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白松生长习性与繁育技术的研究

2020-08-05 01:27段加玉吕伟伟刘玉波赵则民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球果侧枝生长量

刘 颖,段加玉,吕伟伟,刘玉波,赵则民

(1.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省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2)

东部白松(Pinusstrobus)为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L.)植物,又名美国白松、北美乔松,原产美国和加拿大,于1918年开始引入我国,在辽宁省和吉林省已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用材树种[1]。由于其材质强度中等、易于加工,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造纸等方面[2];其针叶呈蓝绿色,而且对空气污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应用于城市绿化;其能够在pH 5.1~6.5的土壤环境中存活,被广泛用于废弃矿区绿化;其树皮可用来生产焦油、防腐剂等;种子还是野生动物的良好食物来源,该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1993年,梁学顺等在吉林市林科院松花湖实验站营建了东部白松引种试验林,通过多年观测,其表现速生,适应引种地的生态环境[3];董健采用全光自动喷雾扦插育苗设备,进行欧洲云杉、白云杉、黑云杉、东部白松4个国外成功引进树种的半木质化嫩枝扦插试验,其中东部白松生根困难[4];白丽韻等总结了东部白松在辽宁省的播种育苗方法[5];叶景丰等进行了东部白松幼嫩顶芽为外植体的无菌诱导试验,发芽率和无菌率均很低[6];马凤艳等对东部白松苗期生长规律进行了总结[7]。作者对东部白松开展了系列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旨在为东部白松的推广、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吉林市林科院松花湖实验林场(地理位置126°41′E,43°41′N),该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3.5 ℃,年日照时数2 500 h,平均年降水量688 mm,无霜期135 d,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pH 6.0,腐殖质层较厚。试验材料为东部白松引种试验林,种源来自于加拿大。

2 材料与方法

2.1物候观测

2.1.1材料

在试验林内随机选择10株树,做好标记,在树冠的上、中、下不同部位选择枝条做好标记。

2.1.2方法

春季1~2 d观察一次,夏、秋季5~7 d观察一次,连续2年。萌动期:从芽开始膨大到顶端出现鲜绿色时期。展叶期:第一束新生针叶完全展开的日期。花期:当树上开始出现第一朵完整的花到只剩极少数花,停止散出花粉时期。果实成熟期:果实的颜色为成熟颜色或达到采摘要求时期。

2.2播种育苗

2.2.1球果采摘和种子调制

人工上树采集球果,将球果在阳光下薄薄地摊放在一个干燥面上,保持通风良好,每天翻动,连续12~20 d。种子脱粒后,用手轻揉,使种、翅分离,再用体积分数为95 %的酒精浮选,去除翅、杂物和空粒种子。

分别将种子和沙子用质量分数为0.5 %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30 min,再用清水冲洗,种子与沙子体积按1∶3比例混合均匀,控制含水率在60 %左右,放在4 ℃的冰箱内层积处理60 d。

2.2.2播种方法

5月初,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通畅、透气良好的地块翻耕、作床。苗床作成高15~20 cm,宽1.4~1.6 m,长度不限,床面平整,土壤先用硫酸亚铁消毒,5~7 d后开始播种。播种采用条播,垂直于苗床方向开播种沟,播种沟深1.6 cm,行距15 cm,在沟内摆放种子,每米播种行上的粒数66~164粒,随后覆土压实,在上面覆盖木屑,厚度0.3~0.6 cm,浇透水。

2.2.3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每天至少浇水1次,保持床面湿润。及时除草,除小除了。幼苗生长期内进行2~3次追施速效肥料。幼苗在土壤封冻前7~10 d浇透水1次,将床沟土翻松打碎,均匀地盖严苗木,厚度超过苗梢1.5~2.0 cm。

2.3 异砧嫁接

2.3.1方法

3月份采集1年生有芽枝条作穗条,粗细无特殊要求,50个穗条扎一梱,装入编织袋,贮藏于冰箱内,温度控制在-10~-4 ℃。

5月10日开始嫁接,砧木选择4~5年生红松幼树。嫁接方法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2.3.2苗期管理

