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诗词对大学生的德育价值

2020-08-03 01:57陈岩邓禄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育价值大学生

陈岩 邓禄

[摘要]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中国革命的艺术写照,是对革命先烈、人民群众的讴歌与热爱,映射出毛泽东系统的道德观念,体现着毛泽东的道德思想,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德激励价值与大学生的德育目标相一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德育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大学生;德育价值

[作者简介]陈岩(1970-),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邓禄(1995-),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认同度研究”(18GJE48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SJGY20180050)。

[中图分类号] A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5-0006-03

一、毛泽东诗词的道德激励

(一)道德情感激励

“毛泽东诗词中关于道德哲学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也构成一个整体逻辑框架”。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发生并且取得胜利的,那是由血泪、枪炮、牺牲铸成的红色里程碑。在共和国缔造的过程中,有人牺牲、有人怀疑、有人叛变,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却以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继续艰苦奋斗,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诗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是乐观主义的写照,是自信昂扬的展现,蕴含着苦中作乐,催人奋进的道德情感。在毛泽东诗词中,赞颂的从不是某一个人的功绩,更多的是对底层人民大众,革命群体的赞美,尽管这些赞美对象在物质上是贫困的,但是他们的革命理想,团结精神却是高尚的,大无畏的。“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诗词强调工农团结,军民团结,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并与他们达成共鸣,也正是这种大团结的精神促进其大无畏的气概和战无不胜的勇气,使我们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直到取得革命胜利。

(二)道德榜样激励

纵观毛泽东诗词,涉及众多历史人物,这些人物性格鲜明,各有异彩,按照起到道德作用的不同将其分成两个方面,即正面榜样和反派典型。首先,毛泽东诗词中正面榜样的描述最该被提及的就是诗人自己,毛泽东少年时就写下诗句“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大”来勉励自己,告诫自己要立志高远、挣脱藩篱、眼界开阔,在革命过程中,更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仅具有高尚的革命道德情怀,更不畏前途,脚踏实地。除毛泽东之外,还描绘了很多英雄式人物,如“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足见对彭德怀同志的军事才能和作战精神的赞赏程度之高”②;如“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描写了鲁迅‘忧忡为国的爱国热情和‘接秋风吟的革命精神,形象生动地概括了鲁迅一生的革命功绩,也树立了鲁迅这一革命榜样,对我们有很好的示范作用。”③;如“壮志无违”的戴安澜,国民党军名将,时任国民党200師师长,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42年5月18日在缅甸抗击日军的战斗中殉国,年仅38岁,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在得知戴安澜将军殉国的消息后,毛泽东作诗《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以“沙场竟殒命”表达了沉痛哀悼,以“外辱需人御”,“壮志也无违”赞扬了其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诗词对反动人物的描写最具代表性的是“为营步步嗟何及”的蒋介石,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是这样描写蒋介石的,“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军阀反动派间的争斗是利益的争斗,是践踏人民血肉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终究是不得人心,不能长久的;反观我军形势一片大好,“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我军不仅获得龙岩、上杭等地盘,而且还抓紧落实土地政策,让群众获益。其次还有败军之将张辉瓒,所谓“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在第一次“大围剿”中任中路右纵前线总指挥的张辉瓒在江西吉安龙冈被红军活捉,随着张辉瓒的被捉,第一次大“围剿”宣告失败,土地革命迎来了新高潮。

(三)道德意志激励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毅力,激发和锤炼了人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也是将道德外化于行所必不可少的。”④“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毛泽东对革命现实的深刻领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首词不仅是抒发悼念之情,更是寄托了毛泽东对妻子杨开慧烈士和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缅怀和深切思念,赞颂了他们舍生忘死,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此志可上九重霄。毛泽东的一生满经生死,妻子、战友、挚友、兄弟先后牺牲,但他凭借着坚强的革命意志依旧站立在革命的前沿阵地上,“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更是写下豪情史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些词语信手拈来,溢于词间,正是他坚韧革命道德意志的折射和写照。“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更是反映了人们以坚强的意志去争取革命胜利的精神风貌。

