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最牛中学”的百年传奇

2020-08-06 14:47
党史纵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李汉俊董必武校训

99年前,13位代表聚集在一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鲜为人知的是,13位代表中,从武汉中学(原名:私立武汉中学校)走出了三位——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武汉中学作为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堪称“党史上最牛中学”。今年恰逢这所中学建校100年,该校 “朴诚勇毅”的校训精神一直“在线”延续。

以英雄城市命名

深居武昌区粮道街上的武汉中学,是以这座英雄城市命名的一所中学。学校的校史馆,是董必武等人于1920年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校旧址所在。

一走进校史馆大门,“朴诚勇毅”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由董必武确立的校训。这里承载了武汉中学的百年传奇: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就是在这里建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它是中共湖北早期组织的主要活动根据地,也是传播新思想和革命火种的发源地。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三位一大代表,都曾在这里授课。武汉中学新生的入学第一课也要从这里开始。

红色校史

据武汉中学团委书记江黛介绍,董必武1963年回忆办校特点时进行了归纳总结,比如学生报考费和学费都比当时武昌私立中学低;职教员是低薪或不支薪;帮助学生课外阅读报纸书刊,促进学生注意国际国内的时事问题;迎接五四运动带来的新思潮,启发学生的革命思想等。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9年,时年33岁的董必武寓居上海,他明白要实行革命,必先唤醒和组织群众。董必武与同在上海的湖北老乡李汉俊等人经过精心筹划,立即着手办两件事:一是办报,二是办学。

1919年8月,董必武返回武汉。在他的艰辛筹措和众多热心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私立武汉中学校于1920年3月正式开始招生。

《董必武选集》中记载了董必武于1963年所写的关于武汉中学回忆录。据董必武回忆,学校创办人由董必武、张国恩、刘鼎三、李缄三、刘质如、倪季端、江文波、雷大同、刘觉民9人组成,除雷大同捐120元外,董必武等人各捐20元。“为凑足经费,数九寒天,董老典当了自己身上的皮袍,换来20元钱。”江黛说,这一典故,学生志愿讲解员每年都会重点讲给新生听。

私立武汉中学校于1920年春季招考了两班学生,开始照章教课。曾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的谢甫生于1921年至1924年在私立武汉中学校读书。他回忆称,董必武亲自担任首期两个班的国文教员,陈潭秋、李汉俊、恽代英等人都在学校授课。

武汉中学成为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据统计,学校教师中有5位成为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在1927年冬爆发的鄂东“黄麻起义”总指挥部的10名领导人中,就有5名毕业于武汉中学。1965年,武汉中学在原址复学,学校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发扬老一輩革命家的优良传统,目前是湖北省重点中学。

传承红色基因

武汉中学退休教师谢吉麟感慨,这些年,武汉中学变大了,变漂亮了。而自学校1920年建校以来,在校训“朴诚勇毅”思想指导下的“人格教育”理念却没有发生变化。

2020年7月1日下午,一场特殊的高中毕业暨成人典礼在武汉中学开场。500余名高三学子步入成人门。武汉中学党委书记曹双华说:“在全国人民坚守执着的精神感召下,我们每位师生虽然身处疫情中心,但我们没有退缩、消沉。这是疫情期间带给我们的最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牢记疫情期间坚如磐石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记挺身而出的共产党员,永远跟党走。”一席话,掌声雷动,是500余名“朴诚勇毅”学子们的内心价值认同。

(摘自《文摘周刊》2020年7月17日 原作者周甲禄、廖君、李伟)

猜你喜欢
李汉俊董必武校训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董必武与6角钱“较劲”
李汉俊与中共“一大”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董必武舍车骑马去视察
董必武清廉为政
李汉俊的革命遗产
李汉俊的初心 值得今天所有党员学习
全国各大院校的绝版幽默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