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专家 单彤文

2020-08-03 08:02
中国海上油气 2020年4期
关键词:海油国产化核心技术

单彤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国海油,先后从事海洋工程与天然气液化、LNG接收存储及运输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现任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总工程师兼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党委书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专家。

长期致力于LNG领域的技术创新,牵头完成了国家“863”等多个科研和技术攻关项目,实现了中国海油自主LNG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通过推动海油内部协同创新实现了中国海油LNG接收站自主EPC建设的目标。迄今为止,获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金奖1次,其他各级行业奖励5次,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所属单位科技进步奖数10次;发表专业技术论文论著近20篇(本),获得专利近50项。在国内LNG产业中的贡献主要有:

1)专注国内LNG产业核心技术的迭代优化。近10年来,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大型天然气液化、大型LNG全容储罐、LNG接收站等核心关键技术,并相应创立了CGTank、CGLiq、CGDsim等核心技术品牌,打破了国外垄断,持续提升了中国自主LNG核心技术的行业和国际影响力。近年来,致力于LNG产业链新业态的探索,积极推动天然气利用新方向的突破,研究氢能技术与天然气利用的结合点,推动成立了中国海油首个氢能及天然气利用研究所。

2)致力推动核心技术推广应用和工程化转化。创立并持续推广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装备国产化合作模式,撬动国内制造企业开展LNG行业装备国产化的积极性和实质性投入,完成中间介质气化器、开架式气化器、大型LNG绕管式换热器、潜液泵、液力透平等多项国产化装备的研制与推广应用,提升了国内LNG项目的国产化水平。另以LNG储罐技术和工程应用为基础,提出了1+1+1>3的EPC合作新模式,积极推动中国海油内部协同的EPC模式,推动中国海油中下游EPC队伍建设,实现了自主EPC建设目标,整体带动创造产值超百亿元。

3)关注标准化工作,致力中国在国际LNG行业话语权的提升。积极致力于LNG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作为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化天然气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制修订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牵头或参与多部国家、行业及企业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石化设备材料与海上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化天然气用装置和设备标准制定工作组的中方专家代表,在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向国际社会积极传达中国LNG行业的技术和标准制订需求,为中国在国际LNG行业话语权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猜你喜欢
海油国产化核心技术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渤海生明月 原油量夺魁
——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建成记
LNG接收站扩建工程低压泵国产化应用管理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基于国产化ITCS的卫星导航仿真研究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移动能源核心技术——薄膜发电及其机遇分析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