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探讨

2020-08-03 03:19王倩蔡跃辉朱伟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测绘技术

王倩 蔡跃辉 朱伟

摘 要 GPS测量工艺出现,使得测量的效率以及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该篇文章主要是对于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出现问题以及其运用过程给予相应介绍,希望使GPS测量在项目领域的应用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 GPS控制;测绘技术;运用过程

引言

伴随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不断改善与创新,建筑工程测绘的工作变得更为细致,并且提供的建筑工程控制测绘的资料也更为广泛。目前,GPS控制测绘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的测量中,不但能提升工作的效率,而且还能推动工程测绘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1GPS测量工艺应用现状

1.1 管理制度方面

部分企业在对测量工作进行管理进程中,缺少完善、高效以及全面的管理制度机制,造成了测量工作人员在运用GPS测量工艺时没有按规范、严格的规程操作,进而对于测量数据信息的精准性造成一定影响,使得GPS测量工艺不能够较好将其作用和优势发挥出来,对于测量项目与整体建设的科学性以及精准性造成影响。具体来说,其问题体现于下述两方面:

第一,对于测量工作人员管理。GPS测量工艺操作具有一定规范性,操作过程存在大量精细工作,部分企业未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范测量,对其业务考核方式不科学,以至于部分测量工作人员尽管掌握其技术要点但未规范操作,比如读数不精确、未检查和试调设备等…不规范操作进一步导致后续测量项目工作难以获得保证,对测量精准性带来很多的阻碍。

第二,对于测量装置管理。因为测量作业一般是在比较恶劣条件下实施,使得大量 GPS测量装置在运用与运输进程当中发生问题,像是有磕碰问题会造成装置出现故障,而且极易发生丢失问题。除此之外,大量测量部门平时并没有定期的对于测量装置实施维护处理,造成大量装置与仪器精确度方面存在问题,且并未对其进行及时纠正,造成对后续测量工作的精准性产生严重影响[1]。

1.2 测量工作人员素质方面

测量工作涉及大量技术方面难点,这要求相应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技术能力、专业水平还有丰富经验,但是在目前测量工作中从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运用技术过程中业务能力不精,技术要点掌握不全,操作不规范,很难确保测量信息数据可靠性。

2GPS测量工艺的优点

GPS测量工艺在运用进程当中,关键包含了下述几方面优点:①测量迅速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目前存在的技术几乎能够胜任任何一种情况下的测绘作业,实现各种测量要求;③能够极大地减少人为误差,确保测量的精度;④劳动力投入与强度较传统工作模式大大减小,降低了经济投入;⑤受环境的干扰小,工作条件简单。因此,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地理位置测量、确定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获取成为一项非常便捷、可靠并且安全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拓宽发展的空间[2]。

3GPS控制测绘技术的实际运用

在某一个山区1∶1000带状的土地测量当中,测区内坡陡山高、灌木丛生、枝叶繁茂,地形的平均坡度于20~30°范围内,其通视极为困难,这给常规的控制测量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保证在工期内达标完成,选择应用GPS 控制测量的方法。

3.1 布设GPS的控制网

开展此次的测量任务是在山区公路段上, GPS测量的点是选择在公路两端,这些测点在公路两端平均分布并全方位覆盖,由于测点在公路两端,故选择好的测量点应当是在同一条直线之上且能够看到。此次总共是布设17个E级点,三个已知的联测点,其基线平均为270米。网中联测三个已知点属于等边三角形的控制网。

3.2 GPS控制网外业的观测

此工程选择三台AshtechSCA-12S型单频的接收机来加以观测,规定静态的定位测量的精准程度是±(10mm+1ppm·D)。相关指标是:①有效观测的卫星数量不少于四颗。②观测用时不少于一小时。③卫星高度的截止角需超过15°。④在观测的时段内,任何一顆卫星有效的观测时间需超过二十分钟。⑤卫星集合的土星因子与精度的因子其GDOP的值需小于 6。⑥各个环节采集数据的用时应间隔不少于十五秒。⑦此工程用 L1 的方式来对数据加以采集。此外,按照卫星预报的时间而言,此地上午9:30之前约能接受到不少于四颗有效卫星的信号且图像的强度因子即 PDOP的值要超过6。为确保在最好时间里来加以观测,每一天观测的时间务必是5:30-9:30之间,唯有如此方可确保GPS 网测量的精度。

