性化教育模式和情景化心理矫治模式,从而灵活进行戒毒措施的制定,构建智慧戒毒模式(36)胡钟鸣,马立骥. 人工智能概念下智慧戒毒工作的思考[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01).。

(四)推进毒品检验工作规范深入开展

近期,我国很多城市开展了基于污水流行病学的毒情监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测定市政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毒品及其代谢目标物(DTR)的浓度。毒品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以代谢物的形式排出,而代谢物会有几种,在选择DTR时多选取量最大、最稳定且易于检测的作为测定的目标物,如表1所示。由于目标物在下水管道中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会发生变化,毒品本身的稳定性、污水存储受到温度、pH、微生物量和悬浮颗粒物等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可卡因、可待因和苯丙胺类毒品稳定性高,而吗啡由于与海洛因互相转化结果准确性会降低。

表1 毒品消耗量推断存在的问题

毒情监测能够为制定禁毒政策进而实施精准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在构建我国毒情监测评估体系时,宏观上需要在法律法规中明确毒情监测评估的价值、功能及方法;具体实施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特点,发挥国家及社会力量共同开展毒情监测工作,形成合力;制定科学采样模式、规范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加强毒品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明确监管职责;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建设提高侦查工作效率;运用先进的毒品检测方法,这是构建毒情监测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毒品污水
销毁毒品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火烧毒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