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

2020-07-29 12:33孙贵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9期
关键词: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孙贵余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我国文化遗产呈现分布广、数量大的特点。这些文物彰显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好这些基层文物,不仅能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开展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端。面对这些弊端,只有更好地调整工作人员的工作结构,摆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运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加大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从多方面改善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

关键词:基层文化遗产;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我国涌现了不少优秀文化和珍贵历史文物,这些文化和历史文物遍布于全国各个地区。对文化和历史文物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过去某一段历史,学习古人的智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是涉及多个环节。基于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考虑,对当前工作进行适当改革和调整已经成为必然。

1 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珍贵的科学研究意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多以习俗、传统等形式存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物质文化遗产多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区的特点。基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是建立于考古与文物发掘基础之上的,具有复杂和困难的特点,大致包括保管、鉴别、保护等三个流程。其中保护与管理是最关键的环节,切实落实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为国家更好的发展提供动力。

2 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

由于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环节复杂、较为困难,工作人员数量规模虽然较大,但个人能力参差不齐,而且工作内容复杂、种类繁多,多数工作人员无法明确个人责任,工作责任意识认识不到位。此外,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水平要求较低,尤其是一些基层地区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低,平时不注重员工培训,使工作人员整体水平低下,影响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都需要制度的约束,否则将无秩序可言。由于不同地区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并不相同,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工作标准不统一,进一步加大了保护管理工作难度。同时,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受制度约束,所以工作秩序混乱、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并不到位。

2.3 管理工作缺少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存在不少公益性的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公益性的工作固然具有一定意义,但也因缺少资金支持而使工作难度增大。在某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经费更是少之又少,纵然拥有优秀文化遗产,但资金扶持不到位导致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不少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由于缺少资金支持,文化遗产的修复工作迟迟未能被提上日程。

3 推进基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开展的对策

3.1 重视工作人员培训,打造优秀工作团队

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专业的团队可以进行专业化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非专业人员在从事该项工作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为改善当前基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下问题,首先应提升从事这一工作的行业标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水平。其次,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保障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备足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最后,工作人员的修复水平也应受到重视,提升其对文物的修复能力,有利于文物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一种方式。

3.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化保护与管理工作

从事基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保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认识个人工作职责,对工作进行精准定位,正确对待工作任务与责任。其次,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及发展情况不同,在开展工作时采取统一管理但方式有所差异的手段。采取这一手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有利于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二是有利于工作人员之间协同工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三是便于对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资金进行管理和利用。为保证文化遗产艺术价值和研究價值得以充分利用,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3.3 积极扩展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充足的资金是保障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获取足够资金,可扩展资金来源,积极向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征求资金,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国家层面来看,应提高对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关注程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企业层面来看,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互利互惠,使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获得资金,企业得以践行社会责任。从社会层面来看,积极寻求社会各阶层的帮助,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其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向社会各阶层征集资金是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效益最大的一种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获得资金。总之,资金是基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积极引进资金,可以为基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3.4 把握社会发展总趋势,加强遗产保护宣传力度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前进的过程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时代发展,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有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文化遗产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除提高修复与保护技术之外,还需要切实做好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十分必要,增强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有助于国家文物事业更好发展。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与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合作,让人民群众通过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明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张贴海报的形式,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贯穿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切实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在基层地区,可以利用当地广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宣传工作事半功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受到国家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提高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水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工作态度;相关部门也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技能和水平,以此落实各项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展开,推进基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镜松,张薇.发挥管理职能传承民族文化—对勐海县文化馆布朗族弹唱保护的调研[J].保山学院学报,2019(4):77-80.

[2]何世剑,汤佳钰,王才升.试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J].萍乡学院学报,2018(2):53-58.

[3]曹丽梅.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3):88-89.

[4]张伟.解析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卷宗,2019(11):283.

猜你喜欢
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质量控制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成效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常德市安排部署中小学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工作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初探
“老字号”川菜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方略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试谈古都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