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结合实施运动处方对3~6岁超重及肥胖幼儿的干预效果研究

2020-07-28 02:31刘琳王惠琴
科技资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超重运动处方肥胖

刘琳 王惠琴

摘  要:目的  验证通过医教结合在幼儿园中实施运动处方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来自上海市虹口区星贝幼儿园,2018年5~9月体检诊断为单纯性肥胖幼儿(轻度肥胖幼儿10例,中重度肥胖幼儿0例)及超重幼儿(20例),分为实验组幼儿15例和对照组幼儿15例,聘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医师使用Peabody表测评超重、肥胖幼儿,并根据幼儿体重、身高、心率制定运动处方,带班教师采用由医师及保健教师“量身制定”的运动处方治疗方案,期间均按照幼儿园幼儿营养分析合格标准制定菜谱饮食。结果  1学年后实验组实超重、轻度肥胖幼儿实验组BMI指数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MI指数好转率(P<0.05),1学年后根据Peabody表评测后制定的治疗目标达成值实验组评分均到达2。而对照组评分均未到达2(P<0.05)。结论  该研究设计的儿童减肥运动处方科学有效,参与实验的肥胖儿童在无任何饮食控制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减肥效果。

关键词:运动处方  超重  肥胖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197-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verify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ombining medical education with exercise prescription in kindergartens.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from Shanghai Honghou Xingbei kindergarten. From May 2018 to September 2018,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simple obesity (10 cases of mild obese children, 0 cases of moderate to severe obese children) and overweight children (20 c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s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15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5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employed physicians from the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the affiliated pediatric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to use the Peabody scale to evaluate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and to formulate exercise prescriptions according to children's weight, height and heart rate. In addition, the teachers in charge must follow 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treatment program tailored by doctors and health care teacher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ll diets must b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kindergarten's qualified standards for child nutrition analysis. Research results:After 1 school year, the BMI improvement rate of overweight and mildly obese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After 1 school year, the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target scores reached according to the Peabody table  evaluation reached 2,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scores did not reach 2 (P<0.05). Conclusion: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weight loss for children designed in this study is scientifically effective, and the obese children participating in the experiment also achieved a good weight loss effect without any diet control.

Key Words: Exercise prescription; Overweight; Obesity; Kindergarten

我國超重、肥胖幼儿的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学校、家庭的不重视及儿童自身对超重、肥胖危害知识的缺乏使得超重、肥胖儿童的增势在大城市已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1-2]。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超重肥胖幼儿将增长至9.1%,大约有将近6000万超重和肥胖儿童[3]。肥胖曾被发达国家列为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它能引起危害儿童健康的并发症,甚至危及到成年期,据研究表明,儿童期超重、肥胖相对于非超重肥胖儿童而言,会导致成年后更多慢性疾病,他们可能会较早罹患哮喘[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5]、

糖尿病[6]、高血压、心血管[7]等疾病,从而加剧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风险,甚至在成长发育期间会影响儿童智力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产生自卑感等[8-10],据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可以有益于血管内皮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质[11-12]。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降低幼儿超重及肥胖率,该园针对超重及肥胖幼儿除幼儿园每日户外运动2h外,提出增加实施“运动处方”进行干预治疗。

運动处方是由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所提出,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9年起开始采用“运动处方”这一名词,运动处方就像药物处方一样,是医师根据个人的健康、身体机能状况、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开出适合个人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的带诊断性的处方[13]。运动处方在医师的指导下,实行适宜运动,对维持终身健康和运动能力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并加强、保持或恢复健康和体能,通常它需要专业人员根据锻炼者的健康状况、运动适应能力、锻炼的目的而制定[14]。运动处方已经大量应用于运动及康复有关的医学领域[15],且运动处方可以运用于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对象[16]。

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幼儿身心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园保健提出针对超重及肥胖幼儿实施“医教结合”,聘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医师与我园保健教师及带班教师共同探讨制定运动处方方案并实施,从而根据每个超重、肥胖幼儿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运动处方,并认真监督、实施,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科学地减少超重及肥胖幼儿率,发展幼儿体质,达到培养幼儿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17]。

