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分析

2020-08-03 03:19王君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维修信息化

王君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建筑物密度和单位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火灾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为了达到不同任务,消防救援队伍购置了各类的消防装备,为有效管理这些消防器材,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同时除了保障消防器材的管理,还可以提高维修管理效率,共享装备资源,提高装备维修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 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所有领域内的信息量增加迅速,进行信息化建设成为必要选择。消防器材装备维修的信息化,目的是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借助及计算机的优势,优化维修资源。利用互联网搭建远程网络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提供维修信息和经验,实现线上实施交流和资源调配,利用数据库协助判断故障类型、自动推荐处理方案、进行远程协助等功能,提高维修管理的效率,目的是提高消防救灾水平。

1装备器材维修现状

1.1 消防器材种类和常见故障

我国当下的消防器材种类繁多 ,往往都是根据器材装备的具体用途来分类。常见的装备包括侦检、灭火、破拆、防护、堵漏、照明、救生等。在装备的使用中,一些装备经常会出现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装备的使用,其中常见的故障问题有以下几点:侦检装备无法正常开机或成像不稳定;抢险救援装备因为长时间不用,造成无法启动;照明装备由于维修不及时出现电路故障等。

装备出现故障一方面是因为设备自身的初始设计就有问题,也有着因为保养不及时或者使用不当等原因[1]。故障发生时往往采取事后维修,但是故障后维修不仅增添了运行成本,而且在维修过程中,大量的消防装备无法使用,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消防力量更加捉襟见肘,特别是结构复杂、体型较大的装备,往往用于处理复杂危险的灾害,但是发生故障后往往需要很长的维修时间,有时候因为技术人员不够甚至需要请专门的技术专家进行维修,这样便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严重制约了消防器材的使用。

1.2 维修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消防装备也不断更新换代,各种新的消防装备已经广泛应用到各消防部门之中[2]。由于消防区域的面积较大,而且一些大型消防器材距离远且分布面广,维修难度较高。当下的消防工作对要求设备维修更加及时有效。但是因为各部门不相同的维修管理理念,以及技术人员的配备不一,没有在消防器材设备维修上达成有效的合作和沟通机制,使得消防器材维修方面信息闭塞。另外,旧有的维修方式效率低下,已经无法达到当下消防器材维修的要求。消防器材维修需要新的运行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将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于一体的信息化运行模式。

1.3 现代消防理念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消防工作从客观上要求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形成联防控制体系,但是在消防器材的维修管理工作上,各地消防部门因为具体的情况不同,在制度和人员配置上存在差异,没有进行有效沟通,所以导致了在维修工作方面上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特别是在发生险情时,无法准确及时的计算各消防部门可用设备的类别、数量,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指挥平台,让救援效果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在设备故障进行事后维修时,设备和器材何时可以重新投入工作具有不稳定性,不利于现代消防的建设,所以采用互联网技术,依托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维修平台。

2建设消防器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1 搭建消防器材维修信息化系统

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通过系统化,要根据各地消防部门的不同情况开展设计,从结构上来讲,要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模拟维修系统等。

首先搭建的是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信息和管理两方面内容,要收集汇总各类信息,比如器材、设备情况、消防车辆的情况、人员在岗、油料配给等情况[3]。而且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应用,为调动、协调、应急等指令的发布进行资料支持,并且根据汇总信息,及时归纳工作中易出现故障的设备器材、零部件等,为了高效运用信息管理系統进行工作,需要将系统接入互联网平台,实现全国消防部门信息流通与共享,建立通用型装备维修资料库,为遇到维修问题的兄弟部门提供信息与经验,提高各单位自行解决维修问题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实现当部分单位出现维修资源不足、维修力量短缺的时候,方便该单位向其他兄弟单位需求帮助和维修经验,实现资源互补。

搭建故障诊断系统,保证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要想实现这个功能,要搭建人机交互界面、器材故障资料库、维修记录数据库、故障分析推力以及解释器等内容[4]。因为系统要通过网络环境运行,所以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搭建专家诊断系统,完成全国性的、各消防单位的维修专家联动协同的档案建设,帮助各单位在遇到维修难题时可以准确及时找到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对于过于复杂的问题可以邀请专家在线答疑解惑。

搭建维修模拟系统。目前各地方消防单位都具备相应的基本维修知识,但是许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足够的操作机会,这个系统专门为消防器材中高价值设备或者结构复杂的大型设备所设立,利用计算机模拟相关的维修过程,以免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经验不足或者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或者维修进度缓慢造成的效率低下,大大降低消防单位的维修成本[5]。

2.2 完善相应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

建设消防器材装备维修的信息化平台需要完善相应的维修装备保障体系,科学、明确的为消防器材维修的各项工作提供相应指导。完善相应的维修装备保障体系需要遵循搭建信息化平台的客观规律与基本要求,在现有的维修模式下进行创新,所以要建立相匹配的组织机构,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合理化配置各项资源[6]。完善相应的维修装备保障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完善当下的维修管理体制,精简运行模式,尽量减少其中的管理环节,有效整合相对分散的维修机构,集中管理和应用相应的技术力量,同时减少因为隶属关系与条块分割带来的资源浪费现象,这可以促进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维修要素,比如可以统一化管理维修技术人员和维修器材设备;另外,完善器材维修机制,消防器材装备具有种类丰富、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等特点,需要充分借助社会中的维修资源,拓宽信息途径,比如加强研发与生产单位的合作,提升装备维修的水平;最后要完善装备研制体制,从全系统角度展开分析,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平台,为装备研制部门和装备维修部门提供交流平台,将装备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研发部门,改进装备的自身性能。

2.3 提高裝备管理人才的专业与信息化素质

装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信息化素质直接影响到消防装备器材维修的信息化平台搭建。建设信息化要培养一批优秀的信息化装备管理人员。由于消防器材的不断更新升级,在管理维修过程中会用到更多的信息化相关技术,这对装备管理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7]。消防部门要加强对装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养与教育,根据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吸收培养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消防工作对人才高素质、多样化的追求。另外,消防部门要将强对装备管理人员的思想建设,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岗位的重要性,保障消防事业稳定发展。最后,消防队伍还要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化运行模式,和各大高校与相关科研单位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从而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消防装备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提上日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消防器材管理维修的顺利进行,从当下的实际情况看,对消防器材维修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幅提升装备维修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促进我国消防装备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伟丽,郭歌.建筑物电气火灾一体化智慧消防系统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11):1570-1572.

[2] 邓铁军,吉韵芝,邓红波.基于BIM技术的 交通枢纽工程消防管理信息系统[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6(2):542-549.

[3] 吴龙,宗晓祥,强皑.信息化平台在集团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11):116-118.

[4] 倪旭萍."三学两查一论"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消防工程案例分析》为例[J].科技视界,2020(14):84-85.

[5] 张晓彤.消防安全综合管理平台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的项目风险管理及措施[J].今日消防,2019,4(11):26-27.

[6] 吴正平.浅议超高层建筑密集区域消防规划设计编制——以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39(3):48-51.

[7] 陆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和对策[J].内江科技,2019,40(9):45,26.

猜你喜欢
维修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简介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浅析路基工程的养护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