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道:凯司令与王家沙

2020-08-03 06:57黄媛
检察风云 2020年11期
关键词:西点西餐司令

黄媛

吃着栗子蛋糕、哈斗、掼奶油长大的老上海人,看到“凯司令”这个名字,就是甜蜜蜜、罗曼司的感觉,脑子里立即闪过一块块高颜值、带点嗲甜味的西点。这个冒着森冷兵气的汉字组合,被烘焙的香气彻底柔化了。

初到上海的外地人就不会由“凯司令”联想到西点,新上海人对西点的认识,一般始于 85℃、克莉斯汀之类。通常在公司里搞活动,需要备些点心,本地同事会自告奋勇揽下采购的活儿。买回盒子上印着红灿灿三个字的 “凯司令”,新上海人奇怪:“凯司令啥意思?”本地同事:“这都不晓得?凯司令是上海最老牌的西点,张爱玲都爱吃的。”当栗子蛋糕入口的瞬间,便是对外地人关于上海老味道的启蒙,原来上海老味道不仅仅是浓油赤酱,还有洋派的、香甜的、时尚的西点。热情的上海同事,一般会进一步科普:“凯司令现在有很多分店了,最正宗的在南京西路。”再热情的还会约个时间一道去体验体验。西点并非凯司令最初的主打项目,凯司令当年为西餐而生,是上海第一家中国人开的西餐馆。早在1928年,林庚民、邓宝山在当时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与慕尔鸣路(今茂名路)交界处开办起凯司令,当时那一带,开着十多家西餐馆和咖啡馆:皇家、DDS、丽娜、康生、泰利和飞达等,竞争非常激烈。为啥起名“凯司令”呢?据说这个店面能够拿下来,是靠一个下野军阀的鼎力相助,有感谢司令相助之意。更普遍的说法是当时正值北伐军凯旋,国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以“凯司令”纪念此事。我倒觉得又是凯旋又是司令,一定寄托了两位创业者称霸西餐业的雄心。确实,当年跟凯司令竞争的西餐馆,如今已无影无踪,而凯司令还风华正茂。

凯司令以西餐起家,直到今天仍然保有西餐供应,但始終没有取得西点那么大的名气。西点的巨大成功要归功于凌庆祥父子,他们原来在德国人开设的飞达西餐厅制作蛋糕,被凯司令成功地挖角,凌庆祥和两个心灵手巧的儿子一起跳槽,父子三人联手让凯司令的西点红透上海滩。张爱玲很好这一口,又住附近,和闺蜜炎樱逛完街后的压轴节目就是到此处一起吃甜、软的蛋糕。电影《色戒》里的美女特工王佳芝,也在李安的安排下,坐在凯司令里等着和易先生约会。但在张爱玲的《色戒》小说里,王佳芝是坐车到了静安寺路西摩路口的一家小咖啡店,有一句“这是天津起士林的一号西崽出来开的”。尽管小说里根本没有咖啡店的名称,但明眼人一看就知。结果,起士林对号入座,状告“凯司令”仿冒他们的招牌。不用说,就这样,张爱玲让凯司令稀里糊涂地陷入侵权官司。官司最终以起士林败诉而画上句号。

不过,张爱玲大概没有福气吃到栗子蛋糕,这款当家点心,直到 20世纪50年代才由凌家父子发明出来,糯糯的栗子粉外面再加一顶白脱“小帽子”,绵细温润,奶香和栗子香天衣无缝地融在一起,好吃得没法说。栗子蛋糕如今几乎遍及各西点店,但无论颜值还是味道,别的店都难以企及。凯司令另有个制胜绝招:从1928年创立至今,白脱蛋糕用的都是从新西兰进口的纯天然奶油,连供应商都没换过。看到了吧,这就是上海老字号的做派。

凯司令在“文革”期间改名为“凯歌食品厂”,20世纪80年代又改回凯司令,曾经的“凯歌食品厂”如今几乎没人记得。作为凯司令发源地的南京西路店,历经数十载风云变幻,倒没有受到多么剧烈的冲击,至今还热热闹闹照原样开着。

如果买了蛋糕出门,突然想起家里还有爱吃中式点心的人,那么不妨右拐,要不了几步路,就到了另一家老字号——王家沙糕团店。王家沙1942年底才开出来,比凯司令晚了十几年,卖年糕、汤团、八宝饭等纯中国味点心。创办的老板叫姚子初,本来在当年上海滩著名的申报馆当广告科科长,收入、地位都比较好,谁料这一年来了个汉奸当社长,他愤而辞职,也是个有血性的上海人。砸了铁饭碗,他自主创业,想到了办点心店。话说上海静安区东部,原有一个老牌社区,名叫王家厍(she),那时名气响来兮(很大)。为了迅速打响自己的品牌,沾沾名牌的光,姚子初就取其谐音命名了自家店。到了今朝回望,倒是王家沙的大名更久远了。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西点西餐司令
甜蜜的家常西点
西点行记
“鸡司令”的“云”上探索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OF三谷西餐酒吧
吃西餐
从“牛司令”到“环保人物”
从“兵妈妈”到“鸟司令”
五彩西点 缤纷夏日
五彩西点 缤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