1  研究对象

选择来自上海市虹口区星贝幼儿园,2018年5~9月体检诊断为单纯性肥胖幼儿(轻度肥胖幼儿10例、中重度肥胖幼儿0例)及超重幼儿(20例)。

其中轻度肥胖女性幼儿为5例(小班5例、中班0例、大班0例),轻度肥胖男性幼儿为5例(小班1例、中班1例、大班3例);超重女性幼儿为6例(小班3例、中班0例、大班3例),超重男性幼儿为14例(小班11例、中班1例、大班2例)。

纳入标准。

年龄3~6岁;

体检评价0~19岁BMI指数范围[18]>+1SD;

体检评价为超重或诊断为单纯性肥胖幼儿。

(2)排除。

非单纯性肥胖幼儿;

有其他疾病幼儿;

2018年9月3日体检评价0~19岁BMI指数范围[19]<+1SD;

2018年9月1日后入学幼儿;

家长不愿幼儿参与此次研究的人群。

随机选出以上幼儿分为实验组(轻度肥胖幼儿5例、超重幼儿10例)和对照组(轻度肥胖幼儿5例、超重幼儿10例),两组间各形态、机能指标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运用法

2.1.1 实验组

实验组幼儿15例。轻度肥胖女性幼儿为2例(小班2例、中班0例、大班0例),轻度肥胖男性幼儿为3例(小班0例、中班1例、大班2例);超重女性幼儿为3例(小班2例、中班0例、大班1例),超重男性幼儿为7例(小班5例、中班1例、大班1例)。

方式:采用运动处方。医师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体质、体检评价量身制定每位幼儿的运动处方,再由带班教师根据医师制定的运动处方针对性进行运动项目实施。

运动项目类别:跳绳游戏(双脚同时起跳或双脚交替跳)、前滚翻游戏(保护头部)、投掷沙包跳格子游戏(需要双手叉腰,让孩子双脚同时跳跃至少报的位置尽可能孩子不要单脚跨越)、投篮游戏或者投掷重球游戏(孩子用双手将篮球用力投出1.5~2m的距离)、老鹰抓小鸡游戏(孩子要在小鸡的位置,想办法不被抓住)、走平衡木游戏(放置20cm宽,长度2m的平衡木,让孩子独立平稳通过)、海洋球池障碍越野赛(让孩子在海洋球池中来回取物进行比赛,增加孩子双下肢力量及控制能力)、套圈游戏(将小瓶(或其他玩具)放置在离孩子1m左右的距离,让孩子用小奇圈套玩具。

时间:不小于1h。

具体措施:拉伸运动5min后开始针对性实施运动处方中;每个运动项目各锻炼15min,每次运动3min休息后继续运动。

运动强度:中小强度,50%~60%最大心率。

运动频率:每周3~4次(锻炼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点),适应后提高到每周5次(锻炼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点),实施1学年。

饮食:按照幼儿园幼儿营养分析合格标准制定菜谱饮食。

2.1.2 对照组

对照组幼儿15例。轻度肥胖女性幼儿为3例(小班3例、中班0例、大班0例),轻度肥胖男性幼儿为2例(小班1例、中班0例、大班1例);超重女性幼儿为3例(小班1例,中班0例,大班2例),超重男性幼儿为7例(小班6例、中班0例、大班1例)。

方式:采用传统跑步形式,幼儿双下肢负重各1kg的沙袋进行跑步。

运动项目类别:跑步。

时间:不小于1h。

具体措施:拉伸运动5min后开始跑步;每次跑步3min后快走2min,依此反复。

运动强度:中小强度,50%~60%最大心率。

运动频率:每周3~4次(锻炼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点),适应后提高到每周5次(锻炼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点),实施1学年。

饮食:按照幼儿园幼儿营养分析合格标准制定菜谱饮食。

2.2 评价方法

受试者根据医教结合方案,每隔3个月在幼儿园进行体重、身高测量,其中体重测量在午餐前完成。且每隔3个月由儿童医院医师根据Peabody表[19]进行治疗目标评测。教师在常规运动中统计幼儿每次运动时手圈总数量。1学年后汇总实验数据。实验期间,按照全园幼儿营养分析合格标准制定菜谱饮食。

