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封家书探究烈士王器民

2020-07-29 12:33许阳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9期
关键词:家书

许阳威

摘 要: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史料展馆内有一封王器民写给妻子高慧根的家书(复印件),记录着革命者矢志不渝的豪情和丈夫对妻子的爱与嘱托。“继我志呵”四字表达了革命者对事业的无限深情与寄往。文章对这封家书作者王器民烈士的传奇人生进行研究归纳。

关键词:王器民;家书;人物研究

鸦片战争后,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地处我国最南端的海南岛也进入了激烈动荡的年代,终年战祸不断,政局变化频繁,军阀暴恶统治,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涌现出无数爱国、救国的革命先驱,王器民就是其中一人。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史料展馆内有一封王器民写给妻子高慧根的家书(复印件),记录着革命者矢志不渝的豪情和丈夫对妻子的爱与嘱托。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王器民不幸被逮捕。在监狱中敌人对王器民软硬兼施,他始终不为所动、坚贞不屈,以革命党人的坚定咬紧他所知的任何秘密,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反动派等不下去了,决定对他下毒手。王器民视死如归,他平静地取过纸笔,认真地给妻子写下最后一封家书(图1)。这封家书已流传于世92年,寥寥数字中是王器民烈士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缩影,也是一位琼崖青年以身殉国的感人事迹,值得世人追思与敬仰。家书的原件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信中所述真情恳切,引人热泪,是对琼崖革命烈士研究的宝贵素材。

1 人物生平

王器民(又名连斋),1892年6月出生于海南会同县(今琼海市)塔洋区美果村。幼时父母双亡,他与出嫁在邻村的姨妈相依为命,在亲友们的帮助下才有了进私塾读书的机会。进私塾时王器民已是“大龄”小学生,没有基础也跟不上课堂进度,但他很珍惜得来不易的读书机会,不分昼夜地勤奋用功,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琼东县县立高等小学。

当时各路军阀肆意征收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王器民虽不舍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但为了不给家里造成负担,他在读完小学后就担起养家重担,随乡亲乘帆船远涉重洋去新加坡谋生。他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后因忧思国家、思乡心切,放弃拼搏多年的安稳事业回到琼崖,选择了一条不可预知的人生道路。

回国后,王器民考上了上海水产专科学校。在与同学们共同追求真理的路上,他看到了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痛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立下改造社会的宏伟壮志,将一腔热血投入革命。

2 革命贡献

2.1 组织海南青年运动

1919年1月18日,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被掠夺的各项权利,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和会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还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懦弱的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海南籍学生郭钦光因参加爱国学生运动遭反动军警毒打致死的消息从上海传来,包括王器民在内的琼籍学生决定回家乡发动声讨反动派的斗争。王器民联系了王文明、杨善集等人组织琼崖中学学生举行集会,会上王器民悲愤不已,慷慨激昂地向学生们介绍了上海和全国各地的局势,领着学生高呼“外抗强权,内惩卖国贼”等口号。次日,王器民等人在五公祠召开了有千余学生参加的追悼郭钦光大会并组织示威游行,革命的呼声掀起了整个琼崖的爱国热潮,琼崖学生罢课,工人罢工,连农村小学教师也投入到运动中来。王器民等人除了四处游行演讲,深入农村演出爱国话剧,揭发卖国政府和卖国贼的罪行之外,还组织纠察队、宣传队抵制日货检查队等,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不仅令百姓叫好,就连反动当局派来镇压学生运动的军警都被他们的热情感动,不肯动手逮捕,甚至加入了他们队伍。

2.2 组织创办《琼崖旬报》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琼崖各县传播开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革命书刊随即传入琼崖。王器民在杨善集的领导下,组织书刊巡回阅览社,到琼崖各地向青年学生传播革命思想。

1920年,《琼岛日报》被封。徐成章、王器民等人改变方针,拟在海口组织创办《琼崖旬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可当时桂系军阀凶恶异常,将稍有觉悟的青年都视为乱党,所以这个想法实难推进。眼看代表舆论的一扇扇窗口被堵上,王器民等人做了一个决定,先在别处设点,待政治光明后再回来。

王器民被推选为编辑部主任,前往香港租保德街第十九号门牌设立筹办处,而后吴瑞东作为会计员前去协助王器民另租柏辅林道四十九号再设筹办处。可惜两处筹办处经营惨淡,又苦于没有新闻材料,导致旬报在香港无法发行出版。王器民等人不得不再次改变方针,回到琼崖租用府城靖南街王宅为筹办处,以发函给各县长及留学生、通函南洋各热心侨胞等方式认股、筹资,挽救了岌岌可危的《琼崖旬报》。

1921年4月,《琼崖旬报》正式出版,王器民主笔的发刊词明确提出:《琼崖旬报》以改造琼崖为宗旨,积极介绍“新潮流的文化”,“鼓吹革命,反对封建,反对土豪欺凌贫苦百姓,宣传破除迷信,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1921年冬,中共中央派遣吴明、罗汉、李实等人到琼崖开展工作,王器民闻讯后恳请他们加盟《琼崖旬报》,得到了吴明等人的热烈响应。

2.3 带领参与工农运动

1924年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经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举国上下齐心讨伐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主义的局面。琼崖在军阀统治期间趋于崩溃的绝境,尤其是军阀邓本殷常年盘踞海南,使整个琼崖变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开始第二次东征南讨,历经三个多月的硝烟战火,终于将邓本殷彻底赶出海南,邓本殷部瓦解,琼崖宣告平定。

然而,1926年3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分子制造的“中山舰事件”,让共产党员突然警醒,意识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融合背后暗藏的危机。

1926年7月,中共广东区委派王器民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3师政治部主任,出师北伐,驻守广东江门和西江一带,担负保卫北伐大后方的任务,就在北伐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广东地区的“右派分子”突然打着“一切为了北伐胜利”的幌子,限制了工农活动并在农村强派公债、加收捐税。王器民得知后气愤不已,对其进行坚决斗争,帮助并支持江门市及西江一帶的工农运动。

3 结语

王器民烈士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他在家书中不忘交代同为革命者的妻子高慧根继承他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文中饱含了王器民烈士对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无限遗憾和对实现胜利的渴望。

参考文献

[1]徐成章.《琼崖旬报》创办之经过[M]//海口市党史研究室.中共琼崖一大研究资料选编,2008:4-8.

[2]郭儒灏.“五四”运动前后的海南青年运动[M]//海口市党史研究室.中共琼崖一大研究资料选编,2008:177-182.

[3]李德芳.琼崖革命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家书
叶紫《家书》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
家书,传承文明的灯火
家书( 连载一)
修身齐家,从一封家书开始
人小鬼大狄仁杰
家书
老北京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