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角下城镇滨河区景观改造策略

2020-08-04 17:37沈依琳
乡村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共生

沈依琳

[摘 要]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当地在船运时代因水而荣的古运河支流河段而今却被时代所遗忘,两岸遗留文化和人文面貌等也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河道景观面临保护不当、景观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共生视角讨论青阳镇滨河区景观的改造策略,以期改善城镇滨河景观面貌,复兴旧城文脉,建设美丽家乡,打造宜居、宜业特色城镇。

[关键词] 滨河景观;景观改造;共生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6-81-2

1 理论研究

1.1 共生思想

共生思想起源于生态学,后被黑川纪章引入城市规划中,表示城市功能秩序多元共生,之后在景观的多种利益需求下成为衡量和协调景观设计的方法论之一,如解构主义、极简主义和生态都市主义的前沿设计理论均涉及共生思想的內容。当代景观设计的共生理念不再局限于“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从单一范畴走向多元交互的全方位各领域[1]。

1.2 城镇滨河区景观

城镇建设与河流密切相关,因而城镇滨河区是人文气息浓厚、历史遗产多样、人居活动多样的重要场所。从船运通行方式盛行时代因水而兴的繁荣局面到现今交通方式改变、城镇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城镇滨河区正在逐渐丧失其历史文化风貌,基础设施破旧、工厂沿水排列导致水质恶化、居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滨河区沦为萧条破败的城镇空间。

2 共生思想应用——以青阳镇滨河区景观改造为例

青阳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段,地理位置优越,是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其南接无锡市,西连常州市、南京市,东邻上海市,是长三角经济区几何中心。该镇规划有致,随处可见田园和开放式公园,贯彻落实打造“现代田园小城市”的理念。但在青阳镇发展形势大好的现状下,滨河区却日益落败,需以共生思想为支撑来探究其改造策略,从而复兴老旧空间。

2.1 青阳镇滨河区概况

青阳镇建于北宋初年,是一个繁荣的千年古镇。乾隆《江阴县志》载:青阳大桥头街衢四达,运河蜿蜒向南,水柁风樯,衔头接尾,市廛繁密与县城匹。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围绕水系形成了人文气息浓厚、街市活动兴盛的城镇空间。

青阳镇的主要河流为锡澄运河,运河纵贯南北,沟通长江和太湖,起到引蓄泄洪和水上交通的作用。在明清两代,青阳镇的集镇夹锡澄运河为市,南北往来的商贾客船必定在此停泊休息,补充给养和交流,烟火千家的青阳镇便由此而来。1958年,运河向西改道,开凿新运河地段,古运河和古街得以留存,但是却从曾经最为热闹的地段成为少有人到访的消极场所。

2.2 现状问题

青阳镇滨河区存在文化发开、人居需求、自然修复、经济发展等多样化矛盾需要调和,因此滨水区复兴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2.1 历史文化开发缺失。古运河南北向沿岸分布多处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南新桥、北新桥、葛氏宗祠、沈氏宗祠和万源布厂等大都未得到良好的文化开发和修缮。古桥在缺少维护的情况下显得破败陈旧,墙面石块缺失,周围杂草丛生、碎石密布,桥上视线深远却未考虑到视线景观面打造。原本应传承历史文脉的宗祠也是大门紧闭,外部新修面粗糙,不符合古街风貌。明清古街以中新桥为界分为南弄、北弄,古色古香的城镇历史招牌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形成新旧建筑缝合的凌乱局面。很多古建筑在管理粗放、缺少建设的情况下日渐衰弱、岌岌可危,基础设施的老化和缺失也让部分原生居民选择离开,人文气韵减弱,昔日古运河沿岸的繁华无从回溯。

2.2.2 居民滨河活动场所缺失。滨河区的主要古运河区段和东向两条支流都穿越了部分居住区。在人的亲水需求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却没有合理安排居民亲水活动空间,具体问题如下。一是古运河周围的滨水活动空间数量极少,多为面积较小的石板,人不可靠近水面行走。部分古码头已经废弃,堆满树枝和杂物。二是古街临水面的部分空间场所被居民用以摆放私人物品,并未打开滨水观光视线。三是运河东向穿过居民小区的河流没有贯穿的道路使区域间达成共通,也未安排随河的游赏空间。四是居民区的河段外部及田野都被围墙阻隔了视线和脚步,没有实现河流的公共性打造,山水本底得不到共享和开发。