2.3 统计学分析

结果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数据处理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样本差异显著性检验选用0.05水平。

3  结果

3.1 执行运动处方前后BMI指数范围指标的变化

3.1.1 轻度肥胖幼儿BMI指数范围指标变化

表1显示,实验组女性BMI指数范围[18]好转率为100%,男性好转率为100%,幼儿总人数好转率为100%;对照组女性好转率为33%,男性好转率为0%,幼儿总人数好转率为20%。轻度肥胖幼儿实验组实验后BMI指数范围[18]指标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1.2 超重幼儿BMI指数范围指标变化

表2显示,实验组女性BMI指数范围[18]好转率为66%,男性好转率为71%,幼儿总人数好转率为70%;对照组女性好转率为0%,男性好转率为0%,且转为轻度肥胖人数2人,幼儿总人数好转率为0%。超重幼儿实验组实验后BMI指数范围[19]指标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 实验前后Peabody表治疗目标指标变化

表3显示,实验组实验后Peabody表[1]治疗目标达成值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 实验前后常规运动手圈数量指标变化

表4显示,实验组在实验后幼儿常规运动时手圈数量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讨论

4.1 反映超重及轻度肥胖幼儿好转的指标的选择

超重及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正常的健康水平, 引起人体各种慢性疾病。BMI指数是参照疾病医学指标异常变化, 从而寻找出医学指标:血压、血脂、胰岛素等异常数变化的BMI指数临界点, 从而作为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2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单纯性肥胖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的10%为超重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的20%为轻度肥胖儿童,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的30%为中度肥胖儿童,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的50%为重度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儿童好转标准需小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制定的标准值[21]。

针对BMI指数标准值范围,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对应BMI指数超出范围百分比进行科学、系统分划。各个年龄段对应BMI指数标准划分为:<+1SD為正常、+1SD~+2SD为超重、+2SD~+3SD为轻度肥胖、>+3SD为中重度肥胖,好转标准需小于原评价标准范围[18]。

4.2 执行运动处方的运动能力评价

Peabody表[19]是评测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的量表,细分了不同年龄幼儿的动作及运动能力,包括反射、姿势、实物操作、抓握、视觉-运动整合的评价。该处方针对幼儿园超重及肥胖幼儿,故选择Peabody表[19]中的3~6岁年龄段粗大运动进行运动能力评测。评测后由医师、幼儿教师与保健教师从幼儿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平衡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等方面共同制定运动项目,并由医师根据幼儿运动能力的差异制定运动能力治疗目标,治疗目标达成值由低到高分为-2、-1、0、1、2。

根据该次研究发现实验组幼儿超重及肥胖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运动处方所开出的治疗目标达成值高。说明通过运动处方锻炼,能让超重及肥胖幼儿的运动能力提高显著,并达到减肥的效果。

4.3 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儿童对运动的喜爱程度与肥胖有很大关系,幼儿对运动的主动性下降、参与度减少,幼儿长期运动量不足,会导致幼儿运动能力降低,从而增加肥胖的危险性[22]。运动处方项目由专业的幼儿教师参与制定,充分考虑了儿童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游戏类活动,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从而收到良好的减肥效果。我园在常规运动中采取手圈计数,统计幼儿每日运动的项目总数。运动处方实施后,实验组的超重及肥胖幼儿不仅乐于接受运动处方中运动,并且在常规运动中手圈数量逐步增加,激发了幼儿运动的兴趣,提高了幼儿运动的主动参与性。

研究表明[23],幼儿运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让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幼儿培养责任感、勇敢等心理品质,同时发展其团结协作、自立互助等集体主义精神。

4.4 医教结合执行运动处方

幼儿园教师们虽然接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能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遵循幼儿锻炼的方法,但对幼儿运动处方的相关知识掌握并不充分,并不能像专业儿童医师那样能根据幼儿的生理、体质去制定运动处方。“医教结合”的提出,让运动处方实施具有了专业人士的指导,更具有科学性。