3.3 GPS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处理与检核

在GPS的测量方法当中,处理数据方面较为复杂,由于此过程当中数据是否准正确影响到后面测量的所有标准,因此,需及时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数据的对错加以检测,保证测量数据无误差,按照不同点位的数据来测量,经仔细调查与分析,能检测出测试点部位选择发生偏差而使得出现数量的差值。比如,于审核某一次数据的时候,发现在相同环内三个测量点存在较大差值,经仔细排查和分析,最终查出是由于未合理选取测量的部位所导致的,选择的三个测量点相隔一座山,这使得经纬度在GPS上看到的数值间相差极大,观测到测量点卫星的信号并未同步,所以需对三个测量点部位加以调整后重新获得数据。

为有效提升基线向量解算的精准度,可选择下面几个对策。

(1)系统自身默认高度的截止角是150°,增大高度的截止角,有利于求解出整周的未知数及有效提升成果的精准程度,因为全部相关噪声随着卫星的高度截止角的增大而有所减弱。由于此时需较多卫星参入计算,这就要求GDOP的值保持良好。

(2)将个别的含着粗差的基线剔除掉,找到原因,选择有效的对策重新加以测量,保证整体的质量。

(3)对历元的间隔加以改变,GPS机的自身与外界的干扰会出现整周的跳变,比如树叶阻隔了卫星的信号,导致基准的信号与卫星的信号间出现混频情况而出现差频的信号。此时, 对历元的间隔加以改变,能有效提升基线的向量解算的精准程度。这里需注意,历元间隔改变的数值越大,则需观测的时间就会更久[3]。

3.4 GPS控制网的平差与成果的评价

选择GPS V5.2随机的软件来加以网平差,第一,选择 WGS-84 的大地坐标系加以三维自由的网平差,在 GPS自由的网平差满足了精准度相关需要以后,再计算约束的网平差。第二,需对GPS的坐标加以转化,把各个GPS 点WGS-84的坐标转变成1954年北京的大地坐标,再继续开展地形测量的作业。

在应用Ⅲ-10计算网平差的时候,某矿是起算的根据,加以三维的约束平差,使用无名岭这一成果来当作检核。在平差以后,最弱点5号点位当中的误差是±7毫米,其精准度是1:285000。对无名岭已知的成果和此次的平差成果相对比,δy=0.01、δX=0.010,这表示选择GPS 的定位技术能完成高精度控制网的建设。GPS 的高程测量使用两个四等的水准点Ⅲ-10,某矿施测GPS的水准,与四等电磁波测距的三角高程相类似,通过WGS-84坐标系三维平差,得到供高程经拟合计算获取大地的高,因为布设GPS的水准网为带状,选择数学三次播值的样条函数这一模式来加以拟合,将各个GPS点正常的高加以拟合。在拟合以后,最弱点的高程当中的误差是±0.017米,其精度满足四等电磁波的测距三角高程的精準度需要。GPS的控制网选择SOM A SE12110的全站仪根据I级导线的精准度来进行外业的检测工作。由外业的检测数据能够得知,GPS的控制网其精准程度相对较高且成果也较为可靠,能够达到山区的地形测量相关需要[4]。

4结束语

GPS控制测绘技术已在土地管理领域中广泛使用,并产生了显著效果。此外,使用GPS控制测绘技术减少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未来发展中,结合3S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GPS控制测绘技术使数据测量更加快速精确,使土地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

参考文献

[1] 陈国新.GPS 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锰业,2018, 5(4):842-844.

[2] 王丽颖.GPS 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17):905-906.

[3] 吴远见.浅析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9, 6(9):809-811.

[4] 王海平.GPS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优势[J].门窗,2019 (3):121.

猜你喜欢
测绘技术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矿山开采监测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
浅论测绘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探讨测绘技术如何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测深系统在淤积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意义
研究新型测量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