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研究
——以B大学为例

2020-08-04 12:37李家强
关键词:师生党组织基层

何 情, 李家强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北京 10008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也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出具体构想。“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1]“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2]。高校党支部是分布在教研室、实验室、教学科研团队、学生班级的“火车头”,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的成效。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提升高校中党支部建设质量,强化师生党支部政治功能,使其成为师生最为贴心、最值得信赖的组织依靠,对于推进学校事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学术界对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展开了不同面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性质内涵的探析。刘佳[3]认为,习近平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想是贯穿“现实—价值—方法”的逻辑主线,由方位论、价值论、工程论三个部分组成;庞跃辉等[4]认为,要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的融合协同,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逻辑内涵;孙琦和张象林[5]认为,要树立服务导向思维,加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二是对高校党支部建设的重点方向的分析。陆居怡和杨劲松[6]认为,高校党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讲究政治性、统领性、系统性、规范性和针对性;方海洋[7]认为,高校党建要强化党的领导,突出党在高校工作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作用;顾海良[8]认为,要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为战略旨向,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新任务、新要求,以进一步发挥其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三是讨论高校党支部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洪振涛[9]认为,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统一于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张务农[10]讨论了党的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不同和内在统一;万艳[11]讨论了学生思政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分离问题。四是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措施路径思考。孙学文等[12]提出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蒋蕾和李艳[13]提出构建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的五维培育体系;许涛[14]提出要充分运用谈心谈话机制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建设。诸多学者在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内涵、重点、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和具体措施路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为学术理论研究和高校党建工作实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基础。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从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某个具体方面展开讨论分析较多,而从系统全局的角度讨论较少,对某个具体问题的针对性分析较多,对高校党支部建设整体性思考较少。从系统论的视角,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从组织上看是各个党支部,从行为上看是思想引领、组织设置、制度落实、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其结构,是由学校党委、学院级党组织、师生党支部、党员组成的“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15]。其功能,是由各要素或者子系统综合形成而不是机械地叠加,根本任务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因此,从系统视角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有利于全面把握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内在逻辑,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水平。

二、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状况

(一)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的理论要求

关于高校党支部建设的理论研究一直在实践中与时俱进,21世纪以来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阶段一:发挥保证监督作用(2012年之前)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1996年党中央专门制定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在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对党支部工作提出具体规定,首要职责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16],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党支部建设的重要遵循。

2. 阶段二:突出思想政治引领(2012—2017年)

党的十大八以来,党中央愈加重视高校党建工作。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并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7]

3. 阶段三:强化支部政治功能(2017年以来)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8]。2018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将“加强高校师生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19]作为五个专章之一,对师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党支部书记培育、党员学习教育、党员发展与管理等提出了很具体的任务要求。2018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2]。随后,2018年10月,党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其中首次专门明确高校中党支部的重点任务:“高校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20]

(二)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对照党中央要求,还存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18]。党建工作“中温下凉”、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现象,集中反映出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还不到位。2019年,党中央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着力整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的来看,高校在党支部建设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 系统思维欠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在具体实践中,逐一查摆问题,逐项整改销号,是高校推进党支部建设的普遍的也是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机械地将发现的问题逐一解决,而不是系统地思考整体部署,往往会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割裂的误区,出现“忙于应付检查、疲于奔命”的现象,甚至出现“按下葫芦起了瓢”的现象。

2. 激励机制不足:“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高校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党支部“软弱涣散”的问题得到解决,组织生活规范性提高。同时,对于基层党务工作干部的工作要求更严更高,责任更大更重,任务更细更多。但是,对党务工作队伍的激励关怀机制,在实践中相对滞后和欠缺,不利于调动党务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使得部分工作在落实中“打折扣”甚至“走样变味”。

3. 与时俱进不够:“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高校工作应重视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理念[21]。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高校立德树人的新任务、师生思想的新特点、国内外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的新发展,都要求高校党支部工作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但是实践中,活动形式上的“改头换面”较多,真正从顶层设计到内容实质、再到方法和载体上的整体的、深度的创新不足。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党支部建设的信息化手段较多,但真正以互联网思维促进党支部建设的较少。

三、B大学对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问题导向:“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的提出

为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党建工作“中温下凉”、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等问题,B大学党委决定实施加强师生党支部建设的专项系统性工程。经过深入调研,聚焦问题,系统设计,于2017年起实施“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筑基”是指从多个基本点发力,筑牢基层党支部建设,夯实学校立德树人事业的组织基础;“翱翔”是指通过此项建设,使各师生党支部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学校事业腾飞,突出基层党建主题,也体现学校的“空天”文化特点。

2017年2月,B大学党委制定方案并启动实施“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旨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包含六方面20项重点建设任务。

2018年12月,根据党中央的新要求,结合实践一年多来发现的新问题和总结的经验,B大学党委对“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修订,主旨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转向“强化政治功能”,拓展优化为七方面22项重点任务。

