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及政策建议

2020-08-06 14:38钟杭均
时代金融 2020年14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广西

钟杭均

摘要:在当前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和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面临历史机遇期。广西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优势和政策优惠条件,进一步深化与大湾区的金融合作,完善自身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通过与大湾区携手加强金融基础建设和金融改革创新,构建更加开放的金融体系,推进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关键词:广西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合作  SWOT

一、广西与粤港澳金融合作发展情况

(一)广西大力承接东部产业,金融信贷规模迅速壮大

2007年广西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大力承接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2010年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区,主要承接来自珠三角地的区产业项目。2014年国家批复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与广东经济合作愈发深入,两广以珠江—西江为主通道,积极构建互通两省、连接东盟、通达港澳、辐射云贵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合作、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加强协作。为实施“东融”战略,广西出台了总投资逾6300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等战略措施对接珠江地区经济,在与东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经济金融发展。2017 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七市完成投资11948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占广西的比重为 58.3%。2018年末七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193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高于广西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余额占广西各项存款的72.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二)业务往来日益密切,金融合作不断深入

自2003年实施CEPA以来,广西与香港地区金融联系不断加强,尤其是2013年广西开展沿边金融改革以来,广西金融开放进程显著加快,与粤港澳金融交流与合作持续深入。广西与粤港澳在金融机构设立、跨境收支业务、金融市场融资、交流机制构建等方面合作不断加深。

粤港金融机构不断进驻广西。截至目前,香港的星展银行、南洋商业、汇丰银行、东亚银行以及广州的广发银行在广西设立了分支机构,中银香港东南亞业务营运中心也将于2019年9月进驻南宁的中国-东盟金融城。

跨境收支规模迅速扩大。2016年,广西与香港跨境收支2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自广西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与香港的人民币跨境收支规模迅速扩大。2018年,广西与香港发生人民币跨境收支180亿元,较2010年增长超过20倍,年均增长近50%。

广西企业积极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截至目前,广西共有5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分别为五菱汽车、神冠控股、中信大锰、巨星医疗控股、金嗓子,总市值近70亿元。多家企业通过香港在国际市场发债,如2018年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发行了3年期5亿美元债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分别于2016年发行3年期3亿美元债券、于2018年发行3年期2亿美元债券。

金融改革创新合作走向深入。2016年,广西与香港签署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合作协议书》,就两地加强金融机构设立、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开放、行业和人才交流、搭建合作平台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共识。2016年广西与广东提出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两广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制定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总体方案》,出台了行动计划,推动两地在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融资模式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强合作。

二、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

(一)合作中的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广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是连接大湾区与我国西部内陆的桥梁,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与大湾区互联互通建设不断加强,为两地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与广西金融合作,是增强大湾区对西部辐射带动作用、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有效策略,将有利于促进东西部金融协同发展,扩大我国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

优惠政策众多。广西集合多项战略规划,拥有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面向东盟的金融开发门户建设等战略给予的鼓励改革创新和先试先行优惠政策。广西实施的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在跨境金融、金融生态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的创新成果,有效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为与大湾区合作开展面向东盟的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和丰富经验。

资源优势显著。广西人力、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要素价格相对较低。2018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年均工资分别为70606元和39948元,广东则分别为88636元和58258元;2017年广西工业用地平均价格254元/平方米,广东工业用地平均价格569元/平方米。资源优势不仅促进广西与大湾区的资本流动,形成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也为吸引大湾区金融机构进驻广西开展金融服务与业务合作提供优惠的成本条件。

联系交流紧密。两地积极构建交流机制,为开展合作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两地高层互访频繁,在交通物流、产业转移、金融、科技创新、旅游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合作机制,出台了工作方案和计划,并积极实施推进。两地经贸往来密切,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入,为金融介入提供服务和开展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广西自身劣势

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产业承接能力,制约了金融支撑作用的发挥。2018年广西GDP约2万亿元,仅为广东的五分之一,外贸进出口额不及广东的6%,港口货物吞吐量不及广东的20%。广西金融总量相对较小,金融组织体系尚不完善,金融市场融资能力仍然较弱,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2018年广西银行存贷款规模分别为广东的14%和21%,社会融资规模仅为广东的18.5%。

广西金融开放水平相对滞后。2018年广西外资银行机构仅为4家,仅为相邻的云南省的一半,远不及广东高达257家的数量。跨境人民币业务虽然发展迅速,但规模仍然偏小。自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于2019年突破了1万亿元,而广东早已突破15万亿。

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近两年广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务服务效率、基础设施建设、通关便利化、减税降费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前期广西营商环境总体排名较为靠后,优化改善工作仍需持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企业税费、融资成本等经营支出还有下降空间,社会信用建设仍需不断加强,产学研创投机制以及医疗、住房保障等吸引人才的环境亟需改善。

(三)加强合作的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对内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促进广西与大湾区的经贸往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对泛珠三角区域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础和金融资产雄厚、金融科技水平和金融创新水平先进、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大湾区加强对内地辐射的同时将对广西金融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