嫁接成活后90 d左右,解除包扎的塑料条,并剪去砧木侧枝的顶芽。嫁接成活后要进行树势管理,由于嫁接成活后的几年内,砧木侧枝的生长量大于接穗的生长量,为使接穗的主枝有利地生长,每年春季要进行1次修剪,剪除影响接穗主枝生长的侧枝顶芽。

2.4苗期测定

2.4.1实生苗测定

2.4.1.1苗期观测

播种后,定期观测苗木出土时间,根据观测情况于10月15日在苗床内随机设定5个1 m2固定样方,测定苗高、地径全年生长量。

2.4.1.2根系活力测定

取1年生东部白松的根,测定根长,再用亚甲基蓝测定根系体积和吸收面积,用7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建立标准曲线。计算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比表面,计算公式如下:

总吸收面积(m2)=[(c-c1)×v1+(c-c2)×v2]×2.45

活跃吸收面积(m2)=[(c-c3)×v3]×2.45

比表面=根的总吸收面积/根的体积

式中:c为溶液原来的质量浓度/mg·mL-1;1,2,3为样杯编号;c1,c2,c3为各样杯中浸根后的质量浓度/mg·mL-1;v1,v2,v3为各样杯中的溶液体积/mL;2.45为单分子层吸附的情况下,每毫克亚甲基蓝覆盖的面积/m2。

2.4.2 嫁接苗测定

在试验地选择3个样方,样方面积10 m×10 m,样方间隔25 m,嫁接前调查砧木生长量,嫁接后调查嫁接苗成活率和东部白松接穗生长量。

3 结果

3.1物候及花的发育

成年的东部白松在4月20日树液开始流动,5月8日叶芽开始膨胀,5月13日抽枝,5月17日针叶开始展开,雄球花从芽中出现是在5月26日,5月31日开始散粉,4~5 d后达到散粉盛期,10 d左右散粉达到末期,雌球花从芽中出现是在6月4日,种子形成始于6月10日,球果成熟是在来年的8月20日左右。

东部白松为雌雄同株,雄球花(小孢子囊)和雌球花(大孢子囊)着生在同一株树的不同部位。雄球花主要生于新梢的基部,大部分是树冠较下部比较老的侧枝上的新梢基部。雌球花常见于树冠较高的部位,多半在主要侧枝顶端的副芽或侧芽的位置上。

受粉后雌球花珠鳞片闭合,球果便开始缓慢发育,到第一个生长期末,约为成熟球果长度的1/8~1/5。新枝的生长使发育中的球果处于侧生状态。随着球果的成熟,球果逐渐由绿色转为深褐色。

3.2 播种育苗技术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东部白松播种育苗材料为2018年自产种子。播种后30 d开始出苗,40 d左右苗木基本出齐,120 d后幼苗停止生长。培育的1年生实生苗平均苗高达6.298 cm,平均地径达0.954 mm,出苗率达92 %,根系体积20 cm3,根系总吸收面积112.79 m2,活跃吸收面积58.78 m2(见表1和表2)。

表1 东部白松苗期平均生长量

表2 根系活力测定

3.3异砧嫁接对接穗生长的影响

东部白松与红松异砧嫁接苗亲合性强,成活率达90 %,接穗当年平均生长量达8.56 cm,平均芽数5个(见表3)。

表3 东部白松异砧嫁接繁殖情况调查

4 讨论

经过多年的生长适应性观测认定,东部白松能够适应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畔的自然环境,并能完成生长发育。本文研究了东部白松在吉林省的生长习性,明确了树液流动期、花期、种子的最佳成熟期,为东部白松播种育苗、嫁接育苗、杂交育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异砧嫁接育苗是探索东部白松育苗的新途径,利用山地造林存活的4~5年生红松幼苗作砧木,通过嫁接技术,使嫁接苗直接进入速生发育阶段,大力缩短了苗木培育周期。

猜你喜欢
球果侧枝生长量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云南松母树和不同采种时间对球果发育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藏东南主要针叶林球果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调查
中国农业大学揭示黄瓜分枝调控的分子机制
红松球果结实量规律调查研究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