2019年,B大学党委将“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为学校研究推进的重大任务之一,开展持续六个月的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调研,将实施“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推进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党建示范创建工作相结合,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探索的解决办法等纳入“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持续深化有关工作。

(二)顶层设计:“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的结构

“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主要包含七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以加强政治建设为总的统领和总的目标,以加强基础保障为总的支撑,以思想引领、队伍建设、制度落实、作风建设为主要建设点,以工作创新为辅助手段,协同发力,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总体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1. 牢固政治根基

政治建设是根本,既是“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的总的统领,也是建设的总目标。把坚持“两个维护”、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位,注重做好制度机制设计和领导人员选配,确保党的领导贯彻到院系师生一线,教育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2]。

2. 强化思想基础

思想引领是基础,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注重提升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在组织领导上,统筹抓好日常理论学习和集中学习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校院联动、部门协同,进行多目标、有组织的学习。在时间安排上,全校整体协调,根据师生教学与科研工作规律,统筹安排学习时间,破解工作与学习的“工学矛盾”。在学习内容上,注重政治理论、教育宣讲、培养发展、综合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将学校立德树人要求、院系发展建设需求、师生个人成长诉求紧密结合,破解政治学习和业务工作“两张皮”。在学习形式上,提倡开放式学习模式[23],支持采取因地制宜、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思想引领贯穿于专题党课、宣贯学习、学术沙龙、实践调研、志愿服务和学业辅导等,提升吸引力。

3. 抓好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基本,夯实党支部建设和工作的基本力量。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在依托教学科研单位设置师生联合党支部,依托异地办学机构设置属地化党组织,依托公寓、社团、实践队等设置功能型和临时党组织方面进行探索。二是加强支部书记和组织员队伍建设。选配思想政治素质好、党务工作能力强、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党员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担任教师支部书记,从优秀辅导员、优秀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将支部书记和组织员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培养整体规划,作为学院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锻炼岗位,落实“双线晋升”。三是做好党员发展和日常管理。严把入口关,确保新党员在政治上过得硬。建立校院两级联系人机制,加大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党员队伍日常管理,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注重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和出国(境)党员教育管理。

4. 完善基本制度

制度落实是保证,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校、院、系三级议事决策机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实行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强化学院级党委的政治领导。确保系党支部书记参与系重大决策,强化系党组织政治把关。二是明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制度机制。明确分党委书记、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明确任务清单,建立指标体系,形成明责、考责、问责的机制。三是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支部组织生活、支部换届、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务公开等日常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5. 夯实基本作风

作风建设是关键,重点解决师风、学风和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保持与师生的密切联系。坚持常态化调查研究制度,提高党员参与度,增进师生联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师生的制度。二是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具体措施,坚持党务公开,畅通党员监督和反映情况的渠道。三是严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和党员参加组织活动请假报备等制度。

6. 拓展基本抓手

工作创新是动力,把握新时期师生党员特点和需求,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新变化,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一是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推进建设党建信息化系统,发挥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应,用好网络学习平台,拟逐步探索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党建[24],以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二是注重结合学校历史和学科特色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基层党组织首创精神,推进党建活动项目化、品牌化管理,打造有学校特色的基层党建活动品牌。

7. 给足基础保障

党建投入是保障,完善校院两级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直接指导。二是加强队伍支撑,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打造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组织员队伍。三是加强党建研究工作,将基层党建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科研体系。四是保证经费支持,改进党建经费和党费的管理使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支持基层党建工作。

(三)结果导向:“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的成效

“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党支部的政治把关领导力得到提升。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持续强化,思想教育和政治把关作用进一步发挥,“旗帜”“堡垒”作用加强。二是党支部的思想宣传引领力得到提升。党支部理论学习依托“学习日”等制度提升学习效果,学习活动数量和参与率获得较大提升。三是党支部的工作队伍执行力得到提升。基本党务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以“系务会”制度和学院组织员“双线晋升”机制激发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学院组织员队伍的积极性,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和每月组织员例会制度持续提升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四是对党支部工作的制度机制约束力得到提升。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明确了由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学院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系务会等构成的校、院、系三级党政议事决策机制,明确了校、院、系三级党建工作标准,明确了队伍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加强支持和规范管理的政策。五是党支部的师生群众凝聚力得到提升。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和提升。深入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得到弘扬。六是党支部工作的守正出新创造力得到提升。工作抓手不断创新和拓展。“智慧党建”系统以信息化促进流程优化,主题教育、巡视整改等也成为有力抓手。七是党支部工作的资源保障支撑力得到提升。投入专项经费逾160万元,各方面资源得到有力保障。

四、结语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基础”[2],师生党支部作为高校中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和党的工作的“战斗堡垒”,处于从严治党、组织建设、教书育人、服务师生、干事创业的第一线,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力量基础。破解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中的问题,提升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意义重大。要全面把握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内在逻辑,强化顶层设计,以系统的思维整体推进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为立德树人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猜你喜欢
师生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在线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