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0-07-30 07:30杨淑琴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途径意义德育

杨淑琴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德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意义   途径

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与德育相关的因素,涉及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确保德育渗透的实效性,有助于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在完成教育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其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长辈过度的关心,甚至溺爱,学生有可能会产生自我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1.在介绍课文背景时渗透德育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讲解新课文前,为学生讲述课文创作的背景,让学生意识到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的优美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和态度。

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因为故事发生的时间比较久远,学生很难体会文章中人物的高贵品质。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然后通过具体的图片或简单的故事讲解长征的背景,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课文、理解课文,同时意识到现代幸福生活的珍贵,达到渗透德育的教学目标。此外,对于一些和本篇课文具有类似特点的文章,教师也可以通过介绍文章背景的方法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在讲解文章题目时渗透德育

对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来说,题目是整篇课文的窗户,也是整篇课文情感与态度的浓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探寻题目的关键点,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高效渗透与德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相应的道理。

如在教学《聪明的华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目光聚集在“聪明”上,指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课文中会使用聪明来形容华佗?”这样一来,学生会带着疑问仔细阅读文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应当向华佗学习,不要慌,要勤于动脑思考,探寻能够有效处理问题的措施,最终达到德育的预期目标。

3.在朗读指导时渗透德育

教师应为学生推荐文字优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音韵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体会课文中的独特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操与品质。

如课文《爬天都峰》主要刻画了老少两人在爬天都峰过程中一系列的行为和对话,让读者意识到人们要善于探寻他人的优点,从他人身上收获一定的力量,从而鼓励人们在面临问题时要勇于挑战,迎难而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中的词语,让学生通过理解,掌握整篇课文的内容,牢牢地把握作者在爬天都峰前后情感出现了哪些变化。同时,教师可以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虽然天都峰离自己比较远,没有办法去天都峰一较高低,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应该向课文中的主人公学习,不怕困难,从而汲取作者为我们带来的情感力量。

4.在文字训练时渗透德育

在文章创作时,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创作动机,部分作者会在文章里阐述自身的看法,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有些作者则会通过文章为读者普及某些道理。一般来说,作者不会在文章中直接展现出这些内容,而是将它们隐藏在文章的一字一句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好地渗透德育,把语文教学和德育巧妙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渗透德育,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助力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9).

[2]南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0).

[3]房小红.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新城小学)

猜你喜欢
途径意义德育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有意义的一天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