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

2020-08-03 03:19仵振华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产现状煤矿安全

摘 要 随着现代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煤矿这种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在逐渐增加,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煤矿安全开采技术也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我国秉持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煤矿安全始终是大家担忧和重视的一个方向,本文以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依据,力求通过对煤矿安全现状和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解释,希望能给出建设性建议,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原因

1我国煤矿安全现状与影响因素探讨

1.1 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现状与事故类型

20世纪以来我国从农业大国不断向工业大国发展,而工业城市的发展必定离不开煤矿资源的支撑,我国煤矿的开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潮。需求猛增的同时各类安全隐患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煤矿事故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说法,这里我们按照伤亡事故的性质可以分为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灾和其他8类事故。就我国目前发生的矿难来看,这8大类型中的顶板、运输和瓦斯占了最主要的地位,以20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三类的占比高达80%以上,因为这三种类型的矿难死亡的人数占据了矿难死亡总人数的50%以上,这三类里面顶板事故的发生次数最多,是灾难最容易发生的方式,而瓦斯施工员的危害则是其他七种所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火灾事故造成的严重程度最大,每次发生这类事故的死亡人数竟然达到了9人以上。不论哪种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和旷工家庭所造成的伤害都是无法消除的。

再从事故发生的地址来看,我国的乡镇型煤矿是矿难发生的集中地,不仅是因为乡镇经济水平落后导致开采技术的落后,更是因为对于安全意识的缺乏才导致了悲剧的不断上演。我国煤矿因为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安全意识的普及程度、地质环境的差异、监管部门在执法上的水平,种种原因造就了今天我国煤矿安全的区域不平衡的现状。总体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死亡率远低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辽宁、江西、贵州这些城市是重大事故发生的聚集地,而四川、山西、河北、黑龙江则是特大型事故的多发地区[1]。

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探讨

2.1 开采煤矿的难度大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使得各方面的需求量都很大,而工业上必需的煤矿作为非可再生资源,为了满足需求,就不得不开采那些埋藏很深的煤矿,所以出现了我国几乎全是井工矿的现象,而深度的加深得到的不仅是煤矿的增加,也伴随着瓦斯这类气体的增加,这就大大加大了开采的难度,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多发。

2.2 我国采矿区的复杂的地质环境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煤矿的采区又多集中在地质复杂的地带,这些地区地质结构疏松,或者处于板块交接带,或者内部构造活跃的地区,这就使得自然灾害频发,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也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2.3 我国落后的煤矿生产技术和开采设备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由于我国近代以来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之后的戰乱,新中国在成立初和其他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这一点在煤矿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基本上采用原始的人力采矿,这不仅使得作业的效率低下,更是对于矿工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没有技术的保障,也就没有安全的保障。

2.4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存在失职缺职行为。在管理环节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在监督环节没有做到严格的把关,使得在煤矿的彩瓦和生产环节上存在很多不合法的地方,而不合法的这些小细节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由于我国在这块儿的体制不够完善,存在部分灰色地带,就造成了矿难死亡人数的增加[2]。

3提升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案

3.1 不断改革创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先进的开采设备

这一环节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中心环节,任何事物的有力保障不仅要依靠有序的制度,科技的力量更是重中之重,而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就是科技带来的最佳产物,是解决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得力助手。这就要求研发人员发挥创新意识,根据我国复杂的地质特征这一特点,研发适合我国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其次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要淘汰掉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3.2 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增强管理者和采矿者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要给采矿作业人员授课,普及安全生产的常识和原理,不仅是要提升他们的生产技术,更要让他们懂得保护自己,这是灾难来临时的救护车,是有效减少死亡人数的措施。其次,监督人员在检查设备时,要做到细心规范,力求保证生产设备不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安全的隐患。最后,要从监督管理的体制上约束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层层把关,时刻保持警惕,最终实现最小的人员伤亡。

3.3 提高安全管理者的专业水平

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安全管理者在当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关键,所以煤矿安全管理者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能更好地对煤矿安全进行管理,不然煤矿安全性能的提升只是杯水车薪。所以为提高我国煤矿安全开采的性能,提升煤矿安全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刻不容缓,在招聘管理人员之时,必须要求前来应聘的人员在安全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都要达到要求,这样所聘请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对煤矿进行管理之时就会更加的科学合理。

4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导致的,很多时候是各个因素综合造成了灾难,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在技术上不断研发出新的设备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在制度上也有层层把关,各个管理监督部门各司其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制度支撑,在思想方面,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才能真正摆脱目前的窘境,走向制度化、高效化、安全化,大幅度降低灾难发生时造成的财务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 孙志刚.矿井安全评估理论和实践探索[J].煤炭企业管理,2000 (11):41-42.

[2] 邸建友,宋召谦.煤矿安全保障体系应用效果及改进[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z1):142-143.

作者简介

仵振华(1988-),男,河南周口人;本科,职称:工程师,现就职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柳塔煤矿,研究方向:煤炭开采、煤矿机械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现状煤矿安全
煤矿安全生产中矿井通风的重要性研究
三维全景技术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