二、毛泽东诗词与大学生德育目标相契合

(一)树立大学生崇高的道德理想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谈到:“毛泽东同志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的简短运用反映出毛泽东革命一生所遭受的艰难困苦,赞誉了他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理想信念不是空谈,是需要大学生深切体会,躬身践行的崇高目标,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国梦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需具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衡量。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德育的必然和前提,实现自身的生存价值及精神追求是德育的目标和结果,毛泽东诗词折射出毛泽东的伟大理想,“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对毛泽东诗词的领悟,让人有酣畅淋漓之感,昂扬激荡之情,如熊熊火焰燃烧于心,激发大学生树立精忠报国的人生追求,振奋其精神、引导其行为、塑造其人格、提升其境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新时期,社会对于大学生不仅有“才”的需要更加有“德”的要求,对大学生的德育要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道德的自我满足与社会需求相协调,这里所说的“德”不只是思想品德,更包括社会主义道德。而毛泽东诗词映射出的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人生理想,还有毛泽东优良的道德品质。其中,毛泽东的人民观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大体现,对于人民的赞颂,他从不吝惜笔墨,“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等,诗以言志,毛泽东将世间最普通的工农大众比作英雄人物,突出工农联合的强大力量,也反映出毛泽东尊重农民,心系民众,服务人民的高尚道德品质。无论何时何地,对于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热爱都应是坚定不移的,大学生要始终坚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师;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创造力,认人民为师。由此可见,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民观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形成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为国内经济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唯利是图、争名夺利的不良社会风气正在进一步侵蚀人们的道德观念,一些仅仅需要凭借道德判断就可以分辨是非的问题,结局却屡屡被利益所影响,这种道德意识滑坡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社会环境,更是广泛存在于大学的校园环境。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上呈现出的个性化、复杂化的特点也为这些不良道德观念提供了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养分,这些不利条件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极具阻碍。毛泽东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中饱含的生存价值思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例如《赠父诗》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一种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济世情怀;《卜算子·咏梅》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处乱不惊,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的思想内容。当代大学生群体热衷自身的个体发展,却眼高手低,沉迷于现代科技的衍生品不能自拔。学术态度不端,抱着侥幸心理,妄图凭借小聪明在学术上有所突破的不在少数。毛泽东诗词的生存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四)指导大学生奋进的道德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对于客观物质的认识总归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也需要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其真理性,毛泽东诗词作为毛泽东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价值观念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实践是要将毛泽东诗词的核心要义通过自身价值观的转变内化为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一部分,再将其外化为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实际行为。例如,《七律·有田有地吾为主》中的“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反映出的济世情怀就可被大学生群体内化为自身爱国情怀的一部分,再通过自身实际的爱国行为外化为道德实践的一部分。可以说,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哲理性内容不仅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能够指导其形成正确的道德实践行为。

三、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实效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担当意识,承担时代责任

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着强烈的革命道德,这样的革命道德是在当时内外压迫、流血牺牲的环境下造就的,是在为实现无产阶级的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中产生的,其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无产阶级情感因素和价值判断,在当时的情况下,唯有斗争才能开创新的道路,唯有牺牲才能换来新的希望,“战地黄花分外香”这是对工农革命精神的由衷赞美,这也是对当时仁人志士勇担时代责任,奔赴战场的真实写照。在新时期,“政治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决定着大学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向和动力,是大学生本质力量源泉,属于意识形态范畴。”⑤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前提是构建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堡垒,深度挖掘毛泽东诗词中最具革命责任的部分,最具担当意识的部分,最能体现新时期党、国家、民族强烈时代责任的精神元素,渗透进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中,形成新时期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和担当意识。

(二)有利于锻造大学生的生存意志,增强社会竞争力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专业过硬的技能,更需要大学生具有健康自信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坚毅的生存意志。毛泽东的一生都将乐观主义作为自己重要的精神力量,堅定信奉乐观主义哲学,这种乐观主义哲学也艺术再现于毛泽东诗词中,在《七律·长征》中,万水千山也是“只等闲”,大江大河,山脉沼泽也只是“细浪”“泥丸”,“岷山千里雪”不是前进的阻碍,只不过是脚下的征途,最终只有英雄的“三军”才能“笑开颜”,由此可见,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诗词仍能极尽乐观想象之能事,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而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把自己自信的人生观以及坚毅的品格充分凝聚在他的乐观主义哲学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尺”,即使政治不畅,重病缠身,毛泽东依旧感发“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纵然是面对美国核讹诈,毛泽东更是豪言“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的自信、坚毅不仅属于他个人,更是为新中国和中华民族撑直了腰杆。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悲观、不自信的心理,害怕失败,轻言放弃,年轻人需要的是一股自信的“狂”气,乐观坚毅的傲气,研读毛泽东诗词,学习毛泽东的品格,“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锻炼自身的生存意志,增强社会竞争力。

(三)有利于大学生净己修身,领悟人生真谛

“书生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毛泽东戎马一生,以笔代枪,他不仅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伟大的诗人,诗词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伟大中国梦复兴的艺术再现,曾有外国友人评价他:“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他一生与书作伴,马上吟诗,用犀利的刀笔改写了中国和世界历史,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深深融入到大学生的血液里、生命中,引领大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⑥大学生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⑦“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南京路上好八连身处上海繁华的路段,但他们却有着严格的军事纪律和较高的思想觉悟,时刻警惕着资产阶级的腐败侵蚀,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色,这一光荣传统时刻警示着大学生要勤俭朴素、净己修身,“为人民”,“拒贪腐”,领悟人生真谛,提升人生境界。

(四)有利于熏陶大学生的审美趣味,构建美学思想

《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毛泽东诗词寓意深刻,美善相乐,不仅给人深邃的思想启迪,同时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而毛泽东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正是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习和追求的。毛泽东诗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说过,“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的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倦的”。所以他的诗词既有铁马冰河,又有家书挽歌,既镜象阔达,又妩媚可人,刚柔并济,阴阳调和;“烟雨苍苍”、“龟蛇大江”、“苍茫大地”、“东海岛夷”诗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反映了其善待自然的积极态度,天人和谐也是毛泽东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情趣;“谁主沉浮”、“欲与天公试比高”、“换了人间”却又是毛泽东的革命目标以及自我价值追求的最高形式。毛泽东诗词意境深远又通俗易懂,具有诗词四两拨山河千钧之势,在新时代,运用毛泽东诗词熏陶大学生的审美趣味,构建美学思想以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注释]

①李仁君.论毛泽东诗词中的道德哲学思想[J].四川: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05).

②高永贵,罗先凤.毛泽东诗词人物形象综述[J].重庆: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③④张鹏.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7.

⑤欧巧云,邓集文.毛泽东诗词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究[J].湖南:湖南社会科学,2018(01).

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6.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学校红色文化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践研究初探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