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庙宇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对策研究

2020-08-03 01:58张爱玲
大经贸 2020年3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泉州

【摘 要】 泉州有着“泉南佛国”的美称,它的神明庙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些都为神明庙宇旅游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对泉州市佛教旅游资源的整理,分析其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开发策略,以期对泉州神明庙宇旅游有所贡献。

【关键词】 神明庙宇 旅游资源 深度开发 泉州

一、神明庙宇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

(一)神明庙宇旅游建筑规划。庙宇是供奉神佛或者历史上一些名人贤士的地方。庙宇建筑如同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有的构件庙宇建筑也有。台基、木头圆柱、开间、横梁、斗拱、彩画、屋顶、山墙和藻井这九部分构成了佛寺建筑的规模。古代泉州市的佛寺建筑刚开始与印度相同,没有殿堂,后来为了表示对神明的敬重,开始建设殿堂,并把塔与殿堂作为寺庙建筑的主体,寺庙的四周都建僧房,供寺庙僧人方便。泉州市大多数佛教殿堂建筑风格除了带有明显的闽南特色之外,还都由四合院构成,有两偏殿,关于中轴线对称,布局十分严谨整齐。

(二)神明庙宇旅游发展规模。神明庙宇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旅游者为观赏建筑,追求心灵的灵静而旅游。前来泉州市寺庙旅游的游客,除了大部分是本地人士之外,还有海外华侨。据泉州民宗局调查,在泉州本地1966-1976年“文革”期间受损的一些庙宇普遍得到了修复。后来政策较为开明,闽南的许多庙宇都与台湾、海外华人有联系。

(三)神明庙宇旅游活动形式。旅游期间,许多民间信仰的交流非常活跃。在交流期间,同祀神明间的有关来源、史迹、习俗、礼仪、接待等疑难问题是需要合作才能解答,由此建立了各类神明协会。神明协会的创立,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文化,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大多数人知道的佛像神明都是释迦摩尼、观音,而闽南的民间庙宇很多都会在庙堂增加释迦摩尼、观音等更高神格的塑像。游客们在旅游的时候,常常跟着寺庙里的主持做佛教礼仪:合掌、绕佛和五体投地。

三、泉州市神明廟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泉州地区众多的神明庙宇,使其旅游越来越“热”起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活动。泉州市神明庙宇旅游资源开发目前没有充分利用本身景区的特色,产品开发活动大多数是以静态参观的模式居多,游客的参与性活动比较少,缺乏体现泉州闽南特色的旅游活动,仅仅是通过烧香拜佛,观赏寺庙建筑来吸引游客,缺乏新奇感。

(二)环境容量过低,接待能力有限。很多著名的寺庙建在偏远的地区及高山上,这对于游客来说极其不方便。在客流量较多时,自驾游客要寻找一个停车位很不方便,加上厕所数量太少,布局也不太合理,接待能力还远远的不足。

(三)僧人素质不高,服务水平较低。景区内部分僧人不守本分售卖旅游纪念品;一些僧人佛教文化素养还不够,无法回答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提出的各种有关佛教的问题,出现“假”僧人。

(四)古寺庙现代化,商业化气息重。很多神明庙宇景区忽略了宗教文化的严肃性,仅仅是停留在旅游开发的物质层面上,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景区内外兜售商品的小贩很多,声音嘈杂,扰乱了佛门清净。寺庙内还可看到不锈钢制作的提示语牌,厕所内贴着现代化气息浓重的磁砖,这有损古寺庙古香古色的整体风貌。

(五)旅游商品雷同,缺乏景区特色。在开发旅游纪念品时,没有重视与泉州佛教旅游文化相结合,产品不够丰富。大多数寺庙外售卖的纪念品都是一些首饰、玩具类,没有一点特色。

三、深度开发的对策

(一)创新旅游项目,加深游客体验。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对宗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泉州市神明庙宇旅游要吸引更多的年轻游客,需要在旅游项目上有所创新。

1.修行体验旅游。游客们到寺庙“出家”,体验寺庙僧人的生活。旅游“出家”期间,游客可以在寺庙内做几天“和尚”,撞几天的钟,同寺庙的僧人一起吃斋念佛及劳动。

2.寺庙研习旅游。在泉州寺庙创立佛教文化修学研习班,举办各种类型的佛教学术活动,邀请寺庙的高僧主持讲解。凡是来参加这些活动的游客,寺庙都会颁发给游客一张结业证书,以作纪念。

3.寺庙文化旅游。为了宣传佛教文化,寺庙可以开设博物馆、展览馆。比如在寺庙后院开设一间房间,房间内准备各类经书,供游客免费阅读。游客既可以消除在寺庙行走所带来的疲劳感,也可以获得佛教知识,感受寺庙僧人诵经的氛围。

4.少林武术旅游。少林武术是一项备受欢迎的运动。泉州寺庙可以引进一些武术资源,努力挖掘,言传身教。

5.寺庙饮食旅游。泉州市许多寺庙都建设有食堂,为游客提供斋饭。这些斋饭都比较便宜,但是味道和质量一般,且食堂又非常拥挤,这满足不了高端消费群体,因此,有条件的寺庙可以在寺庙外开设一些档次不同的素食餐厅,满足不同游客。

(二)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景区形象。泉州市寺庙应增设一批卫生公厕,按照前往寺庙旅游最多的游客数量来安排公厕数目;增加更多的停车位,避免游客因无停车位胡乱停车;加强寺庙及其周围园林的建设,为寺庙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三)提高僧人素质,优化游客感知。泉州寺庙管理者应注重僧人与工作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培训,建立合理的职务升迁制度,提拔能力优秀的僧人。采用公开招聘制度从社会上招纳更多的人才,提高寺庙僧人对宗教事业的忠诚度及游客服务的真诚度,优化并提高游客对佛教服务的感知。

(四)改善寺庙环境,完善旅游服务。对于许多佛教信众或者游客来说,寺庙是一个神圣、庄严的地方。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多投入一些资金用于改善寺庙环境、标志物的古朴风以及保证寺庙内建筑的统一,保持寺庙庄严肃穆的风貌。

(五)开发特色商品, 扩大促销渠道。开发具有泉州特色的神明庙宇旅游商品并进行有效的推广,可以较好地提高泉州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增进游客对佛教文化的了解。神明庙宇旅游商品的开发,可结合当地闽南特色制作佛像制品、竹雕、提线木偶、木雕、绘画,或加工佛教吉祥物、护身符,满足游客的购买欲望,提升品牌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幼雄.泉州宗教文化[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2

作者:张爱玲(1994.09—),女,福建泉州,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泉州
泉州
泉州之旅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泉州九仙山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