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的头足类在聊什么

2020-08-01 08:29王小梅
中国水产 2020年7期
关键词:体色变色花纹

文/王小梅

说到美味的海鲜,除了鱼以外,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花枝、章鱼或鱿鱼吧!因为这些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脚(正确的说法是“腕足”)直接长在头上,所以被称为“头足类”。

绝大多数海洋生物都能在水中交流,它们有的用声波交流,如鲸豚类、石首鱼等;有的用肢体语言交流,事实上大部分生物都会用肢体语言来进行交流沟通;但头足类却与众不同,它们不仅懂得使用肢体语言,还能用身体上的“花纹”来沟通。

你可能没想过,这些看起来没有主观意识,只会受生理影响而运动的生物也会“说话”吧!事实上,多数头足类不仅拥有复杂的神经系统,而且智力非常高,它们可以控制皮肤上的色素细胞缩放,随想法变换花纹,模拟隐匿或展现斑斓的体色吓唬天敌。当然,这些花纹除了用来拟态欺敌之外,也可以用来交换讯息,比如与同类交换周围的情报,就像我们使用的旗语。可别因为体色变化听起来很复杂就小看头足类的“说话”速度,因为色素细胞直接由神经控制,因此头足类变换花纹的速度非常快,唱RAP对它们来说可能都是轻而易举!

不过,每种花纹的变化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以头足类中的软丝做为研究对象,来探索这个谜题。

软丝又叫柔鱼、软翅仔,它的学名叫做“莱氏拟乌贼”,生活在中国台湾南部海域。跟习惯在水底爬行或游动的乌贼不同,软丝身体两侧有着宽大、椭圆形的鳍,让它们可以长时间快速游动,甚至在水层中休息,所以软丝一生都不着陆,只在水层间活动。

就像人有表情一样,软丝在特定行为下会展现不同体色。研究人员曾把软丝的体色单独划分,总共区分出二十七个体色单元,接着一一记录软丝的行为,包括雄软丝争夺配偶、雌软丝拒绝交配等,最后把这些行为和当下显现的体色单元组合起来,终于总结出来一些规则。

例如雄性打架时,压在上面的赢家会表现斑驳且全身发黑的体色,仿佛正凶狠的对压在下面、体色苍白的输家说:“快求饶吧,再来就不客气了!”

更有趣的是,软丝并不是以单一体色单元沟通,而是利用多个体色单元组合搭配来传递讯息,二十七个体色单元就像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当不同体色同时出现,就像字母以特定方式排列,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藉由了解软丝的这些体色变化过程与习性,大致地推导出其他头足类体色变化行为存在类似可能,不过这也衍生出许多有趣的问题:不同种族间是否能了解对方变色的意思,是否存在“言语”上的误会;同一种族的不同族群是否会使用不同的变色方式,就像各自有各自的方言一样;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变色工具跟头足类生物聊天?

一些看起来接近疯狂的想法,在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之下成为了现实,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真正了解了每种体色变化的含义,并制造出能与之沟通的方式,这样我们就能从这些“邻居”的口中真正地了解海洋。

猜你喜欢
体色变色花纹
一种适用于牵引车导向轮位的轮胎
不同体色虎龙杂交斑的生理特性比较
会变色的淘米水
轮胎花纹学问多
变色花
按属性分类
为什么削皮后的苹果易变色
蚜虫的生存适应性研究进展
几种不同品系暹罗斗鱼体色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我们都有隐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