广西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目標与大湾区金融发展战略相契合。广西建设金融开放门户目标是构建面向东盟的经济金融大通道,加大对东盟的金融开放,促进人民币东盟区域化,提升中国与东盟贸易自由化水平,巩固“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战略是要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通过加强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境内外人民币市场有序连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两地金融发展目标均是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我国金融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共同的发展目标将激发双方开展金融合作的需求。

(四)合作面临的挑战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各地大力推进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目前包括广西在内的西部9省正大力合作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助推我国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与西部地区的合作与竞争中,广西能否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脱颖而出,凸显连接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枢纽和通道作用,是吸引大湾区加强合作的关键因素。广西能否加快跨境金融创新,提升对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金融服务有效性,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是决定与大湾区开展金融合作广度、深度的重要条件。

在“一国两制”下,广西与粤港澳不仅存在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与港澳还存在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等障碍,市场环境、商业模式、金融监管、人员流动等诸多领域有着较大差异,需要双方不断尝试突破原有的制度限制,创新合作机制。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受到影响,与欧美及东盟国家的贸易受到冲击,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以及打造“一带一路”重要门户的目标受到挑战。同时,在贸易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外汇管理压力有所加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制约,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节奏受到影响,广西对东盟开展金融合作与业务创新的难度或将增加。

三、进一步加强两地金融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重视引进大湾区金融机构,完善广西金融组织体系

深入实施“引金入桂”战略,建议政府组建金融机构引资服务团队,出台相应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吸引大湾区金融机构在广西设立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培育新型金融服务功能和业态。增强南宁核心区和中国-东盟金融城品牌效应,不断完善金融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套服务环境,为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和人才交流、合作提供适宜的商务环境和平台空间。吸引大湾区金融机构入驻开展面向东盟的金融业务合作和创新,创建金融合作示范区。鼓励大湾区金融机构在广西经济带、经济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结合区域特色开展业务合作与创新,如在西江经济带创建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北部湾经济区开展物流金融、海洋金融等合作,在西部资源富集区开展绿色金融、金融扶贫等合作。

(二)支持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促进金融与产业融合

梳理广西与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加大融资对接力度,特别要鼓励金融机构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对产业承接和融合项目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产业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广西与大湾区企业参与东盟国际合作园区、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融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货币信贷工具效果,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向创新型企业和小微企业。鼓励银行建立科技支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等融资方式创新。建立创业引导基金吸引大湾区资本赴桂创业投资,助推广西与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三)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合作,加快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广西应积极借鉴和利用大湾区的先进金融发展经验,通过合作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加快自身金融开放。与大湾区加强在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领域的合作,扩大人民币在对东盟贸易、直接投资、跨境融资中的使用。联合大湾区按规定在东盟开设或参股金融机构,拓展东盟金融业务,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吸引大湾区企业和金融机构进驻设立区域结算中心、资金管理运作中心,合作建设面向东盟的离岸金融与结算中心。联合大湾区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共同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品研发、票据保理、数据与灾备、小语种呼叫等中后台运营基地,鼓励与大湾区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投融资咨询等中介服务,发展多元化跨境金融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四)借力大湾区资本市场,服务企业直接融资

借力大湾区金融市场服务广西企业融资,推动优质科技型企业赴香港上市融资,支持企业通过香港金融市场发债募集资金。对接大湾区商品要素交易平台,促进广西与大湾区、东盟地区的证券、期货及衍生品交易,助推广西大宗商品交易所现货中心建设,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交易市场,打通国际交易平台,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推动广西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接香港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引入国际资本发展广西环保产业,开展绿色金融跨境合作,加快广西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助推金融合作与创新

持续优化和提升金融生态环境。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提高企业信贷获得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不断健全联合奖惩机制,优化广西社会信用环境。加快完善征信体系,通过与大湾区合作吸引专业化征信机构、评级机构落户广西,开展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信用评级服务。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效率,以“金融+”推动广西与大湾区产业、金融融合。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大数据中心,推动共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高效共享区域信息资源,为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共享金融改革经验成果信息等奠定基础,便利双方合作开展面向东盟的金融改革与创新。

(六)构建交流平台,加强两地金融协作

积极参与大湾区举办的各类金融论坛和博览会活动,充分利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等平台,加强两地金融交流。加强金融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互通信息,共享需求,促进金融业务合作。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交流与协作常态化机制,通过学习借鉴和相互合作,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发展。建立金融风险防控协作機制,建立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协作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协作。合作举办金融研究论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推动建立金融培训交流机制,实施招才引智计划,大力吸引金融高级人才,为金融人才提供便利有效的居住、教育、医疗等条件,促进人才聚集。

参考文献:

[1]周权雄.国际湾区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J].探求.2019(02).

[2]李世泽,吴碧波,潘静.广西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与着力点[J].创新.2019(02).

[3]周善葆.东西部区域金融合作改革模式研究——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5(12).

[4]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EB/OL].2019-01-11.

[5]中共中央 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02-18.

[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EB/OL].2019-05-2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防城港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广西
广西广西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