“医教结合”的提出是基于医学的学科立场,是医学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借医学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完善学校教育的功能[24]。“医教结合”要保证卫生保健教师的专业性,掌握科学、先进的卫生保健和卫生管理的理念[25]。

我园通过“医教结合”实施运动处方,在专业儿童医师的指导下,由儿童医师针对幼儿教师进行系统性运动处方培训课程,在教师了解更多幼儿运动处方相关医学知识后,再结合幼儿喜好制定项目。我园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儿童医学专业化培养,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26]。在医师、保健及带班教师的三方合作之下,针对超重、肥胖幼儿进行及时超重及肥胖体质数据及运动评估、督促及反馈 [27-29]。

5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园超重及肥胖幼儿通过医教结合实施运动处方,具有众多的优势。该研究可以改善肥胖儿童的体质数据,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对教师能够增加其医学专业知识,锻炼教师的处理意外伤害事故能力。目前医教结合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与讨论,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53.

[2] 李幸,周乐山.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控制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1):92-94.

[3] Robertson AR,Johnson DA. Rehabilitation and development after childhood cancer: can the need for physical exercise be met?[J].Pediatr Rehabil,2002,5(4):235-240.

[4] JE Lang,HT Bunnell, MJ Hossain.Being Overweight or Obe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sthma[J].Pediatrics,2018,

142(6):e20182119.

[5] Jones Oguh,S.,Elden,L.,Swanson,J.,Tapia,I.,& Subramanyam,R.New Treatments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Children.[EB/OL].https://www.doi.org.10.1111/pan.13775.

[6] Catherine L.Davis,Norman K.Pollock,Jennifer L.Waller,,et al.Exercise Dose and Diabetes Risk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J].JAMA,2012,308(11):1103-1112.

[7] Simbolon,D.,Yorita,E.,Talib,R.A.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in adulthood as a consequence of adolescent obesity[J].Kesmas,2019,14(1):28-36.

[8] 肖延风,尹春燕.肥胖儿童及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1-3.

[9] 罗娟娟.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J].上海医药,2017,38(2):59-62.

[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C]//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2000:1-253.

[11] Katie Watts, Timothy W.Jones, Elizabeth A.Davis and Daniel Green.Exercise Training in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Sports Med,2005,35(5):375-392.

[12] 公桂兰.实施运动处方增强幼儿体质[J].山东教育,2003(33):7-9.

[13]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419.

[14] 步斌,侯乐荣,周学兰,等.运动处方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12):1359-1366.

[15] 张翘楚.不同人群运动处方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208-213.

[16] 左海燕.不同年龄人群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探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2,4(1):9-10.

[17] 刘钧珂.实施幼儿运动处方 培养幼儿终身体育意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1):77-79.

[18] 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体格生长评价标准[M].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2015:11-12.

[19] 王素娟,李惠,杨红,等.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2):181-182.

[20] 李国強.基于医学指标与体质量指数关系评价肥胖标准的方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3):8745-8448.

[2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上海市托幼协会.上海市托幼机构保育工作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0-36.

[22] Vieto ED,Torre GL,Lngiano E,et al.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in Centeral Italy[J].Eur J Epidemiol,1999,15(7):649-654.

[23] 肖永强.试论幼儿运动与心理健康发展[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7):176-177.

[24] 葛新斌,马学芝.“医教结合”的论争辨析及其推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8):12-15.

[25] 李广,史慧静,惠中,等.“医教结合”的学校卫生保健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68-1770.

[26] 孙韡郡,卢红云.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之初探[J].学术探索,2012(5):121-123.

[27] Heyward VH.Advanced fi tness assessment and exercise prescription[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2:369.

[28] Franklin BA, Swain DP, Shephard RJ. New insights in the prescription of exercise for coronary patients[J].J Cardiovasc Nurs,2003,18(2):116-123.

[29] Aoyagi Y,Togo F,Matsuki S,et al.Walking velocity measured over 5 m as a basis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the elderly:preliminary data from the Nakanojo Study[J].Eur J Appl Physiol,2004,93(1-2):217-223.

[30] 顾俊朴,申仁洪.医教结合:实践、争议与问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7-83.

猜你喜欢
超重运动处方肥胖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应用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脂肪分解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