2.2.3 命运共同体意识缺失。滨河区景观建设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滨河区居民及建设部门缺乏保护水系的意识、维护管理不到位,没有将城镇的滨河区段建设作为城镇繁荣发展、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沿河的明清老街部分街巷空间及滨河走道空间两侧被居民堆置杂物、废弃物,甚至私有占用。例如,北弄对面的滨河走道堆满了待售的水缸,旁边的河内停泊着贩卖物品的旧船,景观效果不佳。二是古桥上、明清古街墙壁上有乱涂乱画的现象,使城镇面貌大幅度降分。三是途径居民区的河流边缘漂浮垃圾,河边缘布满碎石和木板等。原本的码头区域成了垃圾堆积场所。

2.3 共生思想改造策略

黑川纪章系统论述了共生思想的内容,包括异质文化的共生、人类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共生[2]。笔者从中提炼并深化了3个与该项目有关的共生理念:历史文化与现代要素的共生,即历史现代的异质文化如何调和解决;自然本底与居民需求的共生,即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生共荣;河流面貌与城镇繁荣的共生,即部分和整体共生下如何实现同步发展、互相促进。

2.3.1 历史人文与现代要素的共生。运河沿岸文化底蕴浓厚,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现代要素的置入让原本具有明清特色的古街变得鱼龙混杂。应将历史事物用现代元素为主体的文化景观来进行调和及再现。

文化景观,是指在尊重地域原有自然景观的前提下,把自然的地理风貌、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地域文化因素通过提炼、整合、转化、再现等方式来保持、传承、发扬优秀的文化事物,同时打造富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景观事物[3]。

青阳镇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繁华盛极的历史年段中,古运河穿镇而过,临河南北古街遍布茶楼酒肆、商铺作坊,可用文化景观和商业活动的现代化再现来回溯古镇的繁华。

青阳镇人文历史也颇为丰富,如葛氏宗祠记录着宋代青阳葛氏一门出33位进士的光荣历史;南、北新桥传承厚重的学政文化;古码头停留着商贾来往买卖的集镇文化;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古物留存悠久的良渚文化……这些文化要素应取其精华部分发扬传承。文化景观的植入在打造古鎮文化价值的同时,让当地居民回溯过去了解本源。例如,南京秦淮河夫子庙地段的两侧文化景观展示方式,用浮雕、刻字、构筑物、互动装置等结合亭廊打造高差起伏丰富、人文气息浓厚的滨河景观。

2.3.2 自然本底与居民需求的共生。青阳镇滨河区的自然要素多为生态种植和农业田地,居民的需求包括水边停留休憩、两侧步道游览、农业作业需水等,因而自然本底与居民需求的共生需要保护原有资源,适当加入居民需求场地,并注重遮阴树种的栽植[4]。要遵循地方性的生态化设计原则,也就是因地制宜,对于自然资源以保护为主,结合周围能利用的资源,创造自然协调发展的区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部分滨水田地可以结合本土原生农业景观游览进行规划和设计,响应青阳“田园小城市”的名片打造,让农业活动成为可观、可赏、可参与的新农业景观模式。

此外,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注重安全性打造。部分没有栏杆保护但居民休憩需求量大的河道周围地段需设置栏杆。部分滨河步道的原本混凝土道路已坑洼不平,人行车行不便,充满安全隐患,应进行铺平修缮,并采用历史面貌浓厚的铺装或者本土的旧瓦旧砖进行装点,打造古镇意蕴。

2.3.3 河流面貌与城镇繁荣的共生。城镇发展需要与城市发展实现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只有实现河流面貌和城镇繁荣息息相关、共生互惠,越来越多的人才会重视河流及周围的景观面貌,从而实现人文景观的重塑,达成因水而荣。这是铭刻历史的情怀,更是古今共融发展的体现。

青阳镇应从规划层面进行水系框架的主题构建,在恢复水质及周围自然资源的同时将沿河景观进行多方位需求的打造,力求打造旅游、文化、田园、产业四位一体的充满古镇韵味又有现代新意的特色青阳镇。

3 结语

城镇滨河区作为城镇的特色地带,结合了文化发开、人居需求、自然修复、经济发展等多重需求,本文从共生视角进行提炼和深化,从历史文化与现代要素的共生、自然本底与居民需求的共生、河流面貌与城镇繁荣的共生三方面来探讨青阳镇滨河区的改造策略,打造特色的宜居、宜业田园城镇。

参考文献

[1]李博.从二元到共生:以景观设计为视角的新哲学思维理念[J].求索,2016(8):130-134.

[2]王星皓.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以南京内秦淮东段景观改造工程为例[J].明日风尚,2017(14):12.

[3]李苗苗.地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小城镇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4]卢祎丁.乡镇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以大马乡农贸市场街道改造为例[J].西部皮革,2020(2):69-70.

猜你喜欢
共生
融合共生:新时代高中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游戏化”抑或“知识化”:基于共生理论的幼儿园教育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共生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