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忠言”不“逆耳”

2020-07-30 07:30刘碧霞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学建议

刘碧霞

摘要:小学生心灵比较脆弱,教师一句看似无意的话,却有可能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从而让他们心生抵触。因此,现代教师应以推翻“忠言逆耳”为主要教学思路,重新审视自己批评问题学生的方式。

本文探讨了问题学生的成因,并提出科学批评学生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问题学生   批评方式   教学建议

学生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学生,除了自身不健康的心理之外,更主要的责任在于教师的批评方式不当。笔者认为,对于问题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口吐真言”,而是要以适当的善意的谎言为调和剂,让“忠言”不再“逆耳”,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听进教师的话,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一、问题学生的成因

1.以自我为中心,彰显个性

小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同于常人的事情。如在学习英语时,有些小学生故意不学习,甚至在英语课堂上捣乱,无论教师怎么说,他们都只回一句“中国人只需要学语文,不需要学英语”。这种盲目的言论出于小学生之口并没有让笔者感到意外,因为他们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彰显个性。

2.不认同教师,给教师找茬

有些小学生,特别是一些偏科非常严重的小学生,会存在不认同教师的情况。如有些小学生特别不喜欢英语教师,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这种情况在小学生群体中是非常常见的,这也是问题学生产生的主要成因。

3.不受尊重,自卑心理作祟

有些小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习成绩不好,也没有特长爱好,所以会故意做出一些事情来排遣自卑之感。于是,厌学、逃课、打架等情况也就随之出现。时间久了,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了教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4.家庭因素,扭曲学生心理

家庭因素是导致小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如一些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非常苛刻,放假了不让孩子出去玩,成绩下降了非打即骂;又如一些家长外出打工,三个月甚至半年都不关心孩子在校的情况,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责怪孩子,甚至迁怒教师。这些不负责任的做法会严重扭曲小学生的心理,导致他们开始厌学,甚至弃学。

二、基于成因采取科学的问题学生批评方式——以厌学为例

1.拉近师生关系

(1)发现小学生的优点,渗透赏识教育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问题学生也不例外。有些问题学生虽然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但是在体育、音乐、绘画等方面颇具天赋,这是他们优于其他学生的地方。因此,在与问题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必须从其他方面挖掘他们的优点,积极渗透赏识教育,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甚至是羡慕。

(2)尊重小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对待他们

每个小学生都是有尊严的,教师只是比学生经历得多、学得多,但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问题学生展开交流,要以“不耻下问”的态度引导问题学生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问题学生的心理认同。

2.举例分析论证

(1)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要向小学生摆明事实,用一些他们听说过、接触过的例子,告诉他们学习和不学习的显著区别。如小红因为非常喜欢学习,所以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喜欢她,每年都会送她一件小礼物,而小刚因为厌学,教师和家长都对他非常失望,小刚因而感到孤独。教师利用这样接地气的实例为引,向学生说明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虽然是浅显的意义和价值,但这会让他们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2)允许小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

如果在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小学生有话要说,教师要仔细聆听。如对于上文的事例,有的小学生会反驳说:“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每年爸爸妈妈也会给我买礼物;小明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他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给他买过礼物。”对于这样的反驳,教师要抓准重点,即小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好与给礼物有必然关系,那么教师就应从礼物的含义入手予以反驳,即礼物代表着教师和家长的认可,而非奖励。

(3)攻破小学生的心理防线,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教师一一反驳击破小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后,小学生的心理防线就会逐渐被攻克。此时,正是教师全力攻坚的大好时机,教师可以通过打“感情牌”的方式,搭配“谎言”与“真相”。如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说:“其实老师一直都很关注你,你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非常聪明,做事情也非常认真,如果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一定会进入班级前十名。”这样的鼓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继而重获学习信心。

(4)平和地提出建议,渗透激励教育

有些小学生虽然有了学习信念,但是依然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因此,教师应平和地提出建议。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以前的学习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制订短期的学习计划。当有些小学生认为自己完成不了学习计划时,教师应积极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他们。

3.相信学生

(1)加强关心,但不必天天耳提面命

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多多关心问题学生,对他们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和行为引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用天天耳提面命来夯实教学效果,这种做法是非常錯误的,容易让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握好教育的度,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2)持续关注,由批评转向表扬

教师应持续关注问题学生,当他们的学习成绩稍有起色之后,教师就可以由批评转向表扬。当然,问题学生的能力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成功的教师是能够熟练搭配“谎言”与“真相”的,只要谎言是善意的,真相是小学生能够接受的,那么小学生就能觉得“忠言”并不“逆耳”,还觉得教师说得很有道理。因此,现代化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批评方式,彰显自身语言沟通的艺术,从而达到“平和管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蓉.让“忠言”不“逆耳”——中职班级“问题”学生批评方式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7(78).

[2]古国滔.让忠言不再逆耳——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J].中华少年,2016(1).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老隆镇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教学建议
转化“问题学生”,做智慧班主任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正本还需清源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